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莫斯科记者徐励
|
图1:身穿苏军服装的解说员在教游客如何使用当时的发报系统。徐励摄 |
今年以来,美国不断推进其反导系统的全球部署计划,在捷克和波兰将分别部署反导系统雷达及拦截导弹。尽管美国一再声明,这些军事部署完全是为了对付伊朗,但俄罗斯却将其视作对自身安全的严重威胁。克里姆林宫称,美国的所作所为将会引发新一轮冷战。
说到冷战,体会最深的非俄罗斯人莫属。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将这个世界超级大国最终拖垮。俄罗斯人从不避讳地说,“我们输掉了冷战。”
今年春季,就在俄罗斯媒体与西方媒体在冷战问题上大打口水仗之际,在莫斯科地下深处一座冷战时期建造的核战掩体悄然变成了反映冷战内容的博物馆。
7月2日,本报记者对该博物馆进行了独家探访。
入口就在居民楼7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莫斯科市中心科捷利尼切斯基第五胡同11号。其实,该胡同的门牌号码从1号到12号,唯独没有11号。位于11号位置的是一座淡黄色的19世纪老建筑,外表看上去非常普通,与周围鳞次栉比的居民楼、写字楼等建筑相比没有任何特异之处,但这里却是莫斯科核掩体的入口。
参观博物馆必须事先电话预约,离约定的时间尚早,记者便与博物馆周围的居民攀谈起来。当一位住在旁边的邻居听说家门口这座黄房子原来是座博物馆时,他吃惊地睁大眼睛说,我住了这么多年,一直以为旁边是个普通住宅楼。记者注意到,胡同里熙来攘往的人群全都匆匆而过,根本无人留意这幢老宅。
其实,令这位邻居吃惊的远非“博物馆”这个词。在这座老宅下面还深藏着一个巨大的防空掩体——“塔甘斯基地区预备指挥所”,它是冷战时期苏联防御美国核打击的军事指挥中心之一,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曾有25000名军人及文职专家在此工作过。这里距克里姆林宫不足两公里。
深入地下60多米这座看似普通的9米高的建筑其实一点不普通,它的内墙为厚度6米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外还有一层钢板。入口十分隐蔽,临街没有大门,只是楼房的右侧有一个看似私家车库的通道。其实,汽车从这里根本进不去,里面是进入楼房的一扇小门。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一名少校军官的陪同下进入那扇神秘的小门。在入口处记者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道:“必须与值班军官一同进入掩体”。进入小门后是一间狭窄的通道,通道右侧有一扇45厘米厚的全钢大门,这扇厚重钢门的后面,稍微错开一点的位置是同样厚度的第二道钢门,第二道钢门后面还有两道普通铁门。穿过这两道铁门,坐电梯下降60米,这时,你才真正进入“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地下掩体分上下两层,通道宽3米,高5米,约有300个房间,墙壁内层是坚固的混凝土,外层是打着大块铆钉的钢板。里面配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和战略储备,生命保障系统可供1000名工作人员在遭受核弹攻击后独自坚守90天。战时这里将用作国防部、通讯部和克格勃技术管理局的指挥中心,为莫斯科军区防空部队在核战初期的指挥提供电话电报支持。
指挥中心被拍卖“塔甘斯基地区预备指挥所”位于莫斯科地铁线附近,除了科捷利尼切斯基第五胡同11号入口外,地下还有秘密通道与地铁相连。该工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兴建,直到1995年仍未完工。
2006年,最后负责该项工程财务预算的俄联邦“中央电报局”因不堪重负,将其拍卖给一家私人公司,该公司很快将其改造成“冷战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一些当年苏军使用过的通讯设备、防毒面具和核辐射检测仪。游客在馆内参观时,耳边不时传来凄厉的警报声和炸弹的轰鸣声。播音员一遍遍地通报:“莫斯科遭遇原子弹袭击!”
在充分体验到冷战的紧张刺激后,博物馆还为游客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午餐完全按照当年苏军的膳食标准:一盘肉汤做的荞麦米饭、一杯加糖红茶、一小杯伏特加酒。此外,游客还将拿到一张“苏联国防部”签发的特别通行证。
纪录片警示世人“冷战博物馆”内有一个不大的放映厅,向游客播放博物馆精心制作的冷战纪录片。影片时间不长,但美苏在冷战时期从海洋、陆地、天空,直至太空的激烈争夺给人留下强烈印象。尤其是原子弹试爆的一幕幕壮丽景象震撼着每一位观众,巨大的毁灭能力一再提醒人们,人类文明一度处在毁灭的边缘。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并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丘吉尔的讲话被普遍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的开始。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美苏之间展开了令人窒息的军备竞赛。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苏都具备了毁灭地球数遍的能力,使冷战陷入一种没有任何赢家的尴尬境地。
(来源:京报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