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7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右)与美国总统布什握手。新华社记者陈立群摄
美国越南越走越近 6月18日到23日,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应邀访美,成为越战后访美的首位越南最高国家领导人。他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谈,并会晤美国参众两院领导人,还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整版广告,称“美国是越南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对这两个曾经敌对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情景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自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首访越南之后,美越关系才持续升温:2005年6月,越南总理潘文凯首开越南领导人访美先河,2006年11月,布什赴河内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又与越南领导人加强了沟通,并邀请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美;阮明哲此行算是礼尚往来。
在经济上,美越双边贸易额迅速扩大。2001年两国签署双边贸易协议,2006年双边贸易额逼近100亿美元,是2001年的8倍,美国已经成为越南最大出口市场。军事上,美越两国防长实现了互访,军事交往日趋活跃;美军舰多次访越,并同越海军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美还解除了对越部分军事物资的出口限制,启动对越军事人才培训。
改善关系为美亚洲政策服务 美越关系的改善是美整体亚洲政策的一环,其背后凸显的是美围堵中国的战略意图。
今年6月2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时强调,“自诞生之日起,美国便是一个太平洋国家”。言下之意,美国积极介入亚太事务、谋求在亚洲的主导地位理所当然。但换个角度,若从盖茨讲这句话的语境出发,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解读:亚洲在美国全球战略棋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从根本上讲,美国苦心经营的亚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掌握亚洲地区的主导权。在军事安全方面,美国的目标是继续巩固与日、韩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同时遏制中国的崛起,防止任何大国单独主宰亚洲。2006年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美不仅要反恐,还要防范“新兴战略对手”。在经济方面,美国的目标是通过与重点国家签订双边自贸协定(FTA),再将双边FTA整合为区域性自由贸易区,最终通过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联盟实现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领导地位。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美国的目标是加快推进亚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拓展民主与法治理念,实现所谓“民主治下的和平”。
在这一大背景下,美国改善与在东南亚有着重大影响的越南的关系,既有利于加强美国与东盟关系,加快其倡导的亚太自贸区的整合过程,又可以经贸和投资为诱饵,促使越南在“人权”、“民主”方面向美看齐。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美越接近,使美国又获得了一个围堵中国的基点。
在中国周边构筑“树篱” 美国亚洲政策的一大重点是对华政策。美国既“欢迎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又担心中国影响力的上升有可能取代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总体基调是既接触又防范,亦即所谓的“两面下注”(Hedging)。在英语中,“Hedging”一词还有“树篱”的意思。也许,“树篱”能更加形象地描绘美在亚洲构筑的对华战略态势。近年来,美已在中国周边构筑了一道道“树篱”,对中国进行围堵。
北面,美积极充当蒙古的“第三邻国”,不断加强对蒙军事渗透。蒙美两国先后签署了《蒙美军事交流与互访协定》和《安全保障合作协定》等文件,为蒙美军事安全合作奠定了基础。蒙美两军每年定期举行“平衡魔术”和“可汗探索”联合军演,内容逐步由救援向联合作战与维和转变。
东面,美谋划以美日同盟为核心,构建“亚洲版小北约”。去年11月,布什在北约里加峰会上首次提出要求北约与日、韩、澳等国结成“全球伙伴联盟”,给予这些国家“北约参与者”的地位。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以美日安保为核心,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在内的从属于北约的“小北约”,并把“大北约”与“小北约”联结起来,实现欧、亚两大同盟体系对接。
南面,美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关系,企图将印作为其制衡中国的“战略支点”。自2000年3月美印签署《美印关系:21世纪展望》框架性文件、决定建立“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的、经济上有成果的新型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得到全面发展。2005年6月,两国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国防协议;去年底,美国国会又批准了美印民用核合作协议。美印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加上中印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使美一直将印视为遏制中国的理想伙伴。
西面,美继续实施“大中亚”战略,企图将中亚与南亚联结起来,通过安全、民主和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一个美国主导的新的地缘政治板块,削弱中俄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分化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文鑫编辑:赵利根)
(责任编辑: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