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
在日前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云南“三江并流”提交大会讨论,随后,世界遗产委员会21国代表一致通过了整治方案,“三江并流”将在明年下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再次接受“验收”,如果仍没有明显改善,将可能被列入“濒危名录”,吊销“世界遗产”的称号。
(6月28日《东方早报》)从申遗成功的狂欢,变成黄牌的警示甚至最后的心酸挽歌,这一切在商业化大潮中瞬息而至。这说明,政绩冲动与利益诱惑,已经让“申遗”变成了一些地方追求GDP增长的工具,一旦“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就成了最具渲染力的广告语,“旅游景点”就成了这些世界遗产的新的身份标签,只要能够从这些世界遗产身上挖掘到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去磨灭这些景点本身的历史印记。于是,从那些被过度开发的历史遗产身上,越来越多人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现在,云南丽江地区“三江并流”的“黄牌”仍然没有摘除,相关问题如果再不能得到有效改善,这一世界遗产将被列入“濒危名录”,直至吊销称号。这样的不幸一旦真的发生,非但使此前穷尽力量的“申遗”之功化为泡沫,作为“世界遗产”的符号被抽掉,也预示着对世界遗产的保护陷于失败,这本身也是世界遗产之殇。
更糟糕的是,类似的竭泽而渔的悲剧仍在上演。今年五一黄金周,各地纷纷爆出“旅游井喷”的消息。比如,5月2日,故宫接待量为11.48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2.3倍。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的文化遗产,正处于被扼杀甚至是死亡的境地。也就是说,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我们现在必须自己为自己错失发放更多的“黄牌”,甚至是“红牌”。
既然“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已经被写入了宪法,既然恪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我们的必须遵守的承诺,那么,我们需要做的,绝对不应是只知道享受开发带来的旅游收益,更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显然,唯有制度化、规范化,才能规制住伸向文化遗产的权力之手,也才能真正产生有效的延续文化遗产生命和创造的力量。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悲伤地说:“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如果我们现在还是沉醉于对文化遗产进行经济开发的狂欢中,那么,有一天,我们面对的一定不会只是一张张警示的“黄牌”。在文化遗产被毁灭后,因为无法保护自己的情感价值,不能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无法延续祖先的光荣梦想,难以维护我们的文化独立与尊严,整个民族肌体与灵魂都将同时承载着难以言喻的苦痛与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