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4日获悉,国家认监委及卫生部近日在全国口腔卫生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卫生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口腔保健品的认证管理办法》制度和标准,认监委将制定一套严格的认证和评价程序推动此项工作,中国牙膏行业全面“洗牌”将不可避免。中新社发井韦 摄
中新网无锡7月9日电(洪晓红)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袁俊明近日表示,卫生部和国家认监委将采取措施,消除牙防组事件带来的影响,出台一套严格的认证和评价程序,使“认证”成为权威象征,引起牙膏业界广泛共鸣。
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即将出台的认证标准参考国际有关标准制定,分为“减少牙菌斑”、“减轻牙龈炎”、“抗牙结石”和“牙齿增白”等十一个检测标准,同时认证标志印有“中国认证”字样。
中国口腔护理清洁用品工业协会科技专业委员徐春生向记者介绍说,入口使用、直接接触口腔黏膜的牙膏目前仍处于无人监管卫生和审核的无序状态,消费者认知牙膏全凭广告。他指出,“认证”的非强制性决定了企业可以自愿参加,就像“高考”一样。但权威的“功效认证”陈述词可引导科学消费,比“广告轰炸”更货真价实。
据悉,江苏雪豹日化公司在昨日举行的研讨会上,相关业内专家、牙膏厂商及全国经销商代表纷纷就“认证”出台对市场的影响发表看法。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高志炎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实行牙膏生产和卫生许可制度,尽快出台牙膏的安全标准和认证标准。
他无不感慨地说,现在一些厂家为了牙膏神奇,全然不顾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和潜在隐患,有的厂家甚至在牙膏中加“药”。声称是“含氟牙膏”检测结果游离氟的含量居然是零,声称的“特效牙膏”检测结果竟然没有任何功效,而只有权威“认证”才能把光靠概念炒作的牙膏拒之门外。
一位牙膏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认证”标准的出台,对我们企业就是一场“大考”,是否“报考”、能“考”几分,确是一次严峻考验。他认为,市场上“防蛀”、“美白”、“固齿”、“止血”是牙膏的普遍卖点,今后这些功效都要靠“认证”说话,那么“认证”毫无疑问将是牙膏进入市场的一道“门槛”,消费者也只有“买帐”有卖点的“认证”产品。
与会专家普遍分析,除非只生产毫无功效的牙膏,非强制执行的“认证”标准一旦出台实施,实际上就成了市场的准入门槛和牙膏的代言,新出台的合法认证机构也将像“考官”一样维护“认证”的权威性,“认证”带来的冲击波将使牙膏行业的最终洗牌无可避免。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