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又要到了,火车站社区中的年轻人通过“孩子王”张爷爷,与长沙这座城市拉得很近。
我比这个城市的“土著”更关心城市建设
来自渤海边山东东营的常先生,已落户树木岭,成为一位新长沙市民,并成为长沙多个本土QQ群组的管理员。他说:“我觉得我比这个城市的‘土著’更关心城市建设,在有些本地人还把二环外当郊区的时候,我们这些新长沙人却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二环外的体育新城、芙蓉新区、武广高速、梅溪湖生态区的建设……希望长沙这座城市,真正成为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大城。
”
不止是关注长沙未来的规划和前景,这可能还关系到自己的房产会不会升值。
当然,也不止是关注单位和小区周边的现状,购物方不方便,学校好不好,小孩在哪里读补习班……
未来和现在的这一切可能一半出于实际生活和利益的考虑,一半出于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长沙人”,他们还有完全超越平凡生活实际之上的需求,一种文化上的需求。
金鹰九五五电台的叶未央,来自西安,在长沙已生活多年。她说,作为“新长沙人”,她想要了解长沙,她曾经走过很多拆迁前的老街巷;知道长沙很多的典故和老地方,比她周围的长沙人,甚至比一些土生土长的年轻“老长沙”更知道长沙的过去。
我们还会发现,最爱下载奇志大兵《金盆洗脚》相声并常常笑出声来的其实是常德伢子;被“越策越开心”逗得乐不可支的那个小妹来自内蒙古。
长沙本土文化色彩浓郁的长沙里手论坛,最活跃的分子,除开在国外思乡的“老长沙”外,主要还是来自邵阳湘西岳阳邵阳的伢妹子……他们的心里也许常记挂家乡,为老家骄傲或痛心,但这并不妨碍已成为“新长沙人”的他们,积极主动地想去了解长沙城。
一个现代文明的城市需要有包容的文化
网络上搜索,发现住在井湾子一处新型住宅小区、来自岳阳的李哥,在网络上发问:井湾子为什么叫井湾子,它有什么动人故事,历史上出过什么名人?
居住的街区甚至是整个城市中的文化底蕴,现在已经像小区内的绿化和“家门前有个美丽的湖”变得同等重要。
很多“新长沙人”,常常会为自己生活在长沙而骄傲,他们会谈毛泽东的“恰同学少年”时代,就发生在我们的城市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在步行街黄兴的铜像前留步;白沙井水,他们用矿泉水装上一壶,回家沏上一杯茶时,会不由自主比较它和自来水的优劣……
文化让人感觉城市的美好,文化让人很容易找到一种城市的归属感。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虽然经历过“文夕大火”的浩劫,但,在我们的城市中,现在很容易就能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找到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故事,整旧如旧的古迹在复原,新的遗址纪念碑也在街旁立起来,名人的雕塑与城市的现代景观正和谐地融为一体。
这其实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世界性现象,即当城市狂歌猛进的扩张时期,会将郊外土地变成城区,大量新人口被吸纳进城市当中,新城市人口远远超过原住民,而新住民要成为新市民,不只是进城落户这么简单,对城市原本陌生的他们更需要一种城市共同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新人口常常会更主动关心、关注、接受和吸纳能呈现城市特色的本土文化、历史文化。而一个现代文明的城市,需要有包容的文化来接纳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