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响 |
北京人进影院年均不足1次
“200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平均进影院看电影的次数是0.78次。”当清华大学影视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日前在一次电影论坛上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如果按北京城区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到影院观影约为1.5次。但是在美国,现在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看电影的次数是5.5次以上。我们的近邻韩国,人均每年去影院观影也超过两次。尹鸿认为,这组数字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突出的困境,看电影的人太少,看电影的频率太低。
是什么让众多观众远离影院?电视KTV都来抢客
许多专家认为,中美电影消费人群如此之大的差距,正是由于文化娱乐消费结构不同造成的。美国人多数选择进影院,其实是无奈的选择,因为除电影之外,文化娱乐项目太少,在无形中造成了浓厚的电影文化氛围。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1979年中国的观影人数是290亿人次。这个数字美国不会有,就是在中国也很难再现。是谁创造了奇迹?惟一的答案就是“时代”。在那个文化娱乐匮乏的时代,人们没有别的什么地方可去,因为那时电视没有普及,没有DVD,没有KTV,没有桑拿城。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运营总监张晓兵说,她的许多朋友从美国回来后,都惊叹北京夜生活的丰富,和影院抢夺客流的地方太多了。
同时,还有一个观念问题困扰着影院。那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电影院是属于年轻人的。在北京作的调查,35岁以下的电影观众占了80%以上,朋友或者夫妻占了85%以上。20多岁的观众小于说:“我基本每个月去两次,但是我父母好几年也不进一次影院。”这样又有一部分人群因为文化观念、消费习惯与电影院擦肩而过。电影缺乏必看性“打铁还须自身硬”,除了观众的观念和习惯外,电影本身的欠缺才是根本原因。尹鸿将其归结为“电影必看性”的缺失:无论是大片还是小片,无论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真正能让观众觉得必须要看的影片太少。为什么?如今影院消费的主体是年轻人,但国产电影创作者的观念往往还停留在20年前,真正为观影主体拍摄的影片并不多,所传达的理念与年轻人有着明显的代沟。
记者对100位年轻观众的调查发现,有34人认为,大部分国产电影观念老套过时,56人则认为内容“一般”。他们喜欢的是《疯狂的石头》和《独自等待》这样年轻导演的作品。因为对国产片的不信任,在遇到同样不了解的进口片和国产片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首选进口片。在日前举行的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上,谢飞、郑洞天和发行人于冬都在呼吁,年轻导演应关注身边人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多地被市场认同。
有人形象地将电影生产比作头,影院是脚,发行是腰,以形容发行的重要性。而当下,国内在电影的推广发行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足。除了少数几部大片之外,其他影片几乎没有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即使大片的宣传也过于单一。难怪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会说:“中国电影的营销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观众不进影院,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在大众传媒上专业影评的缺失,引导观众电影消费的窗口太少。现在大众传媒上不是没有影评,可是仔细探究,那些影评人要么是制片方、发行方的“御用写手”,要么纯属自我表现,真正为观众消费服务的影评并不多。专家认为,政府和媒体应该承担起培养为观众服务的影评人的责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渠道。影院布局不合理不少观众抱怨说,影院没有那么多可看的电影,却有让观众钱包吃紧的票价。其实,没有必看的电影,影院的座位在很多时间是空的,白白消耗时间和金钱成本,票价自然就高了;反之,可看的电影多了,观众来得多了,影院利用率提高,平均运营成本降低,票价当然也低了。
身为影城运营总监的张晓兵,对观众认为票价高的抱怨也在喊冤:现在北京多厅影院提供的服务都可以媲美五星级酒店,票价高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观众进影院更多的是为了看电影,而不是享受五星服务。影院可以搞五星的,但也应该多些三星、四星的,面向普通人的,毕竟电影还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
新影联负责人高军认为,目前北京电影市场还有一个明显问题,那就是影院布局不合理。现有的影院基本集中在二环以内,在这个区域之外,只有去年新建的几家影院。比如,西单以西的偌大地区,集聚了大量高消费、高收入人群,却没有一家多厅影院。令人欣慰的是,从去年开始新建的影院都开始向三环、四环以外发展。
发行人于冬对北京市场还是很有信心。他认为现在北京的电影文化氛围正日益浓厚,而且未来3至5年内,银幕数会大幅增长,票房总额将比现在翻两番,观影人次当然也会同比增加。尹鸿也认为今天的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兴奋上升时期,目前的困境只是发展中的必经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