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现代政治文明从权力分享开始
作者: 笑 蜀
对于现代政治文明,对于分享,人民需要学习,执政党需要学习,全民族都需要学习,全民族都是学生。
继任命万钢为科技部部长之后,学者陈竺亦于近日被任命为卫生部部长。
是否已经形成为一个“工程”,固然还有待观察。但高层人事上一向持重的中央政府,这次一反常态,以惊人的效率,快速推进党外人士入阁,显而易见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经过沙盘推演之后渐次推进的战略布局。考虑到十七大前夜的特殊时段,就更给人以想象空间了。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究竟何时启动,这是公众一直关注的焦点话题。其实答案很清楚,从党内民主试验,到基层民主试验,再到中央部委正职向党外人士开放,这些迹象可以证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悄然启动并持续展开。
如果说政治体制改革是一次伟大的进军,那么这场伟大的进军未必需要一个冲锋号、一个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最复杂,最敏感,暴风骤雨般的快速推进固然浪漫而富有诗意,但它可能引起的震荡,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却是我们难以承受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需要勇气和魄力,也需要缜密的设计,需要务实的操作,而无须高调,无须先声夺人。
行重于言,做先于说,小步快进,因此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就这个意义而言,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的悲观论和速胜论都是没有道理的。无论悲观论者还是速胜论者,都容易把党外人士入阁技术化,而忽略其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符号意义,断言其不值得关注。这显然过于轻率。快速推进党外人士入阁,不是1950年代初政治格局的简单再现,而是基于当今执政党对时代使命的体认。
其一是,转型期社会问题之纷繁复杂,不是某种单一的力量所能从容应对的,需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全社会的力量,而党外的确有力量,有智慧。
其二是,过于刚性、包容度不够是现有体制的一个致命弊端,因而需要扩大现有体制的包容性,使之更柔韧,更具弹性。
其三是,权力需要分享。只有通过分享,才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只有通过分享,才能使现有体制具备柔性和弹性。最关键的是,只有通过分享,达成真正的共治和共和,才可能分担责任,分散风险,最终达成政治的均衡和社会的和谐。
就此来说,快速推进党外人士入阁,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事件,是向着现代政治文明迈进的一步。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要素,就在于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分享的体系。快速推进党外人士入阁,释放了执政党在这方面的诚意。
分享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要义。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分享。我们早已见识了现代政治文明,我们早已向往着现代政治文明。但我们毕竟没有经受现代政治文明的洗礼。现代政治文明对我们来说,一直仿佛是玻璃窗外的风景,既亲切又陌生。
我们还没有为全面拥抱现代政治文明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也就注定了,无论社会转型的进程如何,现代政治文明都不可能一夜降临。对于现代政治文明,对于分享,人民需要学习,执政党需要学习,全民族都需要学习,全民族都是学生。这就需要强大的学习能力。课程已经有了,重要的已经不是现在的成绩单怎么样,重要的是有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党外人士入阁最可庆贺之处,正在于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执政党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分享的能力。政治体制改革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生长过程,既然不能揠苗助长,而只能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那么对任何点滴的进步,我们都不应该吝惜我们的掌声,都应该充分鼓励,使之成为方向,成为趋势,而不可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