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驻粤经贸办主任梁百忍:内地走向世界香港成为“桥梁”
“桥梁”,是香港特区驻粤经贸办主任梁百忍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在他眼中,香港作为内地与世界经贸“桥梁”的角色,始终无可替代。
从2002年4月北上广州筹建“驻粤办”,至今已满5年。
记:香港回归10年来,粤港经贸合作越来越热,你认为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梁:粤港加强合作,来自于两地强烈的市场需求,也是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要求。广东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特点一直未变。香港则是内地通向世界的一座最重要“桥梁”。这座“桥梁”至今仍无可替代。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GDP只有187亿元人民币,去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2.5万亿元人民币。这种巨变之下,香港的“桥梁”角色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变化。从当年“三来一补”、“前店后厂”,到现在广东不仅依托香港出口及融资,还成为香港的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些都在不断改写和充实粤港经贸共荣的新格局。
记:CEPA对促进粤港两地经贸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你怎么看待?
梁:2002年我到内地任职时,发现当时香港与内地互相仍抱有不少猜忌。记得CEPA签署时,不少人认为那是对香港“送大礼”,对内地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担心港商回流会造成广东经济“空洞化”。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短短几年后,言犹在耳,CEPA给双方带来的巨大效益却让这些担心成了杞人忧天。如今,双方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利用CEPA这个开放的框架,为双方营造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
记:回归10年,粤港合作是否已经跨越“前店后厂”的传统模式?
梁:香港存在土地少、薪酬高的先天不足。国家改革开放是香港的福气。自1978年至今,有9.2万家港资企业落户广东,其中6万多家是工厂,港商在珠三角雇用的劳工已经超过1100万。香港则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工业城市变为以服务业、金融业为主的城市。广东对香港城市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广东的发展也离不开香港的贡献。
广东的空间和资源比香港丰富,是香港面积的180倍,外来工超过2000万。但世界上的资源都不会永无止境,广东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土地、劳工、环保的制约。广东也要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探讨品牌化及发展服务业。对此,恰恰香港具有多年与世界接轨的经验和市场优势。
本报记者 姚志德 实习生 朱雄慧
广东既是非常包容的市场,也有相当高的消费层次港商掀起内销热潮
当年到珠三角投资的港商,大多是外销型企业。“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这些熟悉的词汇无疑体现着粤港合作的传统模式。不过,随着加工出口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CEPA的深入发展,随着内地市场的日渐成熟,以往怕做内销的港商,如今越来越把兴趣转移到国内市场。
在香港鼎鼎有名的怡和集团早在1981年就进入广州零售界。如今,她在广东已经拥有800多家“7·11”便利店,旗下万宁、星巴克两大连锁品牌这几年也迅速抢滩广东。怡和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地区首席代表周肇森表示,广东既是非常包容的市场,也有相当高的消费层次,有能力接受高品位的优质服务。
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导致国家频频出台政策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出口,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加上原材料涨价,广东传统的加工贸易产业正在重重压力下寻找出路。“转内销”正是厂家和政府共同的想法。
不久前,记者从广东省政府召开的会议上获悉,广东将简化审批手续,扶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内销”,受益的首先是集中在东莞原本“两头在外”的港资台资企业。
CEPA零关税的深入和普及,也使大量“香港制造”大规模进军内地市场,香港本地多元化制造业也因此迅速复苏。统计显示,香港受惠零关税进口大陆的塑料制品货值不断增长。2005年、2006年进口值分别比2004年激增2.21倍和5.11倍。
本报记者 姚志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