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了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所购外汇(约2000亿美元)将作为未来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特别国债的发行将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他明确告诉记者“此措施不会对股市带来严重冲击”。
夏斌早就明确指出,解决我国量大但收益较低的外汇储备问题,可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在国内筹集人民币资金后,向人民银行购买外汇,取得的外汇主要用于解决国内战略性问题。他的观点与上述巨额国债的获批不谋而合。
三种发行方式可选择 上海证券报: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最大一笔特别国债,其发行方式无疑广受关注,您认为可供选择的发行方式有哪些?
夏斌:根据特别国债由谁来购买,可分三种发行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由央行来购买。财政发债,如果央行用增发货币购买,仅此行为,结果是增加市场上流动性。但是两个部门可在极短地时间内或者说直接通过央行的账务处理,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减少外汇占款,增加特别国债持有,结果仅是央行资产方科目的结构变动,负债方总量不变,如此便不会引起市场流动性的任何变化。此操作结束后,央行根据日常的货币调控目标,当需要回收流动性时就卖出国债,而减少以发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的措施。在这种方式下,特别国债替代了央行票据发行的作用。
第二种方式是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购买。以商业银行为例,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下,商业银行有三种处置方式:一是以减少在央行的超额储备来购买。但是如果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已降到很低水平,则难以操作;二是减少贷款,腾出资金购买国债。但贷款利率已较高,国债利率可能难以比拟,且银行资产中尚存大量的比贷款利率低的非信贷资产,故商业银行轻易不会采取此行动;三是减少其他非信贷资产,增持国债。此时关键是看国债利率水平多高了。
第三种方式是直接由市场上各类企业和自然人购买。只要利率水平合适,国债很容易被市场吸收。此举可直接引起市场流动性的急剧减少。
由央行直接购买最合适 上海证券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您认为政府会采取那种方式呢?
夏斌:至于政府会选择哪种方式,我想出发点一是要考虑到这次人大批准的发债目的是筹集外汇作为资本金,注册成立“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则可能需要资本金的一次到位;二是财政发债筹汇的直接目的是积极用汇,以增强国家竞争力,间接目的是帮助央行实施对冲操作,改善流动性管理,改善国际收支失衡带来的矛盾。但要在我国部门间协调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内部没有特别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央行实施经常的、频繁的对冲调控,则操作性较差;三是政府始终要维护股市健康规范发展,绝不希望股市大起大落。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仅以此三点考虑,选择第一种方法自然比后两种方法合适。
不会对股市带来严重冲击 上海证券报:您一开始就明确表示,特别国债的发行不会对股市带来严重冲击。为什么?
夏斌:在第一种发行方式中,交易可在短时间内完毕。而日后央行只需要根据日常的对冲与调控需要卖出特别国债收回流动性,而不需要再发行票据了。自然,对当前的股市不会形成严重冲击。当然,这里不排除央行针对宏观经济形势采取的日常的调控措施,有时会间接影响股市行情,这是另一回事。
最后,还是要提醒广大散户投资者,对市场上出现的任何一项新政策,一定要尽可能以冷静的、专业的眼光去思考。(卢晓平)
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批准2007年末国债余额限额调整为53365.53亿元。6月30日,在出席“第九届CCER-NB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的间隙,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对本报记者透露,“央行将根据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在保持各方面的稳定下实施(逐步卖出特别国债)。”但他同时表示,目前特别国债的操作细节还在安排之中,不能理解为特别国债只出售给外汇投资公司。
1.55万亿元特别国债,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最大一笔特别国债。
透视1.55万亿特别国债“特别”用意
金人庆详解 谈到国债规模时,金人庆表示:“我国外汇储备今后几年可能会继续较快增长,人民银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较大,发行特别国债的规模过小,难以起到回收流动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将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确定为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
特别国债可能分批发行 金融机构将成主要买家 直接向央行而不是向公众或机构发行,也可避免出现财政部和央行对流动性进行“双重管理”的局面,避免增加协调成本。央行在用等值的外汇换取特别国债之后,便可视情况卖出或买回,从而继续主导对流动性的管理。对此,财政部也称,发行特别国债将“增加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支持,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中国特别国债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 市场确定利率 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今天在此间介绍说,一万五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采取市场化发行的方式,利率根据市场利率水平确定。
财政部表示发行特别国债应属宏观经济中性措施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韩洁、白洁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29日就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有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本身对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应该是中性措施。
1.55万亿特别国债 影响面面观 遏制流动性过剩: 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措资金,由于涉及资金面巨大,被认为对国内的各个市场,甚至长期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格局,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对市场短期影响不大: 综合来看,短期内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妙招”运用2000亿美元外汇: 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来购买约2000亿美元,似乎是简单一笔“买卖”,但这中间其实大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运用的奥妙。
相当于提高10次存款准备金率: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购买200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的发行,其对资金面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当于大约9-10次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每次0.5个百分点),即使分批次进行,对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也将产生显著的影响”。
美国国债或是最主要投资对象: 随着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一事进入立法机关审议,外汇投资公司境外大规模运用外汇资金的步伐也越来越近。尽管昨日披露的消息显示,外汇资金将用于境外实业投资和金融产品组合投资,但专家认为,美元国债或仍将是外汇投资公司的最主要的投资对象之一,外汇投资运用不会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所谓特别国债发行,就是财政部发行债券融资,向央行购买外汇,再交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从而影响整体流动性。业内人士指出,预计特别国债规模在2000-2500亿美元,但这对流动性和股市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过分的担忧和恐慌是不必要的。(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