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周婷玉、艾福梅)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6万名代课教师。边远、贫困地区和山区教师紧缺已成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28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
“虽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数量从整体上看并不短缺,但存在着结构性缺员。”他说,边远、贫困地区、山区的学校,特别是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只能聘请代课教师。
他说:“有些地方则因财政困难或财政供养人员超编,即使有编制也不聘用公办教师,而是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三分之一。”
农村教师队伍还存在其他问题。“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统一,农村比城市低。”路甬祥说,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分别为13.5人、19人。而农村地广人稀,学校规模偏小,有些偏僻地区还大量存在着分散的教学点,恰恰需要多配备教师。
此外,农村教师的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在职培训机制尚需完善。路甬祥指出,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在有的地方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年龄断层。在学科结构方面,农村学校的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在教师。”路甬祥建议,应适时调整和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从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出发,实行在编制上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完善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推动建立贫困地区教师特殊补贴制度,加大对各级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通过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鼓励城镇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在职培训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培训计划,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训农村在职教师。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