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首都理论界举行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
编者按:
6月29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联合召开首都理论界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与会者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
与会者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学习、研究和宣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落实到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实践中去,不断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旗帜鲜明的重要讲话统一思想的纲领性文献 宋贵伦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的纲领性文献,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讲话最大的特点是旗帜鲜明、重点明确。
讲话的鲜明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旗帜鲜明,方向明确。旗帜至关重要。讲话鲜明地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要求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概括,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更加明确。
二是态度鲜明,重点明确。讲话鲜明地提出要努力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四个“坚定不移”,突出了党的路线、方针、任务、目标的重点,使我们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根本着力点。
三是观点鲜明,论述明确。讲话鲜明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鲜明的理论观点,使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深刻、更统一。
四是布局鲜明,思路明确。讲话鲜明地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可以说,这是党的任务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总的思路之下,重申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就使全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五是指向鲜明,要求明确。讲话鲜明地提出了四个“一定要”的精神状态要求: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要求全党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当前和今后工作,针对性很强,要求很高。
只有旗帜鲜明,才能统一思想。只有重点突出,才能明确目标。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如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坚持和继承中有发展,在重申和强调中又充满新意。把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进行科学归纳,本身就很有新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科学概括就非常准确而鲜明,这就为全党统一思想认识提供了重要法宝。
首都社科理论界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深入宣传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的基础是深入学习、深入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希望大家按照党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做到精心组织、全面准确,联系实际、注重实效,把握导向、严格纪律,切实把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的学习、研究、宣传任务落实好。(作者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秦宣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振兴中国。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成就辉煌,关键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又赋予其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又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出的一条宝贵经验。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现期。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根本改变,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部因素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但影响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国内因素也在发生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惟一的选择。但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对我们思想理论界提出了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新课题。(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和谐生活 雅子作
深入理解四个“坚定不移” 闫志民 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向前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基本的思路。
第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历史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解放,还受到各种束缚,就不能完全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进行新的思想解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的需要。实践证明,任何重大的历史变革都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在民主革命时期,从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下解放思想,是中国革命大发展的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所进行的思想解放,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导。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实际的发展会非常之快,变化也会极其迅速,人们的思想很容易产生不适应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强调解放思想。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与过去的路线的根本区别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二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必须靠改革开放。
第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所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中主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认识基础上,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有时也变得相对突出,需要我们十分重视。只有保证社会和谐才能保证科学发展,同样,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于是这两个问题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关系全局的最重大的问题。
第四,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今后二十年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现阶段的任务,必须十分重视并为之努力奋斗。前三个坚定不移,无论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还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而且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二者是完全统一的。这次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两项基本内容,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王炳林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把解放思想提升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对解放思想的新定位,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认识、新贡献。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应该发展地看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整理,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这些都需要观念创新、思想解放。
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反对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这仍然离不开思想的解放、理论的创新。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尊重实践。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所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必须从实际出发。所以,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密不可分、互为条件。邓小平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必须有解放思想的精神和勇气。当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了矛盾的时候,就不能以原有理论中某些结论来裁剪新的实践,而应该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以新的生命力,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可见,贯彻党的思想路线,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这根主线,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主题明确了,全局的问题就解决了 赵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通过长期探索所做的惟一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造。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以苏为戒”,独立地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萌芽和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新探索,在探索中坚持了毛泽东正确的方面,纠正了毛泽东错误的方面,并且有许多新的创造,尤其是改革开放这个伟大创造。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里,首次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式提出和形成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都有一个主题。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斗争,找到了这个时期的主题,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又找到了这个时期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找到了,全局的问题就解决了。(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讲话的四个显著特点 徐鸿武 讲话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讲话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个坚定不移”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全局谋划。讲话从思想路线、发展动力、发展途径、奋斗目标上,深刻阐明了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和路线,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
讲话的第三个显著特点是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讲话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真务实,文风朴实无华。着眼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着眼于大政方针的落实。(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旗帜代表着共同意志 文魁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讲话的核心是向世人宣告: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围绕这一核心,讲话鲜明地提出一系列新的命题。比如:
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对于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来说,是第一重要的,旗帜代表着前进方向,旗帜代表着共同意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反映了发展大势,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也从根本上否定了违背人民意志的选择和主张。
深刻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简明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鲜明地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最可靠的保证”一词,不容置疑地指明党的基本路线在新时期的地位;“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则更突出了基本路线的实际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胡锦涛再次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性保证。
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宣告我们已经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起点,讲话庄严地提出: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胡锦涛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我理解,这四个坚定不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游离于这个核心的解释都是片面的。(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
正确把握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 邵景均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郑重地要求全党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解放思想。他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历史经验表明,不思进取,一味地“守业”,总是“守”不住的。夺取政权,靠的是思想解放、大胆创业;巩固政权,也必须要解放思想,有创业精神。要正确运用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提是必须正确把握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须知,“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解放思想;头脑发热,空想、蛮干,不是解放思想;鼓吹“打擦边球”、“闯红灯”,也不是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邓小平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才能使解放思想不至于偏离正确轨道。(作者为中央纪委研究室副局级检查员)
(本版文字、图片在组稿过程中得到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北京日报编者注)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