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格
时近7月,又到了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除了常规的照毕业照、吃毕业大餐外,大学生们纷纷以独特的方式纪念四年的流光溢彩:环校以“毕业叫”的方式大喊“我爱你”;开辟毕业祝福网站尽诉心中情;更有男生为女生大摆心形蜡烛阵发动温情攻势……当代大学生们不甘寂寞“悄悄”地离开,希望在喧闹当中为校园生活画上句号。
(6月28日《信息时报》)大学毕业,意味着圆满完成学业,从此开始新生活。这无疑是值得祝贺的,毕业生自己也理应为之感到喜悦和自豪。但从一醉方休、抱头痛哭这些毕业前的“传统项目”,到如今大学生们毕业前的“喧闹狂欢”来看,在毕业生们眼里,“毕业”凝结了太多复杂的情绪———除了收获的喜悦,更有忧伤、失落、困惑、期待和迷茫。
实际上,这种五味杂陈的毕业心情,在四十年前的美国影片《毕业生》中便有过入木三分的刻画。影片中,刚刚走出校园的男主角在生活和爱情面前茫然无措。那两首被广为传唱的主题曲《寂静之声》和《斯卡特堡集市》,也无不被浅浅愁绪所浸染。毕业生,其实也是一个带有些许感伤意味的名词。这感伤不仅来自于四年同窗一朝散的离愁别绪,更是因为他们未涉世事,在终于要独自面对生活、面对社会时难免产生无助之感。
毕业狂欢的喧闹,掩盖不了毕业生们心中的迷茫。从单纯的同窗友谊,到复杂的职场关系;从犯了错也可以被原谅的学生,到必须独当一面的员工;从靠勤工俭学的几百块收入就可以养活自己,到必须以微薄的月薪迎战高昂的房价,他们面临的落差是巨大的。更何况,在毕业前夕,他们刚刚遭遇了求职的艰难,他们也可能刚刚经历了“毕业即失恋”的痛苦。因为想暂时忘记这一切,他们才会含着眼泪狂欢;因为从此要被当作“大人”看待,他们才会尽情展露最后的“孩子气”;因为要抓住最后一缕纯真的美好,他们才会大声说出“我爱你”;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将面临怎样的挫折,他们才会特别真诚地互道珍重———这一声“珍重”,其实很沉重。
而从现实来看,毕业生在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向过程中,所得到的帮助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这些毕业生的个性之举,我们不能仅仅以猎奇的眼光去看待,更应看到他们的迷茫无援,更应多给他们一些心理上的关怀和实际经验上的帮助,引导他们以积极、踏实的态度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发现成长、成熟的快乐。哪怕是一点帮助和指引,都可能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而他们在初入社会时所受的待遇,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毕竟就像《毕业歌》里唱的那样,他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就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的人生观,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也一定是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