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海风越吹越冷,燕妮她们早就先回别墅去了,史温顿也要赶着搭火车回伦敦,马克思喝掉最后一杯酒,慢慢走回去:现在是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时候了;马克思博士疲倦了;他在度假。”(《这一代的事》P27)
这是香港报人董桥笔下的马克思。
而1997年以前的香港人,大抵也是这样看待北方那个巍巍然的“自己的国家”。陌生而温和。所谓“北望神州”、“故国之思”,大抵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想像罢了。隔膜既久,社会生态都发生了变化,早期印象愈显渺茫。这样,回归后的认知,有陌生,有人情味。当然,还有一些疑虑。
当年青年胡适留美回国,母亲告诉他,你年幼时随便插下的一根竹子,如今已经旺满了自家的菜园,还向别的园子发展了去。其后,胡适对此一情节念念不忘。或许,每个人的故园、故国之思,就像是胡适自家的菜园一样,旺满千根毛竹?
1997年7月1日零时,新时代的门洞开。香港,开始找回已经若即若离的国家意识。只是人一旦置身具体的琐碎的绵绵不断的“生活流”,大概很难清晰地分隔出某一个所谓的临界点。盛大的庆祝场面之后,一觉醒来,香港还是香港,可是,与以往比,确实不同了。
2007年7月1日零时,十年过去,神州依旧,家国一体。那“自家的菜园”,毛竹越发茂盛,虽不乏隐忧,倒也挨挨挤挤、蔚为大观;而整个国家更遭逢了千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大发展、大和谐。此刻北望,就像首位行政长官董建华描述的,“拥有国家高速发展的强盛背景”。
香港还是香港,还是南中国那个骄傲的隆起:自由开放的投资制度;不设贸易屏障;对海外投资者一视同仁;资金自由流动;法治体制独立完善;规章条文透明度高;税率低而明确;新闻传播媒介自由开放、发展蓬勃……可见,自由市场经济及其作为支撑的民主法治制度基础,依然是香港真正的活力之源。
2007年6月18日,香港特首曾荫权在香港电台发表《香港家书》称:“我们深深明白香港要持续发展,香港人要生活得愉快,香港人要贡献国家,我们就更加要保持香港的独特性。”这里所说的“独特性”,或许就是媒体强调的“背靠祖国,回归十年之际,香港更要做回自己。”
实际上,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经济体都应该“做回自己”,而香港,因为有巍巍然存在的祖国,其所进行的努力就不再是孤立的寻
路,而是有了一个温暖的强大的同样生机勃勃的依靠。此种认识,既是十年回归史的真实写照,更是十年融合史的经验总结。
我们欣喜地看到,十年走过来,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没有变;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没有变;“一国两制”的香港,以其繁荣稳定的现实存在而提供一种别样镜鉴的意义,也没有变。惟其不变,才让人们真正意识到香港的变。
十年的时间段落不算短,也不算长,但这十年足够给世人呈现出沧桑变迁:香港同胞真正当家做了主人,香港经济更加繁荣、民生不断改善,民主逐步推进,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加强……这些或隐或显的变化,没有人能够漠视。
举凡大的历史变动,往往会在民众心中存留下或深或浅的记忆。香港回归十年,不仅在港岛居民那里,就是在普通的内地民众心里,一样会升腾起诸如血脉相连、同文同种、同一个背景的情绪。尽管真正的融合尚需时日,但显见的是,以往的隔膜已为交流取代,曾经的疑虑也被现实证伪。
以往的已然成为历史,新的十年又将启程。于整个国家而言,坚持科学发展,践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以为香港坚强之支撑;于香港而言,当此历史转折点上,居安思危,避免大的经济、社会危机,保持持续的繁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如何协调不变与变、变与不变?如何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把握机会,在风暴眼中安全穿行?如何在家国一体的情势下呵护自家菜园的繁茂?这些课题,既在考验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能力,也在考验中央政府的政治智慧。
(胡印斌)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07-01 0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