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老板:十年前我就说香港会成功
《环球》杂志驻香港记者/王敬中
在棺材里,记者第一次见到了香港顶级休闲娱乐场所兰桂坊和海洋公园的“双料老板”盛智文——
那是去年9月,《环球》杂志记者应邀到海洋公园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突闻哀乐阵阵,4名黑衣人抬者一具黑色的棺材缓缓步入会场,令在场者毛骨悚然。
突然,棺材打开,一具“僵尸”跳将出来,吓得众多女记者花容顿失,尖声喊叫。然而,这具“僵尸”却笑容满面地向大家问好,宣布海洋公园“万圣节”狂欢活动即将启动。
这就是盛智文的行事风格:出人意料,抢占先机,制造快乐并快乐着。
导演兰桂坊的变迁
“找准切入点”,是盛智文在商场中屡获成功的秘诀。30多年前,年仅19岁的盛智文离开加拿大来香港“淘金”。他首先选择了时装贸易,利用香港和内地成本低的优势,向北美和英国大量出口,第二年就掘到了“第一桶金”。
至于兰桂坊的创建,盛智文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说,当时为了招待生意上的客人开了一家招牌为“加利福尼亚”的餐馆,结果是一夜成功。80年代初,香港很少有在街面的西餐厅,外国人用餐得到大饭店,需要西装革履,让人很不自在。于是,他就在与闹市区中环只有一街之隔的小巷里开了这家餐馆。客人到此就餐,可以简衣休闲,不拘礼节,再加上餐馆的典型北美风格和当时颇具时髦意味的好莱坞所在地“加利福尼亚”的店名,使客人趋之若骛。
很快,这条云咸街与德己立街之间的短小、狭窄、呈L形并用鹅卵石铺成的街巷,就满布西式餐馆和酒吧。目前,盛智文拥有兰桂坊七成物业,家财数以十亿港元计,被称为“兰桂坊之父”。
白天的兰桂坊,客人稀少,显得有些落寞。每当夜幕低垂,兰桂坊立刻从沉睡中苏醒,灯闪红绿,歌舞多情,美酒醇香,惹得中外人士不可自抑,纷纷涌入这“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在这里,你可能遇到香港的娱乐明星,当然也还有狗仔队埋伏左右。
盛智文的办公室就设在兰桂坊的五楼,简洁大方,偌大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他一手创立的兰桂坊。
“1997年来临时,很多外国媒体的记者都来采访我,问我香港回归是否意味着香港‘完了’。我告诉他们,不用担心,香港回归后会成功的。现在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回归十年,香港比以前更好了。”面对《环球》杂志记者,盛智文侃侃而谈,脸上始终挂着他那永不褪色的笑容。他说,当时他之所以敢于这样断言,是因为他了解中国。
盛智文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因为生意穿梭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并于1999年在湖南长沙建立了他的公司在内地的首个办事处。多年来,他亲眼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现在变得更开放,更现代。我的这些经历可以写成一本书。”
他说,一些外国人对香港的前途表示担心,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了解甚少。中国需要香港这样的国际性城市,这对中国的发展大有裨益。香港有言论自由、健全的法制,通用英语,又有金融、贸易、物流、人才等一系列的优势,再加上有“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作保障,香港的前途必然光明。
谈到兰桂坊在过去10年的变化。盛智文说,兰桂坊热闹依旧,客人越来越多,但客人的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997年以前,兰桂坊的顾客75%是西方人,25%是当地人,回归以后,外国外地顾客和本地顾客的比例,基本上各占一半,现在本地人占了多数。
“这个数字说明,很多在1997年移民他乡的香港人又回来了,他们熟悉国外的生活,回香港后,还想体验国外的生活,因此,兰桂坊就是理想之地。”
当谈到在香港居住的外国人1997年后有所减少的话题时,盛智文说,离开香港的大多是英国人。在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在香港可以任意找工作,而其他国家的人却需要工作许可证。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对所有外国人一视同仁,因此,一些没有专长的英国人只好离开香港,而现在来香港工作的外国人素质比过去明显提高,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
回归以后,香港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和“非典”的打击,很多人惊慌失措,而盛智文认为这是香港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中央政府推出了多项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如赴港‘个人游’计划。这如同打开了水龙头,让内地的财富流入香港。”
他说,现在到兰桂坊消费的内地人也越来越多,过去只说英语的餐馆服务员也开始说普通话。
在2002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恐怖爆炸后,亚洲许多西方人集聚的场所阴云笼罩,担心会遭到恐怖袭击。然而就是从这年起,兰桂坊开始举办“兰桂坊嘉年华”,开幕礼大搞传统舞狮配狂野巴西桑巴舞,看得游客如痴如醉。在灿烂灯饰下,兰桂坊仿佛一顿流动的盛宴,街上歌舞升平,把恐怖气氛消弭于无形。今天,“兰桂坊嘉年华”成了这里的招牌活动。
重振海洋公园
至于他的另一个事业——海洋公园,盛智文坦言,3年前当香港特区政府邀请他接手时,他从未去过海洋公园。他说,他对海洋公园的第一印象是“公园年老色衰,像个老妪”。由于公园建在山坡上,游人活动很不方便。当时有人建议,将公园迁往平地。
然而,盛智文在公园里转了一圈后,却发现了一个令他惊叹的“秘密”——海洋公园依山傍水,站在山上可以俯瞰深水湾和浅水湾这两个香港最著名的海滩,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海洋公园的独特优势,”他说。
盛智文说,做任何事都要想做到最好。“好像坐飞机你应该一心想着要坐头等舱,因为即使坐不到最多降级坐商务舱,但如果一开始就想坐经济舱,最后就可能破产。”因此,把海洋公园改造成世界一流主题公园就成了他的终极目标。
盛智文最得意之作就是兴建翻山缆车。这条缆车不仅让公园南北两部分连为一体,更重要的是游人在缆车中就可饱览香港著名海滩的迷人景色。此外,从山坡底到山顶,还修建了多部电梯,以让游人轻松地到达各个景点。
公园改造完毕后,盛智文邀请时任特首董建华前来视察。他开玩笑说,他怕董特首不愿乘缆车,于是故意把有关公园改造的录像展示厅设在了山顶。当董特首乘缆车抵达山顶后,就对所见的风景大为赞叹,并表示海洋公园一定会成功。
2005年,香港迪斯尼乐园正式开张,当时不少人认为,这将是刚刚起死回生的海洋公园的“终结者”。
然而,盛智文却“力挽狂澜”,不断给海洋公园设置奇异景点,开办“眩目”的游乐项目,反而使游客人数屡创纪录,令迪斯尼这个世界顶级主题公园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
去年9月到10月底的那场由盛智文从棺材里钻出来揭幕的“万圣节”妖魔鬼怪的狂欢,更是让公园赚得盆满钵溢。按照他的话说,“迪斯尼的内容都是虚幻的,而海洋公园的动物和景观都是现实的,因此,双方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完全可以和谐共处”。
海洋公园确实成功了。2006年,公园入场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打破了历年纪录。今年5月15日,公园又宣布,当天迎来本财政年度第450万名游客,只用了大约10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上一财年全年入场人次,再度刷新纪录,其中内地游客已占近半壁江山。
去年,海洋公园被国际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网页选为全球十大最受欢迎主题公园之一。
海洋公园是1999年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区的大熊猫“安安”和“佳佳”的家,也是今年中央政府再次赠送的大熊猫“乐乐”和“盈盈”的家。盛智文透露,目前“乐乐”和“盈盈”已经适应了当地环境,体重也都增加了。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这对大熊猫是中央政府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送给香港的最好礼物,”盛智文说。
对未来,盛智文信心满满。因为海洋公园将斥资55亿港元进行扩建工程,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10年竣工,届时大型娱乐景点数目将增加一倍。全新的海洋公园将划分为“海滨乐园”和“高峰乐园”,共设有70个景点。
盛智文有一儿一女,目前都在兰桂坊工作。“我在香港已经生活37年了,我喜欢这里,我热爱中国,香港就是我的家,”他说。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