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
就像乒乓球比赛,发生于两个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你来我往”,中美相互封杀对方产品的黑名单也越来越长,并有加速风险。上周末,中国四种水产成为美国进口黑名单里最新的受害者,中国质检总局随即提出了抗议。
4月,美国宣布将就盗版和美国商品进入中国这两个问题向世贸组织提出控诉后,中国并未因遭“恐吓”而作出市场准入的让步。5月开始,美国几乎每周都要惩罚一类来自中国的问题产品,从宠物食品、牙膏到玩具、轮胎等。中国6月初也开始反击,对美国一些健康食品添加物及葡萄糖进口实施封杀,随后又宣布查获美国制造的纸浆和食用木薯粉中含有高量的细菌和防腐剂等。
紧随美国,欧盟近日也启动了对自中国进口的人工养殖海产品的审查。这些摩擦反映了世界经济进入失衡状态后美欧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集体焦虑。美国与欧盟也在上演“香蕉战争”,但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也是美国在“后伊战时代”对华外交转变的一部分。布什2001年上台之初将中美定位为地缘战略的竞争和对立关系,赖斯则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崛起大国,必然与美国这个“守成型超级大国”在地区和全球展开地缘政治上的零和博弈,从而否定了克林顿时期中美达成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双边定位。“911”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安全环境上的“机会之窗”,中国在反恐、朝核问题等一系列领域内发挥了相当甚至主要的作用,为中美关系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美国身陷伊拉克之时,中俄崛起引人注目。2007年初,美国国内对伊拉克问题进行了大讨论,战争发动者相继去职,随着萨达姆被处死以及伊拉克国内安全问题长期化,美国将注意力转移到伊朗问题以及如何遏制中俄的崛起,经贸关系政治化成为遏制中国政策的一部分。
在美国本届国会于今年1月初正式运作以来,参议院共接到1537个法案,34个决议案;众议院的法案有2464个,决议案450个,这些提案涉及到中国的有71个,针对中国的14个,其中,有关人民币汇率的4个,而关于美中贸易的最多,达到5个。传统上,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在中国加入WTO前,经济规模和质量尚小的中国在双边经贸关系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现在原先两国经济规模上的巨大差异、经济结构上高度互补带来的比较单纯的稳定和积极作用正在逐步消失,经济问题的“政治化”趋势在美国明显上升,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以及中国自主创新加强了高科技竞争力,都令美国人不安。
在中国,商务部认为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管制许可证商品,给两国正常贸易设置不合理的障碍和附加前提条件,损害了中方为扩大自美进口所做的努力,不利于促进中美贸易均衡发展,对于美国不断以质量问题为由封杀中国某些产品的进口,中国相关部门承诺予以调查,但是对美方不加区别的扣留中国商品的做法提出抗议。
现今,与2001年美国的战略上敌视不同,中美已经确立了各个领域的战略对话机制。6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在美举行了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此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加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吴仪警告美国人“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无论如何,两个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不可能进行一场全面的贸易战,但是,中国不能不提防被政治化的贸易问题成为美国部分反华情绪的导火索,尤其是在2008年美国大选前夕。6月19日,戴秉国在华盛顿宴请了美国几乎所有的总统候选人的高级顾问,试图弄清楚未来的新总统对华政策何去何从,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几位总统候选人都将中国经济对美国日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为对华政策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