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 何时彩云归
走过连战岁月 实现永平夙愿
【核心阅读】
台湾统独问题事关两岸和平,也是影响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安全与稳定的一根敏感的神经。自2000 年和2004 年台湾两次大选中民进党接连胜出、陈水扁执政后,“法理台独”的步伐加快,岛内情势更趋复杂严峻。
大陆方面底线明确: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大限度地密切两岸人民的关系,最大范围地团结台湾各族各界和各阶层一切维护祖国统一的力量。
在此背景下,已经成为在野党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他5 年任期的最后时刻跨过台湾海峡,回到疏离了60 年的故土。
2005 年4 月29 日, 系蓝色领带的连战主席和系红色领带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微笑着伸手相握时,距上一次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握手,整整60 年。距第一次国共合作,已逾80 年。
前两次国共合作两党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抵御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的蚕食和鲸吞,第二次国共合作更是明确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为主要内涵。而现今促成国共两党再一次握手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第一次“胡连会”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启动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到今年已举行了三届。2006 年和2007年春天,连战均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身份到大陆出席论坛并与胡锦涛会面。本刊在连战先生今年访问大陆的前后对他进行了专访。
Text 文/ 本刊特约记者 安心
近来台海彼岸多有生波,“去中国化”、“去蒋”、大选前造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连续战斗几十载的连战在4 月底第三次赴大陆进行第三次“胡连会”后,回到台湾继续奔忙,追求一个家族三代人持之以恒的理念:永平。这个理念,也浓缩了一个民族对和平的夙愿。 理解这个夙愿,我们需要走过连战岁月……
青衿岁月,光景如昨
“这几年卸下工作重担,有多一点的时间走遍大江南北,回顾过去种种,于是也常常不禁想起年少生长、求学的故乡,真是青衿岁月,光景如昨。”专访中连战如此开场。
连战的祖父连横,字武公,号雅堂,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日本殖民统治时,连横“生根台湾,心怀大陆”,著述了《台湾语典》和《大陆诗草》,并整理了《台湾通史》。这似乎还有连横之父连得政的影响:连得政在连横13 岁时,以两金代价购买《台湾府志》赠予连横,告诫他:“汝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国民政府时期的档案里还存有一份连横九十多年前申请当中国人的文件。连横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复兴故国”。他曾致信儿子连震东:“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汝今已毕业,且谙国文,应回祖国效命,余与汝母将继汝而往。”
连战的父亲连震东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1945年台湾光复后,连震东担任过首任台北县长、建设厅长、民政厅长、省政府秘书长、“内政部长”到“政务委员”、“国策顾问”、“总统府资政”等。连战的母亲赵兰坤,沈阳人,燕京大学毕业。连战中学时,与钱复(原“中研院院长”钱思亮之子)、陈履安(原“行政院长”、“副总统”陈诚之子)和沈君山(原台湾农业复兴委员会主委沈宗翰之子)并称“政坛四公子”。连战说过:“父亲点滴灌输的祖父家训:公、忠、爱乡爱国之思,以及祖父手著《台湾通史》这部具有保存台湾家乡史实的珍贵书册,带给我连氏一脉两代单传的无比使命之感……”
连战,字永平。回首七十年,“战”与“永平”,让连战更平添诸多感慨:“我的名字是祖父连雅堂先生在世时为我所取的;我出生前两个月,祖父在上海病逝。当时中国动荡,台湾又为日本割据。祖父对于中日历史及当时东亚局势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看出日本早有侵华的野心,中日必将一战,因此,为尚未出生的我取名连战,是寓意‘自强不息的意义,还有克敌制胜、光复故国、重整家园的希望’在其中的;但由于我的母亲觉得‘战’这个名字火药味儿太重,我父亲也希望中国对日一战胜利后,能够永享太平,所以一方面尊重祖父的遗愿将我取名‘战’,又为我另取字‘永平’,希望中国地区永远太平、没有战争。”
1937 年,连战出生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这是中国展开全国对日抗战的起点,也证明了祖父的确是先知先觉。我的童年大都是在战火中度过,而从我回台后不久,两岸就分离了。现在我愿致力于‘两岸关系’的和平,也是希望不负父母亲以‘永平’取字的期许啊。”
1945 年,9 岁的连战离开此岸赴彼岸。中国人记籍贯常有不同。《辞海》将籍贯定义为“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的地方”。但祖居与出生地可能不同,上溯到哪一代先祖也无定论。颜师古注:“籍者,总入籍录而取之。贯,联续也。”连战,祖籍福建漳州,出生地陕西西安。无论怎么说,反正籍贯应该在大陆,那么他在台湾的六十余载岁月反成了独在异乡的异客了。
从西安到台北,连战辗转三个城市的四所小学,读完一年级到五年级:西安作秀小学、北新街小学,重庆南山小学,台北日新小学。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辗转已经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连战曾说:“作秀小学一年、北新街小学两年的西安时期,小心灵里只知道危机常在咫尺之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每日天不透亮就动身出门,朝出晚归。看着他小心翼翼在炮火中穿梭的身影,真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到他平安踏进家门。”连震东周日清晨从李子坝过长江,翻山越岭,到南岸黄桷桠与妻儿相见,“往往相聚未及盏茶,又已到了他兼程往回赶路的时刻。每在黄昏暮色中,倚门凝望父亲清癯消瘦的背影,渐行渐远,生离死别之感,常不禁令我纵身母亲怀抱,相拥泣下”。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连战于1989 年写过一篇《圆圈里的顽童》,大意是他在七八岁“猫狗都嫌”的年龄时十分活泼好动,令母亲和师长头痛不已。母亲须离开时,就用笔在地面画一个圈,命他坐在圈里的板凳上不准出来。如果母亲回家时,认为连战有离圈的嫌疑,就免不了要吃顿打。还有诸如“每周能从家里提一小罐猪油到校拌点盐巴下饭,已经算非常奢侈的享受”的文字都让读者生动地感受到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连战。
往事对于连战,就像一棵参天大树的年轮,每一圈都写满故事,每一圈都异常凝重。自2005 年“和平之旅”后,连战多次访问大陆,陆陆续续到访了沈阳、西安、漳州、南京、上海、大连、青岛、烟台、成都、杭州等地,他说:“有些是公务之旅,有些则是私人参访;有出生的地方、有求学成长的地方,在我记忆深处都有难以磨灭的印象,而碰到一些老朋友,聊起儿时往事,更是有无限的感慨。”
连战首先是个学者,如果不走仕途,他会是个好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他主修政治思想和国际关系。谈起学习教书生涯,连战说:“当时所学贯穿古今,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哲人,到近代民主政治奠基者洛克、柏克,政治经济思想家亚当斯密、边沁、弥勒的思想著作,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当时,就对于这些先哲们致力发挥思想力量而开创人类文明感到相当景仰,心中不禁期许自己,将来也能做到如同先贤宋儒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境界,恪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责任。”
连战曾在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及研究所教书,我的朋友丁静仪曾听过他在研究所的西洋政治史课程。我问静仪,连先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静仪说:“连先生看起来人很严肃。但是对学生特别好,非常客气。印象中他对西洋政治史的分析浅明易懂,而且他博览书籍。他喜欢阅读,至今仍是如此。我现在纽约还常定期帮他买书寄回去。”
有资料说,蒋经国儿媳方智怡回忆当年蒋经国认为“连震东很正派,在教育上给予连战的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因而有意栽培他为国民党中生代领导人。当时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了秘密的外交和经济两个研究小组,由“行政院长”蒋经国直接负责,是高层智囊团,连战受聘为“外交小组”成员。于是拿到博士学位后不久,连战辞去了美国的教职,回到台湾,在台湾大学政治学系任教。
这段经历对连站后来的仕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学术理论和政策实务之间的不同:从事学术和理论的研究,往往是要将所学的知识,用来解释和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情和现象,而进行政府施政和决策的建议,则是必须根据学术和理论的基础,去了解当前的世界、当前的社会,进而掌握未来发展的趋势,然后采取务实的取向提出各项政策决定或建议。所以后来在我从政的历程中,也不断地运用这样的方法,运用过去所学和后来吸收的新知,来判断国家社会的情势和重大政经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掌握世界潮流、国家发展方向和社会脉动,进而能够为政府部门提出正确的决策。”
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孔子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虽然仅凭“去中国化”四个字不可能就抽刀断水,但泛绿阵营明显甚无同感。2004 年,泛绿发起“二二八牵手护台湾”造势运动,其口号与诉求已直指“台独”。“历史的因素造成两岸分治分离一甲子,曾经将我对过去的思念封存在记忆的盒子里。而时代环境的变迁,则给予我一把打开记忆盒子的钥匙,也让我对儿时生长地方的思念情怀得以抒发。”连战从容的话语渐渐变得抑扬顿挫,“对过去的缅怀思念是人类的天性,如今台湾有些投机、无赖政客,为了个人私益或政党利益,企图去改变甚至抹煞过去的一切,包括历史文化,这就是所谓的‘去中国化’,因此透过考试题目、透过学校的教材篡改历史文化之事例屡见不鲜,这种文化的逆流,倘若无法制止,孙中山先生就变成外国人了,妈祖、关公都是外来的宗教了。如果执政政权囿于意识形态,企图压抑人们对过去历史、人物、事迹、土地的缅怀,这无疑是要用意识形态束缚人民的思想,与专制独裁政府何异!!!”慷慨激昂喷薄而出。真是“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连战还在重庆,拿着国旗站在街头狂摇。对于一个不满9 岁的孩子,当年的历史也许过于艰深。但连战对当年的记忆如此刻骨铭心其实如他所述是因为他对中原故土之情,继而萌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专访中,连战说了应然的方向:“台湾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中国大陆,绝对不是走‘正名’、‘去蒋’、‘去中国’、‘去国语化’的台独路线,与中共来场毁灭性的台独战争,而是应该发挥政治智慧,在大陆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大陆腾飞的动力成为自身经济的助力,追求两岸双赢,才是上上之策。”
台湾李建荣的《连战风云》写道:台湾人称外省人为“唐山人”,连震东曾自述因为由重庆回台,被台湾人称为“半山”。半山的血统让连战面对统独时能取得平衡。其实在连战心中,天平已经毋庸置疑地倾向了中原故土。
2000 年台湾“变天”、民进党上台,次年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一直到2007年的“四要一没有”,连战连续战斗。连战谈到2001 年国民党创党107 年来首次党员直选党主席,选举投票率高达五成八,近54 万党员站出来,投下神圣的一票,他以97.9%的得票率当选主席;相较于前一年的民进党主席选举,投票率则仅有一成一。“那是国民党民主的一大步,也是重新促成国民党团结的重要关键。”连战说,“那一次选举最重大的意义,不是谁来当党主席,而是国民党创党百年来首次通过民主程序选出自己的党主席,正式成为现代化民主政党,迈入新的里程碑。”
站在大陆的角度看台湾,连战认为,大陆的台湾政策应该是“尊重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让台湾人民基于血浓于水、基于民族的情感、基于事实需要、出于自愿,与大陆走向和平与合作的道路上。这才是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理想的两岸关系。当前两岸最重要的工作方向就是‘求同存异’,对于目前两岸仍有歧见的问题,让我们目前先搁置,而1992 年两岸达成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是两岸搁置政治争议、恢复制度性协商的有效方法,是目前最能够促成两岸走向和平稳定架构的途径。”
连家藏有一幅书赠雅堂先生的书法,书家为章炳麟。章炳麟,字太炎,“中华民国”这四个字的提出者。他在《中华民国解》中说:“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作一地域之国民,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一文化之族名。”与取名之人明确说明的“中华民国”“乃一文化之族名”不符的,是“台独意识”。连战认为这也是两岸目前最重要的挑战,“台独主张者走‘政治对抗’、‘军事竞赛’、‘经贸锁国’、‘文化断绝’的路线,已经使台湾‘内部族群撕裂’、‘朝野严重对立’、‘自我认同混淆’、‘经济被边缘化’,而两岸间紧张态势‘螺旋式’的升高,严重影响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情势。”
对比陈水扁曾提出的“四不一没有”和现在的执政举措,连战回答得干干脆脆:“陈水扁于2000年总统就职典礼上提出‘四不一没有’的两岸政策主张,当时一般认为对于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接下来陈水扁提出‘公投、制宪、正名’的主张,甚至在2006 年初,终止国统纲领的适用与国统会的运作,又在2007 年3 月提出‘四要一没有’的主张,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路线、只有统独问题’,完全违背其‘四不一没有’的承诺。陈水扁每次到了选举,就提出趋向台独的言论,接着大陆发出强烈批判,最后是美国出面警告双方,这样的恶性循环一再重演,使得台海地区成为亚洲最不稳定的地区,这样的发展状况绝对不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思者常达
连战在2000 年出版的《新蓝图• 新动力》、2004 年出版的《改变,才有希望》两本书中,针对两岸关系提出了他的主张。连战认为两岸关系是大是大非问题,当政者须负起领导责任。他提倡一个三赢的两岸关系,提出坚持一个理想(一个中国),认清两个现实(对等、民主),依循三条轨道(和平、发展、交流)。他认为台湾的大陆政策的拟定,要注重台湾民众的需要与期待。
其实在两岸关系上,虽然“一个中国”的前提是相同的,但国共两党对两岸关系还是各有些许保留意见。比如,国民党接受“统一”目标,否定“主从”关系,比如“民主、自由、均富”的先决条件,比如“邦联制”的方向。但先做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开了头了,便需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思者常达”了。
采访连战的时候,我常常想起余光中的《乡愁》,想着9 岁的连战站在去往台湾的船头,回望大陆,看着大陆渐行渐远;想着连战写下在上海那十个月看见的“那时候的香蕉是放在像今天的化妆品专柜里一根一根地卖”的文字然后贴上邮票漂洋过海;想着连战2005 年的祭祖、2006 年的寻根;想着余光中的诗句: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50 年6 月28 日,经蒋介石授权,“外长”叶公超针对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发表声明:“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此后,毛泽东曾与蒋介石多次曲线联系,曹聚仁、章士钊、陈立夫都曾是传话人。据记载,1965 年7 月,毛泽东亲笔写了一首词《临江仙》托人赠予蒋介石,为世人熟知的两句是:“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1975 年中国人的传统团圆佳节春节过后,蒋介石计划密邀毛泽东访台。但在不久后的4 月5 日,蒋介石去世。次年1 月8 日、9 月9 日,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访台之事搁浅。迈出海峡两岸的第一步刚刚抬脚,又无声无息地放了下来。这一放,就放了30 年。2005 年,连战回到阔别六十载的中原故土。新闻发布、媒体报道中,连战“破冰”之行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党主席,但我觉得或许更深的是他自身的文化内涵、身后千百万“半山”的游子情怀和背后2300 万台湾同胞对和平的期许。
对经贸关系唇齿相依后的政治何去何从,连战对目前两岸关系最大的忧虑就是:“目前两岸制度性的沟通管道尚未恢复,很容易因为误解、造成误判、进而误撞而发生战争。”他的想法是:“积极成立‘研究工作小组’,让两岸人民能够坐下来,秉持最诚挚的心意,好好沟通,了解彼此想法。在2005年‘两岸党对党沟通平台’的基础上,成立‘两岸人民沟通平台’。让我们立即卷起袖子来,共同努力去推动:一、相互尊重,恢复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平等协商的沟通管道。二、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三、建立各种沟通平台,在两岸直航、观光、教育文化、金融各方面充分合作。四、当然,两岸交流所要处理的事情经纬万端,未来要视实际状况,成立各种工作平台来务实处理。”
连战说2005 年7 月的“五大愿景”已经列入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策纲领,成为国民党一致性、连续性推动的政策。即使他卸任党主席,国民党仍旧会尽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但是国民党是在野党,没有公权力,能够做的还是有限。可惜的是,民进党政府并未为台湾人民着想。若是民进党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两岸关系不会是今天政治冷、经贸热及官方冷、民间热的局面。”
2008 年的脚步已经很近了。对于泛蓝阵营胜出的两岸关系前景,和绿营胜出的前景,连战不假思索:“2008 年大选,唯有国民党胜选,两岸未来才有光明的一面。若是民进党获胜,未来两岸关系恐怕会持续恶化。”字眼里渗透出的忧心忡忡让采访画上一串沉重的省略号,“我们从现在绿营候选人的言行主张中可以看出,像最近民进党政府推出的国营事业更名、迁移先总统蒋公铜像,甚至‘去国语化’,这些种种作为目的就是要迎合台独分子的口味,彻底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切割,主张‘去中国化’,这些作为对两岸关系影响甚大,所以我非常忧心,若是2008 年由绿营胜出,两岸关系恐怕没有回春的一天……”
“永平”这个理念得以在一个家族几代人中传承。永享太平是这个理念的根,一个中国是茎,多赢共荣是叶。靠一个两个家族实现一个民族的夙愿远远不够,朝着这个夙愿走,或许一笑泯恩怨;背离,则南辕北辙迸发危机。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智慧共同实现多赢,实现民族共荣。
连战 祖籍福建漳州
1936 年8 月27 日出生于陕西西安
1945 年随家人前往台湾
1957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
1961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公法与外交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1965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1968 年~ 1974 年任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客座教授、政治系暨研究所主任
1978 年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
1984 年~ 1993 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1988 年~ 1990 年任“外交部部长”
1990 年~ 1993 年任“第十三任台湾省政府主席”
1993 年~ 1997 年任“第十四任行政院院长”
1993 年~ 2000 年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1996 年~ 2000 年任“中华民国第九任副总统”
2000 年任中国国民党第三任主席
2005 年至今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中国国民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1894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于1919 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当选总理。
1925 年孙中山去世后,该党采取合议制,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要职。1938 年设总载,由蒋介石担任。
该党于1928 年完成形式上的全国政权统一,并一直统治大陆二十余年。
1949 年12 月11 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继续担任党的总裁至1975 年4 月5 日去世。
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党的首脑改称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 年1 月13 日去世。其后则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 月。
2000 年3 月24 日,李登辉因国民党下野引咎辞职,连战代理党主席并于当年6 月16 日正式当选。
2005 年7 月16 日,马英九当选党主席,连战任荣誉主席。
2007 年2 月13 日,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辞去中国国民党主席一职。4 月7 日,中国国民党补选原副主席吴伯雄为主席。
到台湾以后的国民党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 月国民党中央总部迁往台北,沿用“中国国民党”的称号,在台湾省执政,之后一直把“光复大陆”列入执政方针。
1979 年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统一祖国方针和实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振兴中华的主张。国民党当局一方面表示应该统一;另一方面又提出同共产党“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1986年3月,蒋经国强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将统一”。
1987 年10 月14 日,蒋经国正式宣布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决定。
1988 年1 月,蒋经国去世。7 月李登辉当选国民党主席,推行“弹性外交”,以达到台湾“政治实体化”、“国际化”;强调以“一国两府”原则,处理两岸交流事务。
1991 年5 月1 日,国民党宣布中止“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国共两党内战状态。
陈水扁执政七年“台独”言行
2000 年3 月18 日,台湾大选民进党胜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作出“四不一没有”承诺 ,即“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2001 年1 月10 日,陈水扁提出“统合论”,声称在坚持“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基础上发展与大陆特殊的关系。
2003 年9 月28 日,陈水扁亮出“台独”分三步走的时间表:一,在2004 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二,在2006 年“催生台湾新宪法”;三,于2007 年实施“新宪法”。
2003 年9 月27 日,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国亲两党共同推出的“公投法草案”,民进党与“行政院”提出的“公投法草案”被否决。
2004 年3 月20 日,台湾地区大选,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微弱优势胜出继续执政。由于领“公投”票的选民不足半数,陈水扁“公投绑大选”即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失败告终,但其形式意义大于内容意义。
2006 年2 月27 日, 陈水扁背弃“四不一没有”诺言,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和“国家统一纲领”。
2006 年4 月,台湾选出国民大会,泛蓝略占优势,但只有国民大会才有修宪权力的台湾很明显已经启动了修宪议程。陈水扁为“台独”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正在进行中。第三步是在2008 年大限时实施新宪法。
台湾大选势态
未来一年中,岛内面临两项重大选举,即今年年底的新一届“立法委员”选举和明年3 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两场选举,蓝绿两大阵营都志在必得。国民党与民进党日前相继定案:国民党提名、惟一候选人是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民进党内初选第一轮党员投票结束,前“行政院长”谢长廷意外胜出。
2007 年5 月19 日,陈水扁将“中正纪念堂”非法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教育部”宣称要将蒋介石铜像“永远关起来”,激发了蓝绿冲突和族群对立。
5 月24 日,国民党最高层会议“中山会报”通过党章修正草案,草案首次将“台湾”写入党章,并删除“统一”字样。连战25 日会见马英九时表示,6 月24 日直接提全代会修改党章“缺乏正当性”,希望马英九三思。
5 月28 日,国民党发起“告别惨绿年代”全球网络串联活动,推出“阿扁下台倒计时器”。当天,台联党主席黄昆辉表示,明年大选台联党倾向不推派人选,也还未决定支持哪一个政党。
5 月29 日,民进党正式通过提名谢长廷代表民进党参加2008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6 月12 日,台湾公投审议委员会决议:由民进党提起的“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案,于22 日举行听证会,29 日由公审会进行表决。大陆方面表示,两岸关系面临严峻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