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港稳走合作路(图)
2004年的“天津·香港周”系列活动中,本报记者有幸对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进行了专访。
天津与香港历史上就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近年来经贸合作不断扩大。2004年的“天津-香港周”系列活动中,掌管香港财政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亲自率团来津搞“营销”,当时随行的还有300多名来自香港商业、工业、金融服务、法律、房地产、旅游及其他服务业的香港代表,这足以证明香港方面对津港合作的重视。
在那次活动中,唐英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00年,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和天津市政府在天津合办第一次‘香港周’活动。几年来,两地政府、企业和专业人士不断努力,在深化两地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香港和天津的双边贸易,近年来不断急速增长。天津和香港同是港口城市,地缘条件优越。天津邻近北京,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工业基地。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占有重要位置,相信会大力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内外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唐英年认为,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连接内地企业与世界各地市场的最佳平台。香港作为国际商贸中心,为天津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国际活动空间,扩大产品流动市场,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双向平台。此外,作为内地企业的首选集资中心,香港的股票市场已为内地企业筹集了近1400亿美元。香港的专业服务业队伍通晓国际市场运作,也了解内地企业的需要。在天津市的基建、房地产、电讯、信息科技、旅游等发展范畴,都必定能够继续做出积极的贡献。
津港十年 在合作中前行
天津与香港,在历史上就联系紧密。天津与香港的产业结构不同,互补性很强,尤其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作为国际港口城市、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需要开辟国际市场的融资渠道,引进国际资金、管理和技术。因此,天津市政府于1997年决定将一批优质资产划转到在香港注册的国有全资企业——香港津联公司(目前是天津市境外最大的集团公司,简称“津联集团”),同时在香港组建天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1997年年底,“天津发展”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12.3亿港元,成为省市窗口公司中最后一个在港上市的红筹公司。
作为曾经在“津联集团”担任重要职务,并派驻香港生活、工作了四年零八个月的原“津联集团”负责人周思纯,为我们讲述了他眼中的香港印象……
周思纯表示,香港对内地的影响在增强。2001年、2004年、2006年三次成功举办了“香港·天津周”大型活动。香港回归后,对北方各地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事实说明,哪些地区政策优惠,或资源丰富,那些地区就得到香港人青睐。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服务中心。天津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天津与香港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天津对香港的贸易就占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香港回归以来,两地经贸联系更加紧密,经贸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周思纯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西区的水街一带,就是天津人的聚集区。在港的天津人多以经营鲜鱼蔬菜和日用品为主,约有3000至5000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和贸易作为香港支柱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三产业的发展让一些在香港淘金的天津商人也找到了新的商机。服务业、地产、金融、电子、港口物流等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周思纯表示,香港一直是天津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无论是来自香港投资企业的数量、合同外资额,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额总量,一直排在天津吸收境外投资的首位。截至今年5月份,累计批准香港投资企业6038家,港资项目的行业结构主要集中在以房地产、港口物流、国际贸易、社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据市商务委统计,从香港回归到今年5月,香港在天津共投资1591个项目,总投资额234.46亿美元,外资额172.63亿美元。
城市翘楚 风雨后更灿烂
香港是亚洲的经济重镇、城市翘楚,金融业、物流业在世界首屈一指。虽然经历了移民风波、房地产风波、金融风波、SARS风波,但是
凭借“敢硬拼,打不死”的传统精神,2000年香港的经济增长点达到了10.2%。2005年,香港新筹集的资金额是东京、新加坡和中国台北、上海、深圳地区的总和。今年香港的失业率更是下降到五年来的新低。
周思纯告诉记者:“香港资本市场以其国际化的影响力,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市场。十年间,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国有企业已占据恒生指数半壁江山。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香港资本市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全球资本来说,香港资本市场是它们投资香港本地企业以及内地企业的一个主要平台;对内地企业来说,香港资本市场以其国际化的影响力,成为其境外上市的主要市场。1993年7月15日,首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开启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先河。1997年后,更多的大型国企赴港上市,在募集大量资金推动内地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让香港资本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升。”
据周思纯介绍,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当时的香港资本市场其实面临着风雨如磐的艰难处境。亚洲金融风暴让香港资本市场大受打击,恒指累跌三成,并创下单周急跌3100点、总市值蒸发超过8000亿港币的记录。
为了解决困局,香港政府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特别是1998年,港府打破先例入市直接应对国际炒作,收到显著效果,资本市场继续保持平稳乃至回升的态势。中国政府为帮助香港资本市场渡过难关积极相援,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让优质国有大型企业赴港上市,给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天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97年12月1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香港恒生中资(红筹)指数30家上市公司之一。
“目前在港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由1997年的600多家增加至去年的1000多家。其中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三成多,总市值高达67000亿港币,占香港股市总市值总额约五成,充分显示香港股票市场为内地企业集资的能力。” 周思纯认为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内地国有大型企业在港资本市场,十年磨一剑的经历。
本报记者 郭月
城市细节 “享受”中生活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已融入香港这座城市的脉搏中。”
“香港人在交通细节方面体现出的人性化令人感动。在一些路口,设有自动过街信号装置,急需过街的市民只需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轻摁信号按钮,就会将过街信号设置成
绿灯。绿灯亮时,脾气再急的司机也会停下车让行人从容过街。”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香港是一个人性化极强的城市。
香港作为一个“购物天堂”,大型购物中心的设计也很人性化。拿太古城来说,10多万平方米的购物面积,除各色店铺外,还有大型滑冰场、电影院以及各种娱乐活动区。很多著名的酒楼也设在购物中心,像香港的四大海鲜酒家之一“西苑”就设在太古城。“香港购物中心的服务非常优质,服务人员会对顾客的要求不厌其烦。对那些不愿意拎着大包小包的消费者,香港购物中心可以为其提供送货到酒店的服务。”周思纯认为,津港两地不仅可以在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合作,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很重要,香港的法制化和服务人性化等都值得天津在经济发展中借鉴和吸取。
香港的车 为啥跑得这么快
“在香港违法成本很高,大家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所以执法成本反而减少了。在香港生活,就会自然地融入其秩序规范中。”
狭窄的马路上,看不到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踪迹,几乎没有塞车现象,司机们的车速能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公交车四通八达。入港游客只需办一张八达通卡,便可以游遍香港的每个角落。八达通卡是一张万能卡,可乘公交车,乘地铁,坐电车,甚至还可以购物。秩序,是香港城市交通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周思纯介绍,目前香港的巴士、火车、渡轮等每日载客量约占各类交通工具载客总人数的89%。在这些交通工具中,火车和渡轮基本上不占路面,巴士只占路面交通量的7%,载客量却是各类交通工具总和的30%左右。“公共交通优先”被确定为香港交通运输的基本政策之一。香港政府有计划地控制私家车、货车特别是小货车的增长。从1986年到2003年的17年间,平均每年私家车增加量不超过一二万辆。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有关当局还不断根据新情况制定新的法规。例如,有关安装和配用安全带的规定扩展至后座;禁止驾车时使用手提电讯设备;危险驾驶(不理会交通信号的指示、不理会交通情况等)最高罚款港币2.5万元及监禁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