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促进中日战略互惠
编者按:安倍首相访问中国,被称为“破冰之旅”;温家宝总理称自己访日是“融冰之旅”。“破冰”“融冰”之后中日经贸交流是否升温?日本经济界如何感受“中国概念”?中日“战略互惠”能否促进东亚FTA谈判?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还面临哪些障碍?近期,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上述问题从日本发回系列访谈文章,敬请关注。
■东瀛访谈(1)■本报记者 王南
中国经济时报:几年之前人们就在谈论中日关系是“黎明前的黑暗”。现在经过了安倍“破冰之旅”,温家宝“融冰之旅”,您认为中日关系目前是什么状态?您理解的“冰”具体是指什么?
田中秀明(日本经济广报中心):“冰”这个词被媒体广泛采用,但具体是指什么,也许只有使用这个词汇的人自己知道。小泉时代日中两国首脑不能互访、相互间关系冷淡是现实,但经济关系确确实实强化了。现在日中关系可以说重新获得了平衡感。今后如果继续争取政治和经济的平衡,日中两国共同发展的基础应该说有了。
三木健(日本经产省):高层对话、政府和地方民间多种渠道的交流可以说令人鼓舞,节能环保领域尤为亮点频出。经济产业省和中国发改委、商务部在听取产业界意见的基础上,已经深入到商务层面的紧密合作,比如北京的一栋著名首脑机关建筑将由日中合作变成节能示范楼。
津上俊哉(东亚资本商社):日中关系现在摆脱了最困难的时期,但只是回到了原点;由于基本面问题很多,关系将会长期处于微妙状态,如何应付难度很大,可以说还看不见隧道尽头的亮光。
任哲(早稻田大学):两国领导人的互访是一种政治层面上的“破冰或者融冰”,但是心理上的“冰冻”状态还远远没有融化掉。“冰”可以理解为由于参拜靖国神社而造成的“历史冰冻”。但在未来不会风平浪静,海平面上还会漂浮过来别的“冰山”,比如领土问题、台湾问题或者价值观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从“中日友好”,到“战略互惠”,这是不是通向“中日和解”的桥梁?要真正达到“中日和解”,还面临什么障碍?您对中国、日本双方有什么期待呢?
田中秀明(日本经济广报中心):友好是一切关系的基础。也正是因为两国经济界坚持以双赢为目标,才有了现在的战略互惠。应该超越过去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层次,构筑更深的协力关系。比如中国连续多年达成两位数的增长,但同时面临各种各样严重的问题,如果日本这些方面的经验和见识能够得到活用,解决这些课题可以使两国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如果不通过协作,是不可能利用对方的强项、产生共同利益的。在这方面,两国的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努力。
任哲(早稻田大学):两国关系正处在转变期,很难说是走在和解的路上。双方都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面对应该面对的事情。中国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日本也有必要直视社会的右倾倾向。比如很多学者有话要说,但是不敢说出来,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的勇气在当代的知识分子身上很难找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和解”的期待不能太高。日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非常复杂,而中国对日本的理解则比较单调。相对来说,日本对中国的理解要胜过中国对日本的理解。中国人对日本感兴趣的更多是物质层面的,今后有必要增进对精神层面的理解。文化是解开两国心理恩怨的一个钥匙,双方都认识到了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交流的方式方法比较陈旧。
津上俊哉(东亚资本商社):距离真正意义的和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力量对比变化太迅速了,自己的心态及对对方的看法都来不及调整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是超越别人,从来没有被别人超越过;而中国的变化快得要命,好比一个人原来是村官儿,一下子当了部长!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毕业了。现在人们对国家外汇投资公司2000亿美金投资于世界资本市场,感到吃惊,但这只是刚刚开始,世界将会越来越领受中国财力雄厚的事例。日本有人说中国有泡沫,言下之意是会破灭。但我认为,泡沫即使破了,也可以再站起来。中国政治上强大,经济上也超越了,那么日本如何保持稳定的心态是一个很大问题。只有日本人从心理上接受中国人经济上比自己强大的时候,真正的和解才有可能。
井坂忠明(东京都):“日中友好”是两国建交以来的大题目,与具体内涵相比,政治口号的意义可能更多。随着关系加深,只喊口号就解决不了问题了;“战略互惠”则是承认并利用对方的存在和力量发展自己,因此是通向“和解”的重要一步。目前的障碍是历史问题,将来恐怕是经济差距。现在中国政治、军事已经超过日本;数年后GDP也超过日本、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时候,对日本经济上产生了“平等意识”、甚至“优越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解。
中国经济时报:中日领导人互访,是“政热”吗?日本经济界的“中国概念”是否升温了?
田中秀明(日本经济广报中心):首脑互访无疑是建立更加坚固的外交关系的契机。虽然传媒有“经热”的说法,但实际上日本一直认为中国是地区增长的引擎,这一点没有变。今后也一样,对日本经济来说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通过领导人互访,两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应该沉下心来,认真整备解决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环境。
任哲(早稻田大学):领导人互访在某种层面上让紧张的关系有所好转,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有通过努力营造人脉,使中坚力量小规模的交流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正的“政热”才会来临。就经济而言,“中国热”不见得有所升温,因为一直就很热。随着对中国理解越来越深入,一些日本企业正在考虑“中国+1”战略,投资向具有劳动力更廉价等优势的南亚、东南亚转移,这一趋势也没有停止。
津上俊哉(东亚资本商社):日本还未摆脱过去经济最坏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比如认为中国人不会从心里和日本友好,只是暂时利用日本经济,过去就扔了。可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双方关系不好,中国也很难受。行动上,一些日本企业的中国战略也不清晰,比如丰田提出占市场10%,其他家电企业怎么样呢?他们很快会吃到迟钝的苦头儿。
井坂忠明(东京都):日中首脑互访只是“正常化”,不是“政热”,日本经济界并没有热起来,相反是更冷静地观察中国的变化和国际环境。比如经济界会更慎重地评估中国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中国作为生产据点的长处和短处、中国的市场潜力和风险,然后再向中国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