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两年中,杭州等浙江省发达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继此前长达八年的高涨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冷清的时期。今年以来,杭州楼市开始回暖。
据杭州市统计局的数字,今年前五个月,杭州市房地产市场销售稳步回升。
截至5月末,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251.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5%,增幅达到去年以来最高水平。
统计数字表明,杭州楼市4月份所有板块二手房价格全线上扬,涨幅最高的同比高达18.12%,持续供求两旺。据杭州市信息中心监测的八家中介公司数据显示,4月份,杭城二手房综合成交均价为9613元/平方米,同比涨幅较大,比上年同期提升了8.40%。
有舆论认为,杭州楼市的回暖,和去年以来股票市场的火暴有很大的关系。在股票市场表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之后,一些大户和老股民开始获利收手,规避接下来高位运行的风险。这批人从股市获得巨大的利益后,认为股市风险已经很大,还是房子最安全,于是纷纷买房置地。
杭州市信息中心房地产信息部副主任蔡丽锋说,部分房源持有者为回笼资金进入股市而抛售房源,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同时,也有相当部分股市获利资金回流至楼市,有效需求持续释放,多方面因素使得杭城二手房市场成交相当活跃,成交速度明显加大。市场上高档房源成交大大增加,根据4月份的统计,有5.27%的成交房源总价在150万元以上。不少开发商表示,确实有不少买房的资金来自于股市。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利益群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用各种技巧“善加引导”也是楼市回暖的重要原因。在浙江的不少城市,地方财政对房地产行业的“深度”依赖依然没有改变。今年以来,杭州、宁波等的地方政府领导都发出了要发展房地产业的声音,有的还再次强调肯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促使很多购房者结束观望积极入市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土地拍卖价格的走高。5月30日,在拍卖号称杭州钱江新城“绝版地块”的126亩地块时,绿城集团联手葛洲坝集团等两家公司,以34.9亿元报价击退中海、华润、新鸿基等著名企业,创下了楼面地价每平方米11759元的新纪录。
在宁波,去年年底,宁波华辰北9号地块以楼面价6490元/平方米的高价成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购房者对房价的预期。根据宁波市城调队房价调查结果,今年5月份,宁波市房价变动水平再现加速上涨势头,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价格涨幅比上年平均增加了4.2个百分点,为2005年二季度以来新高。
杭州多个楼盘重现四五年前楼市火暴时期的“连夜排队”购房景象。位于杭州城西的一家楼盘选择午夜零时开盘,均价7900元/平方米,出现了数百人连夜排队抢购的景象。“银树湾”楼盘出现了排队达五天五夜的现象。有媒体指出,其实排队问题是可以通过电脑操作等技术来解决的,目前这种“场面感”起到了渲染气氛、火上浇油的作用。
有专家指出,市场上也有一些前几年被压制的购房需求正在释放。随着浙江居民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想改善住房条件的大有人在。此外,我国现行金融政策实际依旧是存款“负利率”,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使老百姓对钱放在银行失去信心,开始纷纷将储蓄搬入房产等市场。(方益波)
国家相关部委日前对国内70个大中城市5月房屋销售价格调查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其中成都房价同比涨幅达到6.7%。
与三年前相比,如今的成都房价几乎翻了一番。但这并没有抑制成都房地产旺盛的市场需求,一些楼盘销售场面火爆异常,甚至屡现“开盘即收盘”的热销盛况。
开盘即收盘楼市像菜市 6月16日,位于成都市城南的两个紧邻在一起的楼盘正式开盘销售。下午4时左右,当记者来到这两个楼盘的售楼部时,路边的临时停车场已经被机动车挤得满满当当。
走进其中一个楼盘售楼部里,一张巨幅“销控表”映入眼帘,上面标注了该小区一期在售300多套商品房,其中90%都已经贴上红色的已售标志;大厅中央,二十多张“签约台”被正在签订住房认购协议的购房者占满。
“啊,那套已经卖出去了!”一个20多岁的女孩站在“销控表”前正对着一个售楼小姐气愤地说:“我给你说了,出去打个电话就回来决定,你怎么就把它卖了呢?”
“对不起,小姐,这套房子是我同事卖的,我不知情。你再看看另外一种户型吧,或者等我们的下一期。”售楼小姐连忙向女孩解释说。
看到这个情形,接待记者的售楼小姐扭头说:“怎么样?还要考虑吗?现在已经是一期房源的尾盘销售了,欲购要从速。决定好就尽快找我吧!”说完,竟丢下一张认购协议书,转身接待其他客户了。
在另一个楼盘,其热闹场景更胜一筹。售楼大厅的位子和签约台不够用,开发商甚至在路边的小广场上摆了20张临时桌椅,以供签约和客户休息之用。而售楼部里人声鼎沸,倒让人觉得像进了菜市场。
宜居品牌吸引外地人买走了半个“成都” 50多岁的陈家凡先生是重庆市一家医院的医生,这两天利用休假的机会专程带着家人一起到成都看房子。从城东跑到城西,从城南看到城北,陈先生夫妇马不停蹄跑了三天,比较二十个楼盘,最后在城南一个临河的楼盘里选定了一套房子。
记者见到陈先生的时候,他正在这个楼盘的售楼部里签订购房协议。他告诉记者,没几年就要退休了,他要在成都买套房子养老。“毕竟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嘛!”他打趣地说。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成都市近年来极力推广的一张城市名片,“宜居成都”正越来越深入在成都生活、工作的外地人的观念之中,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地人到此购房置业。专业机构调查显示,在成都购房置业的外地人日渐增多,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外地人购房比例中,成都以51%位列第五。
近几日,记者在各大楼盘采访中经常碰能到成群结队来看房的外地人,不仅有来内江、达州、攀枝花、西昌、南充等四川各地市州的购房者,还有很多来自拉萨、重庆、北京、沈阳、浙江等省市的客户。有数据显示,仅去年,成都以外的购房者共买下三万多套住房。
“高温”中矛盾而复杂的心理 近两年来,各级政府都被“飞涨的房价”刺激着神经:一方面,担心房价飞涨形成房地产市场经济泡沫;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调控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营城市的业绩和财政收入。
正是在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影响下,两年来,尽管“国八条”、“国六条”等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相继出台,银行加息、提高首付、土地清理等各种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轮番上阵,但各地中心城市的房价仍然呈现较快增长。
面对窘境,成都市房管部门改变住房领域的工作重心,于2006年8月1日起,实施了以“住房保障”为核心的公共住房制度,将注意力从“直接调控整个房地产行业及市场”转移到“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上来。仅去年,成都市就安排高达1.2亿余元的住房保障资金,并提出对廉租住房困难户实现“应保尽保”。
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蒋治云说,在住房制度及政策的制定与安排上,政府与其调控和抑制房价增长过快,倒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及工作重心移到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上来,为高温的房地产市场系上一根安全带,有效地疏缓人们因房价增长过快所形成的紧张心理,让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在基本住房需求的满足上,真正有所期待和依靠。(侯大伟) ()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