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流水,随着2007年7月1日的即将到来,前无古人的“一国两制”走过十年。
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变与不变是香港永恒的话题。
“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没变,港人的生活方式没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在祖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没变,依然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主要的转口市场。
变化也显而易见:祖国内地的强劲发展与大力支持为香港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愈加紧密,两地经济融合、共创双赢的空间更加广阔。
优势互补 最佳安排
“回顾过去十年,中央政府总是在香港困难的时候给予大力支持。中央领导人多次亲临香江,每一次都给港人以极大的鼓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说。
回归之初,香港特区即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外围经济转坏等一系列挑战。年轻的特区政府决定果断入市阻击国际炒家,中央政府也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支持香港捍卫港币与美元联系汇率。
金融危机过后,香港亟待重振经济,再创佳绩。特区政府官员审时度势,对内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举措,千方百计推动经济转型,推动创新科技、鼓励企业走高增值之路;对外,利用祖国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努力拓展发展空间。2001年11月,时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向中央政府提出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建议。
中央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和支持。2002年1月25日,“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磋商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注磋商进展,多次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
4次高层磋商、15轮高官磋商,1年半之后,简称CEPA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香港回归祖国6周年之际签署。主要内容有三:货物贸易自由化,内地自2004年1月1日起对273个税目的港产品实行零关税,2006年1月1日起对全部港产品实行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惠及香港17个服务行业;内地与香港贸易投资便利化。CEPA及之后每年的“补充协议”,为香港的制造、贸易、金融和专业等行业优先进入内地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CEPA是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生动体现,体现了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维护香港繁荣和稳定的决心。时任商务部副部长的安民指出:“它是在‘一国两制’方针和世贸组织框架内发展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制度性创新。作为国家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贸安排,CEPA始终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既体现了内地对香港经济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又兼顾到了两地经济发展的不同要求。CEPA对香港的开放早于世贸、优于东盟,体现了‘一国’的优势;而内地和香港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根据世贸的有关规则建立具有自由贸易性质的安排,实现优势互补,这无疑是‘两制’的体现。”
这一安排的签署赢得了香港同胞发自内心的喝彩,被称为中央政府送给特区的“一份大礼”。两地经济学家普遍认为,CEPA的实施促进了内地与香港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经济的融合,将推动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无限商机 不竭动力
“非典疫情发生后,香港经济一度低迷,人气不旺,CEPA的签署和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给香港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震寰说。
4年实践,成效显著。2007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宣布:自CEPA实施以来,有力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2600家制造业及服务业机构参与的调查显示,截至今年5月,有关机构共签发了超过2.3万份原产地证书,总值超过83亿港元的香港货物在出口内地时可获豁免关税;在货物贸易方面,CEPA于2005至2006年为香港制造业带来的额外资本投资额共3.05亿港元;在服务贸易方面,截至去年年底,服务业累积的额外资本投资为48亿港元,与2004年比较升幅达380%。
调查结果还显示,CEPA在2004至2006年为香港创造3.6万个新职位,包括在内地创造并由香港居民出任的1000个新职位。港人北上创业已经成为两地经贸合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根据CEPA条款,2003年7月,内地开放居民以个人身份赴港旅游。目前,“个人游”计划已逐步扩大到内地49个城市。
“内地旅客目前占访港旅客的半壁江山。开放‘个人游’,促进了香港旅游、餐饮、酒店、交通、零售业的发展,对帮助香港摆脱当时的经济困境以及增加就业,有很大作用。”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说。1997年全年,访问香港的内地旅客仅有236万人次;2006年,内地旅客达到了1360万人次,比1997增长了475%,已占全年访港游客的近50%。截至今年5月,香港回归10年,到访的内地旅客已达7500万人次,其中2003年至今,访港内地旅客超过5200万人次,其中约一半是“个人游”旅客。
在CEPA框架下,“利好”接踵而至:支持内地企业到港上市、批准香港银行在港办理人民币业务、内地金融机构经批准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为香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机和发展动力。
加速融合 未来可期
2006年3月,中央政府将香港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表示国家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信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地位。
“只有在国家发展中定位,香港才可以在全球竞争中找到合适的角色。”2006年底,在“2007香港经济峰会”上,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香港的未来策略是加强与内地在货物、资金、信息、人才这“四大流量”上的交流,充分把握国家“十一五”规划带来的新机遇,保持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
“1993年,我们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推动青岛啤酒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当时世界上其他的交易所并不看好。”香港交易所前主席李业广回忆。如今,香港股票市场已成功为365家内地企业进行上市集资,共筹集超过14700亿港元资金,其中不少来自国际投资者。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企业首选的境外集资中心,而内地市场对金融服务的庞大需求也不断为香港的金融发展增添动力。2006年,香港上市集资金额达到5245亿港元,位居全球第二,内地企业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认为:香港要继续作内地“走出去”、“引起来”的平台。两地金融体系应该发展“互补”、“互助”和“互动”的“三互关系”。互补——内地可以利用香港市场筹集资本和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还可以规避直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也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互助——两地金融体系可在市场监管、市场基础建设,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加强合作。互动——内地和香港两个金融体系通过在国际层面的互动,可以促进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我们已经绘制了一份蓝图,希望香港这个发展成熟的金融体系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作为全球第四大及增长最快速的经济体建立一个相称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说。
“我们的目标是紧随内地贸易增长的需要”。成立于1969年的现代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座集装箱码头的建造者,现正积极参与内地码头及物流业的发展。继2005年,现代集装箱码头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发展大铲湾货柜港口后,2006年又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发展太仓集装箱港口第二期。
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尤其是与泛珠三角的经济融合,已成为香港社会的共识。2004年6月,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由广东省提出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构想成为现实,粤、闽、赣、湘、桂、琼、川、贵、云9省区和香港、澳门的行政首长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即“9+2”合作。
从南海之滨到珠江之源,从云贵高原到三湘大地,行政长官曾荫权频频和“合作伙伴”聚首,谋求携手。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香港的经济腹地正在不断向内地延伸,区域合作使香港发展有了更大保障。
十年之旅,香港行进在变与不变间,留下的足迹印证着董建华先生那句著名的话:“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香港这匹骏马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驰骋,奔向更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