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亲爸爸
海口晚报网7月1日讯:在海南吸毒人员子女的实际数量不少,这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家庭破裂、亲戚疏远、社会歧视、升学困难等诸多问题,他们往往敏感孤僻、封闭自卑、很难融入社会……他们的生活怎样?他们的憧憬如何?他们会否走上父母的老路?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沟通。
7岁男孩心愿:能吃上一次肯德基多好啊
在海南省第一劳动教养所的家属接见日现场,记者见到了随母亲前来看望父亲的东东。
年仅12岁的他,脸上少了份稚气,多了些世故,与同年龄孩子相比,东东眼里闪烁的不是快乐的光芒,而是忧郁与自卑。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始终不敢抬头,偶尔抬起头时也是尽量躲避记者的目光,声音很低,显得很胆怯。
在东东7岁时,他的父亲开始了吸毒。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东东的父亲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没钱满足毒瘾的父亲一年半前进了劳动教养所强制戒毒,留下的是一屁股债务。母亲在丁村一快餐店打工,每个月500元的工资不仅要养活一个家,还要负担沉重的债务。
记者随东东的母亲来到他们的家。一间四处露风的低矮房子,用几块破木板装成的门用一个布条拴着,这就是“门锁”了。窗户的框架掉了,用编织袋做成的窗帘在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一张破板床上铺着一张破旧的草席,一张掉了腿的桌子摆放在墙角处,房间里没有什么家具,唯一的一个电器就是一个退了色的旧洗衣机。东东说,洗衣机是妈妈从吸毒的父亲手里拼命抢下来的,否则他家什么都没有了。记者看到床上有一个灰色的书包,东东抱起书包对记者说,这书包是一个小同学给他的。
“你知道吗?我们经常没有饭吃,我们要替爸爸还债,妈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就是因为这家快餐店每天能提供妈妈两顿饭。”东东平静的说。小小年纪的东东很懂事,周末或是假期时,就到快餐店里帮妈妈干活,或洗碗,或扫地。在知道东东的家庭情况之后,好心的老板连东东的伙食也包了。
“你爱爸爸吗?”手指不停绞在一起、低着头的东东迟迟没有回答。“那是恨爸爸?”“不知道,反正感觉他很陌生。”犹豫了片刻的东东有些不情愿地说。这时,坐在记者身旁的东东母亲终于开口了。她告诉记者,丈夫的行为让整个家庭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丈夫吸毒后,几乎不再工作,只管不停地伸手要钱,两人经常因此而吵闹或是大大出手。有一次,东东劝说不要再吵架了,结果被丈夫凶恶地大骂一句:“混蛋!滚一边去!”。东东被爸爸凶神恶煞般的样子吓的呆呆地,从此,东东的脸上就很少看到笑容,性格也越来越自闭,从不主动开口跟人讲话。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晚上,与母亲难得一起逛街的东东竟说想要吃肯德基,身上没有带太多钱的母亲只好以“店里人太多了,我们下一次再来”搪塞过去。“能够吃上肯德基竟是儿子的心愿,都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一天!”眼里泛起泪光的东东母亲伤心地说着。
家长会总是妈妈参加女儿喊着要爸爸
芳芳的父亲王献1992年染上毒瘾,从此不能自拔,一发不可收拾。1993年,王献与妻子杨华结婚,次年生下了小芳芳。1996年,王献被家人送到医院戒毒,但是一次又一次地复吸让家人对王献心灰意冷。2000年,王献与妻子杨华协议离婚。2006年1月进入海南第一劳教所强制戒毒两年。
芳芳今年12岁,长得聪明伶俐、乖巧可爱。正当其他的小朋友过着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时候,芳芳却在一个没有父爱的残缺家庭里生活。从她出生父亲就已经吸毒,从小就目睹父亲被毒瘾折磨生不如死的惨相,父亲的吸毒的事情让这个家只剩下一个空壳,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因此,小芳芳的生活没有漂亮衣服,没有玩具,没有零食。父亲的事情让这个小女孩的心理过早地成熟。她明白自己的家庭情况不允许自己拥有其他小朋友那样的生活。
家庭的变故,让芳芳的性格慢慢变得孤僻,上学的时候她甚至不敢一个人去买东西。很多时候,她更喜欢象一个成年人那样默默地思考,冷眼地旁观。因此,在一群天真的同学中间她是那么特别,那么惹眼。
学校开家长会,从来都是妈妈杨华去。老师看着奇怪,便随口问了一句:“芳芳,为什么家长会总是你妈妈来?爸爸呢?”老师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善意的问候却像一把刀子割在小芳芳的心里,一句话让小芳芳哑口无言。一回到家芳芳就用稚气的声音对王献说:“爸爸,你不要吸毒了好吗?好好工作,我们好好地在一起生活。”但是当时还小的芳芳怎么能够明白毒品的危害呢?迷失其中的王献已经不能自拔。
女儿的话语没能换来父亲的回头,2000年,王献的母亲主动要求王献与妻子杨华协议离婚。老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吸毒,不能让儿媳与外甥女一起受苦。即便是父母离婚了,王献仍然经常去看望自己的女儿,而每次小芳芳看到父亲来看自己都会非常高兴。
2006年1月,王献进入劳教所强制戒毒的时候小芳芳哭了,这个平时从来不哭的坚强的小女孩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与委屈需要发泄。“我不要零食,不要漂亮衣服,不要玩具,我只要爸爸!”小芳芳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亲人与民警心酸不已。
芳芳的父亲王献由于在劳教所表现优异,已经得到了三个月的社会考验期。王献表示:“通过第一劳教所的改造与学习,自己很有信心从此远离毒品。在劳教所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女儿,越想就越觉得对不起她,我会好好补偿自己欠下的父爱。”
给吸毒爸爸的绝笔信:女儿会在天堂里向您微笑
资料:张成,男,43岁。1995年接触毒品。当时觉得毒品很好玩,很时尚,对它的危害所知甚浅。吸毒的日子让自己的家庭不堪重负,一贫如洗。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戒毒,张成的家人从希望变得失望,最后又从失望变得绝望。而比贫穷与绝望更加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张成的女儿琳琳竟不幸身患绝症……琳琳今年15岁,在老师邻居与眼里是个极其懂事的乖孩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乖乖女,却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贫穷、分离、疾病与死亡注定成为了她生命之中的主旋律。谁也不会想到,在生命之花开得最为艳丽的时候,却是琳琳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毒品让琳琳那曾经美满的家庭命悬一线,再也经不住任何的打击了。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她有个简单的愿望,那就是她的父亲能够成功地远离毒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为此,琳琳给正在劳教中的父亲写了一封信,期盼用一个女儿纯真的爱去感化父亲一度冰凉的心,用生命来呼唤父亲灵魂的回归。
亲爱的爸爸:
您好!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走过花季般的十五岁,心里真的很快乐!但是很遗憾,我的生日因为没有您的陪伴而减色不少。但是没有关系,下一个生日我们还能一起过,不是吗?
爸,您在里面过得还好吗?家里的事情您不用操心,开春的时候家里的大肥猪生了好多小崽猪,弟弟今年的学费总算有着落了。爸,您吸毒这些年事业一落千丈,家境一贫如洗,家里全靠妈妈起早贪黑地操持着。您一次又一次地戒毒失败,我们从没有对您失去信心。在与毒品的较量中,最终的胜利一定会是您,对吗?
爸,前些天女儿看到一则报道感触很深:在英国皇家博物馆里收藏了一艘船。这条船曾经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27次被飓风折断桅杆,13次起火。但它依然没有沉没。它用自己的灵魂告诉世人,它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爸,女儿希望您就像那条船,那条永不放弃,永不沉没的船,戒掉毒品勇敢地站起来。
生命的旅程本就是一次艰苦的跋涉,如果哪一天女儿永远地睡过去了,亲爱的爸爸,您一定要珍惜政府挽救您的这次机会,振作起来,彻底战胜毒魔,当那一天到来时,女儿会在天堂里向您微笑。女儿:琳琳
记者采访手记
据统计,在海南吸毒人员子女的实际数量不少。这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家庭破裂、亲戚疏远、社会歧视、升学困难等诸多问题,他们往往敏感孤僻、封闭自卑、很难融入社会,个别甚至染上毒品,走上父母的老路。可以说,吸毒不仅危害吸毒者自身,对家庭特别是子女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到底还是一句老话——为了自己和自己的亲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南国都市报/良子王琼超)
(来源: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