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安徽省安庆市首批5所“留守儿童之家”在该市迎江区新洲乡中心学校正式揭牌,标志着当地的留守儿童有了自己的“新家”。建设新家的资金来源于该市团组织广泛募集社会资助设立的“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
团安庆市委书记王爱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留守儿童缺的是亲情的抚慰、品格上的引导以及适当的管教,希望“留守儿童之家”能给他们带来家的温暖。据了解,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今后一个时期,“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将在当地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村、社区和学校陆续展开,按照统一的标准,每一所留守儿童之家都将设置“快乐活动室”、“亲情工作室”、“爱心阅览室”,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园地、交流平台、娱乐场所和健身阵地。
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张永告诉记者,这是继去年起在安徽省肥东县开展的“留守小队”模式探索之后,又一项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建立长效机制的最新创举。此前的两年里,太河、怀宁、桐城、岳西、肥西、临泉、无为、长丰等20多个留守儿童集中地,均开展了集中寄宿、代理家长、搭建心灵之桥、定期亲情电话等形式多样的探索。7月7日,一个由近百名团干参加的“留守儿童问题专题研讨会”将在合肥举行,这也将是该省团组织多种模式服务留守儿童的集中展示会。
两年多来,张永将自己业余时间攻读硕士的论文主题定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与自身工作实现了良好对接,在安徽省团组织中被传为佳话。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对一个时期以来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多种有效解决模式做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成为很多团干部传看的重要文章。
张永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与过去对失学儿童简单的资金救助相比,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孩子们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绝不是摆摆花架子、搞些形式和急功近利的浮躁“业绩观”就能解决的,这种局面“逼”出了安徽广大团干部对“务求实效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业绩观的追求,使得各地在工作水平和效果上迅速上了新台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庆团组织探索的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解决了一个时期以来留守儿童教育阵地空白的问题,而借鉴希望工程模式建立的“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资金,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并常年接受社会的资助,又从机制上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的经费来源;肥东县的“留守小队”建设,依托少先队的传统组织形式,聘任专门的志愿辅导员,通过常年开展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留守儿童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缺憾,调动了他们生活、学习的积极性,获得了留守儿童几乎100%的“满意率”;在桐城和肥西率先尝试、并已在全省推广的“代理家长”制,通过招募和聘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解决了留守儿童工作的人手问题,彻底告别了过去简单的“宣传号召发动”;在全国知名的书画之乡太和,团组织将举办多年的传统活动“书画大赛”虚功实做,演变成“为困难留守儿童献爱心”的义卖活动,结果引来全国30多位知名书画家无偿提供高水平作品的支持,义卖所得数万元用于设立“困难留守儿童奖励资金”,为自强不息的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和学习救助。
团安徽省委书记王宏告诉记者,各地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多种模式,无一例外的都来源于团干们对当地留守儿童情况的准确把握,而“准确把握”的前提是包括县、乡、村各级团干部在内的挨家挨户、没有遗漏的走访、调查、登记和后续的总结研讨。这样扎实的工作,不仅使“实效与可持续”的新业绩观在团干部们心中牢牢扎根,更使他们在面对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之后,能充满感情、积极主动地去从事每一个具体细节的落实,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都大有改观。(记者黄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