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各地视窗

辽宁故事:一个充满温情、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2004年12月26日,担任辽宁省委书记仅12天的李克强来到抚顺莫地沟棚户区,拜访了王淑贞老人。一年后,王淑贞在她崭新的套房里回忆起书记访贫问苦的那一刻。
2004年12月26日,担任辽宁省委书记仅12天的李克强来到抚顺莫地沟棚户区,拜访了王淑贞老人。一年后,王淑贞在她崭新的套房里回忆起书记访贫问苦的那一刻。

开发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问题,也方便了群众生活。图为阜新市西山街道组织"4050"人员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开发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问题,也方便了群众生活。图为阜新市西山街道组织"4050"人员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编者按: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辽宁最新的发展状况如何?辽宁的振兴之路将从哪里走起?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辽宁的领导人和百姓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大量住在棚户区的百姓和下岗工人的生活怎么样了?带着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日报》特别报道组走进了棚户区的寻常百姓家,走进下岗工人的炕头前,走进领导人的办公室,走进辽宁未来发展的龙头--长兴岛……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收获了这样一个印象: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辽宁棚改工程:让贫民窟难题成为历史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日报》记者 周黎明)杜甫名言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于2005年前后生活在辽宁抚顺莫地沟的居民,这不是一句流芳千古的诗,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004年12月26日,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上任才12天,便冒着零下29度的严寒,来到了这个连汽车都开不进的社区。年久失修的破败棚户以及棚户内居民的艰难生活,使他深为震惊。一间间狭小简陋的棚户,根本无法遮风避雨,屋内的温度跟室外相差无几。他目睹一位老太太裹着棉被呆坐在床上,看到一家六口挤在一个二三十平米的陋室中,两个儿子都已失业。李克强对大家说,政府有些困难,但咬咬牙可以挺过去,可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老百姓,有些困难靠他们自己是熬不过去的。他说:“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搬出棚户区!”

  辽宁省抚顺市新地号社区的王占英和她丈夫,于2005年年初和年底分别在自家门口合影留念,两张照片不仅显示出棚户改造给居民环境带来的巨变,同时也展示了给当地百姓的精神面貌带来的改变。

  近看棚户区

  莫地沟有1376户棚户家庭,包括3232位居民,是当地最困难的棚户区之一,而抚顺又是棚户最多的城市,有大大小小81个棚户区,总共95600户家庭,32万人口,约占全市四分之一人口。整个辽宁省大约有25万户这样的家庭,按照以前的棚改速度,大约需要50年才能彻底改造所有的棚户区,跟棚户区的形成需要差不多一样长的时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辽宁,拥有一大批资源型国企。当时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很少建新房子。一般一个工人家庭几口人在同一个单位,随着子女的长大,他们不得不在原先的宿舍旁搭建临时建筑,很快,一个个棚户区形成了。棚户区内没有路灯、没有自来水,没有暖气,更没有排污系统。由于家家烧煤,把煤灰倒在室外的道路上,渐渐地,路面比室内地面还高。

  抚顺房改局局长史有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他的父亲是学校的摇铃工,母亲靠糊纸盒赚点小钱,他小时候每天需要从50米外的大街挑水。下雨时,附近公共厕所的污水就会流入他家里。

  改革开放后,政府多次尝试棚改,但因为经济实力不足,棚改努力收效甚微,受惠人数也比较有限。90年代,国企曾经拿出钱,改造了一部分棚户。依靠市场力量的尝试也做过,但房地产商一般不愿参与,因为棚户区的土地不能升值,而那些按市场运作建起来的新房,价格远远超出棚户区居民的承受能力。

  用好每元钱

  为了避免这次棚改重蹈“雷声大雨点小”的覆辙,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将市场手段和行政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棚户居民彻底摆脱贫困的压力。棚改需要很多钱,这钱从哪里来?怎么花?如何用在刀刃上?如何防止贪污和浪费?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棚改的效果。

  抚顺是整个辽宁棚改压力最大的城市,2005到06年两年间,该市共投入棚改资金40亿元,其中大约一半是银行贷款。原先的棚户区虽然拥挤,但因多半是平房,社区的容积率并不高;改造后全是五六层小楼,楼间距开阔,但居住人口却比以前大幅增加,而外面搬进来的需要支付略高的房价,这样解决了还贷的问题。

  拆迁户根据原先的居住面积及房产的性质制订补偿标准,一般情况下,原先20多平米的家庭搬进50多平米的新房,自己只需掏11000元。棚改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考虑到不同家庭的经济能力,购买力强的可以多买,甚至可以把相邻的两套打通,超过补偿部分的住房价格略高一些;此外,政府还提供小型廉租房,确保最困难的居民都能住进新楼。

  居民支付的这部分共约8亿元。其余的21亿元来自政府投入,此外,各政府部门减免了大约14亿元的税费,而房改局通过集中采购优势,每年还节省1亿多元。虽然处处省钱,质量却丝毫不松懈。史局长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到各个工地检查,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除了常规的一道道质量检查,棚改房新设了由拆迁户中的工程人员组成的义务质检队,由他们为自己关未来居所质量把关。这么多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流过房改局,但房改局的办公楼以及设施却已十年未换,而且棚改的所有帐目均对公众公开,以保证每块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

  更上一层楼

  当地干部透露,这次棚改刚启动时,老百姓仍持怀疑态度,但不到一年时间里,旧房拆迁,新楼拔地而起,居民们相继搬进新楼,棚改很快成了当地最大的民心工程。

  走进棚改新区,最常听到的一个词是“上楼”。“上楼”不仅意味这告别了过去的寒风污水的日子,更是一种心境的提升。走进一套套小巧但洁净的住房,主人们无一例外脸上挂着微笑,真心地做着新旧对比,就连经济状况仍很拮据、举债买新房的家庭,对这次棚改也表现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2004年底李克强书记拜访过的王淑贞老人,拿出当年书记和她的合影。如今,她的家窗明几净,家具都是新的,连她自己看上去都要比棚改前显得更年轻,更精神。事实上,好几位在棚改前后留影的居民都留下了前后比较——他们“上楼”后气色好多了。

  2004年12月26日,担任辽宁省委书记仅12天的李克强来到抚顺莫地沟棚户区,拜访了王淑贞老人。一年后,王淑贞在她崭新的套房里回忆起书记访贫问苦的那一刻。

  过去两年,五万平米以上的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已全部改造完毕;今年,五万平米以下一万平米以上的棚户区可望得到解决,辽宁全省又有40多万人可以“上楼”。很快,这个令多数国家头痛不已的贫民窟难题在辽沈大地将成为历史。

  过去,莫地沟有一百多个大龄男子找不到老婆,因为那时只有把女的嫁出去,几乎没有女的愿意嫁进来。棚改后,20多人已经成家,一时间社区爆竹声不断。曾在棚户居住了53年、现在搬进70平米新房的新地号社区工作人员代军赋诗一首,表达了她的心情,诗中,她借用了杜甫的经典名句。以前的“寒士”再也不用在凛冽的寒风中哆嗦了。节假日,许多居民挂出了国旗……

  这两年每到大年三十,曾在棚户区生活了28年的史有成局长常常会到棚改新区看看。站在鳞次栉比的新楼之间,看着万家灯火,他禁不住感叹:“这是我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帮人帮到家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日报》记者 赵焕新)这是一组略显枯燥但却富有人情味的数字:2005年初,辽宁城镇入户调查发现,全省共有14.3万户零就业家庭,但到年底这些家庭中共有17.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去年又产生了3.6万户全家无人就业的家庭,政府又给其中的4万人安排了工作;而在今年年初,这样的家庭只产生了540户,可是在产生后的20天之内每一户至少有一名成员找到了工作。

  记者日前在辽沈大地采访时,遇到了两位曾经是零就业家庭的人员,听他们讲述了实现再就业前后的个人经历。

  抚顺王春山:破镜重圆

  王春山有了一个新家,一个有着双重意义的新家。

  首先,这位抚顺市东洲区莫地社区的居民告别了生活近50的莫地沟棚户区,于2005年乔迁新居;其次,因为长期失业、酗酒而妻离子散的他,在社区的安排下,找到了工作,一家得以团聚,开始了新生活。

  辽宁省朝阳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淑娟(左)耐心地为求职人员介绍岗位信息。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实现零就业家庭成员20日内至少一人实现就业;2007年辽宁开始探索零就业家庭充分就业和"双就业"。(图片编号:再就业1)摄影:仇一军

  今年52岁的王春山原是抚矿一公司的铁路维修工。12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他被矿区“精简”。同在矿区工作的妻子比他早三年就下了岗,一家三口的生活日趋艰难。要强的妻子在家呆不住,推着车出去卖酱油,挣钱补贴家里的开支。王春山几次尝试卖杂货,都不是很成功。在找工作屡次碰壁后,他的情绪消沉起来,开始用酒精麻醉自己。身心疲惫的妻子几次劝他戒酒,重整旗鼓,但王春山充耳不闻,失望的妻子只好带着儿子离开他,一去不复返。丢掉了工作同时又“丢掉”了妻儿的王春山从此更是一蹶不振,把家里所有能换钱的东西都卖掉了,每日抱着酒瓶子混日子。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如果不是开始于2004年底的一场规模巨大的棚户区改造和随之而来的零就业家庭援助工程,王春山也许会一直在酒醉与困顿中过活。那年12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到抚顺调研,特地来到莫地沟,在那里向全省棚户区群众承诺:“党和政府一定要让你们早日住上新房子。”

  2005年11月,莫地棚改新区落成,王春山搬进了比他原来住房大一倍的新居。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时了解到王春山家是名符其实的“零就业家庭”。他们除了帮他家购买生活用品之外,还按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有关规定,很快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 在社区当保安员。

  再就业燃起了王春山生命的火花。他说:“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以前我是因为没工作、不能养家糊口而抬不起头来,贪上酒杯,现在说啥也要戒酒了。”

  王春山的精气神一天比一天好。社区干部见他真的不再贪杯,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妻儿,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介绍王春山的变化。王春山也当众立下保证书,向妻子真诚悔过。最终,一个曾经破碎的家庭团聚了,莫地社区又多了一家欢笑,社会也多了一份和谐。

  现在,王春山每个月能拿到704元收入,其中404元以医疗保险、养老金补贴等形式计入他的个人账户。妻子、儿子也都有了工作,老王没有了后顾之忧,每天都一丝不苟地在社区巡查……

  鞍山王颖:从头再来

  开发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问题,也方便了群众生活。图为阜新市西山街道组织"4050"人员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和王春山相比,鞍山市王颖的人生之路更曲折而灰暗,但最终也是因为有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而柳暗花明。

  今年39岁的王颖1998年从鞍山化工一厂下岗,下岗不久后又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一家成了零就业家庭。她曾经卖过服装,推销过保险,但因为缺乏经验,加上缺少资金,几次创业都失败了。

  但王颖没有退缩。她说:“下岗在家,我也有心灰意冷、不愿意见任何人的时候,但我最喜欢听《从头再来》这首歌,虽然是屡战屡败,我仍然要屡败屡战。”

  正好2003年鞍山市就业局创业服务中心开办了“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专门为下岗再就业提供创业服务。王颖报名参加,系统地学习如何创办企业。在创业老师的指导下,王颖决定从她比较熟悉的行业做起,把布艺饰品加工作为在培训班的“主攻方向”。

  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王颖成立了布艺加工厂。工厂成立之初,由于资金有限,只能生产一些小丝巾和小工艺包,但批发商以产品没有知名度为由,压低价格,结果,忙碌了大半年,一算账还赔了不少钱。

  王颖决定从头再来。她向创业服务中心提出小额贷款的申请,获得了1万元的小额贷款。去年辽宁全省共给14万多名像王颖这样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4亿多元的小额、贴息贷款。

  2005年,王颖带着皮草加工项目进入鞍山市创业孵化基地,在政府的扶持下注册成立了“大溪地皮草服装厂”。王颖的事业终于有了转机,她先后带领40多名下岗姐妹,从事皮草服装加工制作,同时在北京、沈阳等地的服装批发市场有专门的代理商,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王颖说:“我自己是政府就业援助工作的受益者,所以我将优先录用下岗人员,尤其是来自零就业家庭的成员。我希望他们加盟皮草服装厂,一起在鞍山市内外开办更多的连锁店。” (赵焕新/文)

  ——背景链接:零就业家庭

  零就业家庭是在辽宁国企改革过程中显性化了的历史遗留再就业问题。辽宁有众多的资源性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家族性就业明显,即大量职工一家几口甚至几代人在一个企业就业,一旦企业破产或者不景气,往往造成一家人同时失业,立即出现零就业家庭。在2001年到2004年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试点期间,全省有178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其中有许多家庭夫妻双方都处于失业状态。

  省委书记李克强2004年底在抚顺调研时了解到零就业家庭情况后,当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帮助这样的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再就业。这些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是辽宁城市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困难群体。李书记指出,就业再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体生活的治本之策。

  通过加强动态管理,提供就业岗位,强化技能培训,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措施,辽宁省已经建立和完善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夯实了民生之本,促进了社会和谐。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前景诱人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中国日报记者 吴勇)这里是中国最庞大和繁忙的港口之一。排着长队的船只在岛的西南角等待装卸货,龙门吊井然有序的把货物搬上搬下,码头上卡车有序的来往穿梭,把货物运到离港口附近的铁路站口。

  往里走上几公里远就是布局规整的工业园区,有大型造船厂,石化基地和机械加工厂——这里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型船只建造基地。

  在岛的北面,被一片小山隔开的是一个超过100万人口的居住区。与之相邻的是一片延伸超过15公里的沙滩 ,夏天到处都是来自各地的游客,街边遍布着海鲜餐馆,更远的地方是优雅的海滨别墅群。

  这就是长兴岛,中国第五大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陆地面积252.5平方公里。

  当然,这不是长兴岛现在的模样,而是10年后,在它基本完成了产业布局之后的样子。

  “建设一个明显具有新加坡烙印的新兴港口城市”

  现在,在长兴岛开发区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万名施工者和上千辆载重卡车,进行着紧张的施工建设,他们移山填海,平整土地,修建公路、桥梁、码头和厂房。火热的建设场景已经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目光。一批有远见的淘金者业已悄然而至。

  38岁的王坤就是众多淘金者一员。在岛上呆了半年之后,他最终决定把家从黑龙江漠河搬来。现在,他买了一个三轮摩托车跑运输。

  “钱很好赚,而且每个月都在增加,”他说自己每个月的收入都能达到2000块钱,这在东北一个小城市里可不是一笔小的收入。

  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有上万名像他一样的淘金客来到了岛上。72岁的长兴岛原住民王义家见证了所有发生的一切。他说在两年前,500 多米长的跨海大桥没有修好之前,他每年都见不到几辆车。"现在,从小轿车到大铲车,每天都能见到不老少的车子,"王朔。

  伴随着外来淘金客的涌入,原住居民也体会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岛上原有41,000多居民中的一部分因为土地被征用,获得了可观的补偿,已经搬入了崭新的住宅小区,用上了自来水和暖气。

  35岁的张文霞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去年刚搬入新居。"孩子们都在上学,他们的生活跟我们不一样。岛上在建设这么多工厂,他们将来肯定能找到好工作。"

  但是,长兴岛将来上百万新居民的主体不会是王坤,而是拥有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工人和白领——比如范辉。他去年在加拿大的女王学院毕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招商局工作。

  范辉说每次他回大连过完周末,再回到岛上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它的迅速变化。

  "世界各地的大企业都在涌入,这里有很多的机会。看着岛上每天的变化,你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长兴岛就是一个等待开发的金矿,"范辉说。

  "10 年内,我们将要在这个岛上建设一个明显具有新加坡烙印的新兴港口城市,"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衣庆焘说。

  长兴岛跟新加坡一样都是在一个岛上建设一个城市。据范辉介绍,长兴岛前期的工业园区规划就是新加坡的裕廊负责设计的,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管理者非常明确的提出要全方位学习新加坡的管理和建设经验。

  "我们目前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通晓国际规则的专家,我们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个新的港口城市,"他解释说。

  目前,已经有30多位长兴岛和大连的高级官员赴新参加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专题培训。更大规模的公务员培训正在筹划中。

  "我们欢迎和鼓励新加坡的高级管理人员加入我们,同我们分享先进的知识和经验,"衣庆焘说。

  东北经济崛起的龙头

  长兴岛位于辽东半岛和大连渤海岸线的中端,现有人口4.1万人,2002年被列为省级开发区,2005年6月24日成立临港工业区,是大连市4个对外开放先导区之一。

  作为辽东半岛的中间节点,长兴岛既是东北地区面对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的出海口,又是通往东北腹地最便捷的大通道,对于联系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东北其他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据《大连长兴岛开发总体规划》,从2005年以后的15年时间里,长兴岛的开发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到2010年,这里将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色的临港产业区,形成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区框架;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中心和临港产业区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初步建成 5个5~7万吨级多功能泊位,年通过能力800万吨,承接大连港部分航运任务,开始涉及国际航运任务。

  目前,长兴岛基础设施配套正在有计划全面展开。外围基础设施大配套项目主要包括:入岛铁路、疏港高速公路、供电、供水等,目前已全部启动,将在今年全部开工建设。

  "伴随着一系列大项目,比如中石油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的进驻,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0后将达到1300亿元,"衣庆焘说。

  2006年9月14日 ,投资额4.1亿美元、全球第六大造船企业的韩国STX造船项目签约落户大连长兴岛。紧接着,投资额达4.92亿美元的韩国STX造船二期以及新加坡万邦等享誉世界的知名企业,也相继选择在长兴岛安营扎寨。

  "实际上,我们对想要来岛上投资的项目都是有所挑选的,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要求才行,"衣庆焘表示。

  当长兴岛完全建成的时候,它将牵动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并使直成为能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媲美的地区。这会让外来移民王坤和原住民王义家,以及上百万岛上的新居民赚到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而它所带来的涟漪则将扩散到辽宁省,甚至整个东北地区。

  如今,整个辽宁沿海经济带都像长兴岛一样,正在发生着巨变。

  辽宁东挽黄海,西拥渤海,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陆地海岸线全长2290公里,占全国12%。辽宁 14个城市中有6个在海边,全省2/3的面积在离海100公里内。

  辽宁沿海开发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丰富。目前,国内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特别是在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土地的政策下,开发建设用地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辽宁沿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没有整体开发的地域,充分利用海岸线周边废弃的盐田、盐碱地和荒滩,作为开发开放空间,将会极大地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同时使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符合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要求。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辽宁沿海经济带宜港海岸线 10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优良商港港址38处,有大小港湾40余个,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域,不仅与吉林、黑龙江两省、内蒙古东部地区、京津塘地区联系密切,而且与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发展贸易潜力巨大,腹地支撑广阔。

  三是能源储量巨大。沿岸陆域、海域多种矿产资源居于全国前列,海上能源开采利用前景广阔。

  2005年,辽宁省正式提出了要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即"五点一线"沿海开放开发战略。

  具体规划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精密仪器仪表等产业,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色的临港产业区,逐步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冶金矿山重型装备、精品钢材、 5万吨级以下船舶制造,形成以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辽西锦州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大型专用船舶及配套产品、IT等高新技术产业;丹东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造纸及造纸机械制造;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

  目前,东北石化、钢铁等企业所需铁矿石、原油等原料的33%,成品油和钢材等产品的50%左右,需经辽宁海港调入和运出。辽宁沿海已成为东北腹地石化、钢铁等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开发建设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既可以推动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工业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向沿海地区布局,也可以有效承接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使"五点一线"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主要承载地,带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

  辽宁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刘文表示,近期主要发展目标是,尽快完善五个重点发展区域的起步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整体功能,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重大项目引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逐步形成全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承载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将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到2010年,五个重点发展区域的起步区将全面建成,沿海经济带初步形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具规模。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将达到 55%以上,占东北地区的比重达到30%。

  从共和国的长子,到国企大量关闭的重灾区,再到今天欣欣向荣的沿海经济带开发——辽宁带着新的梦想踏上了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中国日报记者 吴勇)

(责任编辑:王伟)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春山 | 李克强 | 杜甫 | 王颖 | 史有成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