本报记者 孙晶 马勇
1995年6月,《财富》发表《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测香港在回归后一定玩完,唱衰香港的声音不绝于耳。
1998年,香港回归后仅一年,金融风暴横扫亚洲。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暂时离港到土耳其“避避风头”,回来后发现形势已然大变,香港外汇储备已损失了80亿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官员的分析是“大势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香港很可能在5天之内“断气”。
1998年8月11日,经过10天的权衡,曾荫权决定入市:“如果任人肆意冲击联系汇率藉以图利,结果令香港600万人的经济利益受损,那便是我失职。在接受经济调整这事实之余,我有责任将调整带给市民的痛苦减到最低。”
“当时‘老板’(董建华)问我,这一决定是否在我权力之内?我回答道:是,我来承担!”半个小时之后,董建华拍板同意。
在作出决定的当日,曾荫权“夜晚静静地哭过两三次”,担心自己不小心输掉香港人的钱,就算“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
8月14日,特区政府动用1200亿元外汇储备基金,与外国炒家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指市场同步炒作。这一动作在当时引起广泛争议,学者、市场人士纷纷指责特区政府破坏了香港一贯自由市场运作体系,开了“坏先例”,曾荫权成为众矢之的。
曾荫权回忆:“政府在股票和期指市场有所行动,是迫不得已的决定。但我和同事,却因这政策决定而被判了破坏自由经济的罪名。面对种种指责,我当然感到不好受。看到一叠叠的剪报,既有精辟持平的分析,但也有极尽挖苦之能事的讽刺文章和漫画,虽然有些人可能以为我不会看批评我的文章,但我的同事都深知我的脾性,越骂得厉害的越要第一时间让我细读。”
8月28日,在一场惊心动魄的世纪金融大战中,特区政府成功击退外国炒家,当日港股创出了790亿元的惊人成交纪录。特区政府将入市炒作赚到的钱,以出售官股盈富基金方式,还富于民。
曾荫权凭借此战声名大震,由“败家子”形象摇身一变成为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曾荫权还说过:“在那段危急日子里,中央没有下达文件与电话指示,中央领导那么放心让港人来应对危机,实在显示了国家领导人对特区政府班子的信心和实行‘港人治港’的坚决。对此,我不能不写一个‘服’字。”
上图:经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曾荫权成为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