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球有54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如不采取有效的控烟措施,到2020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将是现在的两倍
据新华社曼谷7月7日电(记者 沈敏)为期一周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6日晚在曼谷闭幕,与会147个缔约方一致通过关于推行公共与办公场所全面禁烟的指导准则。
指导准则总结了各国和地区在过去几年中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推行禁烟区的有效经验,为各国各地区政府制定公共与办公场所禁烟的法律和措施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但指导准则并未就各国各地区立法禁烟规定时间期限。
与会专家强调,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现有一般通风设备根本无法驱除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在同一个场所分设吸烟区和禁烟区仅为权宜之计,只有100%的完全无烟环境才能有效避免“二手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专家称,有必要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关条例,在公共与办公场所推行全面禁烟。
与会专家说,被动吸烟即吸“二手烟”对妇女和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7亿儿童是被动吸烟者。
本次会议取得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与会缔约方一致同意启动关于“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议定书”的谈判。这一议定书将谋求利用国际法来遏制烟草制品的非法贸易。
世卫组织“无烟计划”负责人道格拉斯·贝彻尔指出,烟草制品非法贸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这种犯罪行为不仅损害国家以及国际安全,还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据估计,各国政府每年因此损失400亿至500亿美元。此外,假冒或走私的烟草制品在市场上流通价格较低,这也等于刺激了烟草消费。
延伸阅读
2003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在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公约于2005年2月27日生效。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2006年全球有54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如不采取有效的烟草控制措施,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20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人数将是现在的两倍。
爱尔兰2004年3月开始在全国的酒吧、餐馆以及封闭式公共场所实施全面禁烟,成为全球首个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国家。此后,意大利和瑞典下达了类似禁烟令。
法国从2007年2月1日起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范围包括办公楼、企业、商店、学校、剧院、车站、机场和公共交通工具等。英国于今年7月1日开始在英国本土各地区的室内公共场所都实行全面禁烟。芬兰今年6月1日首先在餐馆、酒吧和咖啡馆开始实施全面禁烟。(据新华社电)
《人民日报》(2007-07-08第03版)
(责任编辑: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