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追溯到2003年1月23日,三板溪水电站正式开工。这项国家“十五”重点能源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给黔东南剑河县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剑河县城区和南加、南寨、柳川、南哨、革东5个集镇是三板溪水电站建设的主库区,这意味着,剑河将迎来贵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城。
在475线上
6月14日,记者驱车前往剑河县柳川镇。这里是老县城的城中心,地处盆地,四面围着葱绿高耸的山峦,美丽的清水江穿城而过。
上午10时,柳川镇的清水江最高水位已经上升到海拔447米。进城的部分公路被淹没。倒塌的房屋让出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车辆只能碾着水泥钢筋的痕迹前行。
杨开发正在用自制的大木锤敲打自家老木屋的柱子。他的老房位于城边,是20年前结婚时建成的两层木房,这些年来只是稍加修葺,使得他家在周围林立的砖房中显得很特别。
按照搬迁规定,柳川镇里的居民搬进新城,住在柳利村、菜园村、清江村、八一村水位线475米线下的村民,先移居到线上的腾空房,等相关工作完毕后,再在防洪堤以上的安全地带建新房。由于杨开发是清江村的农民,全家暂住在线上。
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拆老屋,预计下午就能全部拆完。“9000多块旧瓦片卖了400元钱,木料留下,以后盖新房用得着。”杨开发正卖力地把木头堆整齐。毕竟是告别住了多年的老屋,他神情有些落寞:“舍不得啊!动锤子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这里整整躺了两个小时。”
475线下的房屋正在陆陆续续地拆迁中,线上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原县审计局、公安局、检察院的办公楼和职工住宅楼都处在较高地势,以前在这生活工作的人搬去了新县城,另一批人又驻扎进来。线下600余户村民携家带口住进空落的旧宿舍,被称为“过渡移民”;柳川镇政府各部门把办公地点转移到原县检察院的小楼里。不同的人群,守着同一水平线的土地,开创另一种新生活。
公安局宿舍楼里挤满了各村来的人。先前住户废弃的电线、纸盒随处可见,但阳台上挂满了洗干净的衣服,村民带来的鸡、鹅正悠闲地在平地上游逛。
一楼的移民补永凤全家乐在其中。刚过了插秧时节,补永凤留在过渡房里整理家什,随便在院子里摆了一个小杂货铺,善于张罗的她懂得在农闲时间怎样去补贴家用。丈夫洪以光照旧出去种田。
“家里的田地都在对面的高坡上,水淹不着,但离城里有好几里路,他一般晚上才回来。”补永凤告诉记者,“新居”的水电都很畅通,其实他们的农耕作息没有什么改变,不过原来常常串门的几户邻居分散开住了。“我们互相晓得住哪一栋,但现在很少走动了。”补永凤很惋惜昔日珍贵的邻里之情。
镇机关单位的集体伙食临时定在原县公安局旧食堂。中午12时,食堂准时开饭。100余名干部职工鱼贯而入,自己拿碗筷、找位置。基本上10人1桌,6菜1汤。大多数工作人员家住新城,最近搬迁工作千头万绪,他们挤在搬空的各办公楼里住下,连每周一次的探家时间都免了。
“下午开饭也很准时,6点钟。来晚了就没有吃的了。”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蔡景培说。吃饭的人都快走完了,记者仍没看见柳川镇党委书记吴作伦来就餐。“他太忙,一会来了可以泡方便面,都习惯了。”
最后的留守者
“470”、“465”、“460”……路边的牌碑标号每下降5米,越接近老城的心脏。每跨过一条街道,就犹如跨越一段历史。
老西街在轰鸣的拆迁声中默然伫立,除了人去楼空的建筑,一切与往常无异。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带停了两天的水。龙盛尧寻思着,既然做不了豆腐去卖,就到凯里市的大女儿家歇歇。不过老伴要留下看家,免得到时施工队伍把家当成无人房给误拆了。新县城的新房子过段时间才能修好,老屋的东西一点没挪动位置。作为最后的留守者,他注定了要见证这座城市的归宿。
“我住的这条街,几十年前还是城里的集贸重地,商贩来来往往,可热闹了。”龙盛尧很早在西街置地建房,亲眼目睹了西街曾经的繁华和人气。后来县城扩大,很多人仍会来西街口赶场。龙盛尧添置了几台机器,清晨6点起来做豆腐、帮人打米,傍晚吃了饭就端条板凳出来和邻居“摆门子”。
如今旁边的住户陆陆续续乔迁新城了,西街失去了旧时的喧闹。龙盛尧一个人在寂静的街道守着豆腐摊,等待过渡移民们来购买,晚上一个人咂吧着纸烟看夕阳。对老城的感情太深,他倒希望可以晚一天离开。
龙盛尧行走在残垣断壁之间,老城的原貌尚存。“这里是老电影院,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住过这儿。沿途下去就到中心大街了。”他一路走一路指点。自小长大看惯的城市马上就要坍塌消亡,龙盛尧毫不掩饰自己的难过。
谈起老县城的变迁,龙盛尧知道的东西还不少。比如剑河于清朝雍正七年开始置县,因境内地名多柳,乾隆后改称柳川,迄今有270多年的历史。1934年,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剑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都住过县城。1986年建成的剑河大桥,是全国第一座立跨150米的悬拼桁架拱桥。这些辉煌的历史,永远是龙盛尧和其他老城人的骄傲。
晚饭时分,龙盛尧的女婿来接他了。龙盛尧登上车的刹那间,忍不住回头再望了眼老城。这个一直长相守望的家园,竟让他如此眷念。
幸福的“阵痛”
剑河人说:“新城犹如初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前总要经过一番阵痛,才能得以成长。”
沿清水江北上32.5公里,进入剑河县革东镇,即移民后的新县城,宽阔平坦的大街映入眼帘。路边商铺庆祝开业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建筑物兼具苗侗特色,远远看去,青灰色调的外表飞檐翘角影影绰绰。一切把新城描绘得朝气蓬勃。
然而有多少人记得,就在1年前,这里脚下还是泥泞的烂路,满目是裸露在楼房表层的钢架水泥。那番景象正如新城“诞生”前的“阵痛”时期,对于县直机关单位的职工来说,是难忘而又幸福的。
2006年,新城在大面积修建中,为保证三板溪水电站下闸蓄水顺利实施,剑河县决定加快拆迁进度。7月26日,全县举行了简单的启动仪式,第一批县直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背着盥洗工具和衣物,浩浩荡荡进驻了革东镇。
没有办公、住宿的地方,供电供水极不正常,道路不成样。政府将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开展工作。镇里的原住居民对这些“外来者”充满了好奇。
“租村民的民房呗!每个单位先搬进不同的房子里,干部职工的吃住都集中在一块。”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吴家毅告诉记者,那时工作人员超常发挥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县政府办公室租用了一栋楼房,1楼通间作办公室,2楼是房东家,3楼会议室,4楼宿舍,5楼阳台搭了一个偏棚当伙房。工作会议夹杂着锅碗瓢盆,大家在独特的“交响曲”中迎接未来。
“其中有一间60平方米大小的屋子住了10个人,起床了就下楼工作。每顿要用两个高压锅煮饭才够我们吃。集体生活让大伙回到了学生时代,很新鲜。”吴家毅乐观地描述了那段岁月。
其实全县142个机关单位背后的故事同样艰辛:办公条件简陋,白天施工多,房内再闷热也不敢开窗,否则地面桌面会积满灰尘。整整有一个星期没来自来水,用洗脸的水来洗脚,然后留着冲厕所。出去走一圈,回来时满身是土。洗澡成了奢侈的事。如果没有值班任务,每周可以回一次家。难能可贵的是,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一般工作人员,都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
2007年春天,新城各项设施功能渐渐完善,老城居民进行大迁移,集体生活才宣告结束。
新居新境新生活
清晨6点,78岁的龙泽辉准时出家门,开始每天的晨跑。
“和过去不一样了。以前在老旧的巷子绕圈跑,现在是在小区里锻炼,感觉清爽多了。”老人很认真地在细节上作了比较。
今年3月1日至4月20日,剑河县4326户居民整体搬迁到新城。居民们分别在一个个住宅小区里安家,每块片区都设计得如积木般整齐。此刻每家每户忙着布置新居,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对新的生活都有各自的憧憬。
龙泽辉一家3代同堂,5口人住在130平方米的新房,人均居住面积比老屋多了1倍。老人格外看好这套新居。宽敞明亮,环境舒适,没有噪音,方便购物……喜欢的理由多得数不过来。他甚至用大半生的积蓄精心装修新家,添置了新电器家具。
“新县城添出租车了,去哪都方便。”龙泽辉显然很满足目前的居住环境,并准备在此安心养老。
个体户龙水秀搬到新城后,有另一番体会:市场机遇增多了,正好大展拳脚。
龙水秀在老城做过许多门生意,汽车运输、开旅馆。头脑精明的她时刻在关注本县的市场。整体移城之前,她率先赶到新城建了一座5层高的新楼,楼上是旅馆,楼下作餐厅,专门招待来往的投资商和游客。等其他经营户醒悟过来时,她已拥有了大量相对固定的客源。
龙水秀的经营计划远不止此。她听说剑河县要打造大型的温泉城,集旅游、娱乐、住宿等服务为一体。这是个大好机遇,将给县里带来很大收益。龙水秀把自家的新楼当成“钱罐罐”:“到时重点接待旅行团、自驾游,肯定赚钱!”
县纪委副书记陶光招还对记者说了一件事。移民前期,几乎每户居民都作好了请客送礼的准备。“我们计算过,如果群众都摆酒席,要消费2000多万元,绝大部分饭菜浪费掉,影响很恶劣。”县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以乔迁新居为名请客送礼。截至到搬迁工作结束,全县移民无一户因庆贺设宴,为新城新风开了一个好头。
背景链接:
剑河县位于贵州东南部,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7乡5镇308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23.87万,其中以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6%。目前在清水江流域修建的三板溪水电站总投资61.5亿元,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已实现下闸蓄水。剑河作为水电站建设的主库区,由柳川迁至寨章一带复建。
剑河新县城搬迁建设工程投资近10亿元,其城市路网、住宅区、水电、行政中心、学校、医院等已基本建成。新城毗邻65号高速公路和320国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06年7月26日至今年4月20日,剑河县142个县直机关单位和4326户居民顺利完成整体搬迁,至此,县城1.57万居民全部迁入新县城。老城的后续拆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今年内,随着三板溪水电站建设的推进,这座有近300年历史的县城将永沉江底。
清水江边的房屋正在慢慢被水淹没
清水村村民杨开发正在用自制的大木锤拆老屋
龙泽辉三代人住进新居,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