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不仅仅是中国最重量级的科技人物,而且在世界科技界的排位上也是属响当当重量级人物,要不然,他是不会被美国科学院评选为外籍院士的。
2004年5月总部设在以色列的沃尔夫奖称袁隆平是“现代农业研究史上的科学巨人之一”,然而当他高高地站在世界先进科学的顶峰时,国内的科学界权威们却在暗算他。
说“暗算”确实是有套用时下一部被看好的电视剧剧名的嫌疑。但当我静下心来,纵看了有关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后,确实从心里暴发出对他不公的待遇,抱有不平之愤怒和疑惑。
现代人总有欣赏同代人的理由,尽管袁隆平是属上代人但却培育了当代人望尘莫及的伟大杂交水稻种子。如果按照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有2亿万亩稻田推广杂交水稻的话,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10亿人口,这个事实对当前世界各国,挨饿的人总大大超过吃饱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福音。但对“饱食终日”的中国科学院来说,恐怕只能是“饱汉不知饿鬼慌”的那种麻木知觉,所以,他们对袁隆平所创造的世界奇迹总“视而小见”的。
据今年5月刚出版的新书《不再饥饿——世界的袁隆平》介绍,袁隆平这个中国科技界获得国际科技奖项最高、获得世界科技奖项最多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但在国内一些权威的科技领域里,他这棵“野稻花”的香味是敌不过玫瑰花香的,于是不被中科院的权威们所喜闻。直到1995年在经历了湖南省第四次推荐后,袁老才艰难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至今袁老仍然不能被中国科学院所接纳,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也是我始终想不通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不懂科学吗?显然不是,而是我不懂当科学院院士要经历哪些“复杂严格”的审批程序。
最后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大奇妙风景。
最让中国科学院尴尬的是,越是被挡在中科院大门之外的中国科学家,却越是被美国科学院所偏爱。比如,同样在2007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外籍院士的李爱珍女士,在国内更是没有一顶院士头衔。这不是美国科学院有意和中国科学院过不去吗?我很难想象,当中科院得到这条好消息时,是否会紧张得脸色发白,手发抖、腿发软呢?
谁都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在31个学科6个学部共拥有2025名本土院士和387名外籍院士,其中200多位是诺贝尔奖得主。能成为这个顶尖群体中的一员,也许是中国众多科学家一生科研生涯中所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尽管他们对自我荣誉和名声都是看得很淡很淡,但只要是能作为体现国家科技实力和发展方向,能给自己的祖国和中华民族带来无尚光荣的话,他们是必然会毫无顾惜自己的生命,为科学而贡献自己全部的才华。
但遗憾的是,汇集国家一流专家的中国科学院,却拒绝了袁隆平和李爱珍等人的申请。为此,有正义感的民众质问中科院,你们到底是谁的俱乐部?袁隆平为什么会落选呢?推荐选举评定的依据是什么?这一连串的追问至今得到的是沉默无言。
沉默一定是金吗?这里的沉默是顽石!
谁也无法去追究评审机构的失误是在哪里,也许他们压根儿也不承认这是失误,而是死死地咬住他们评审的原则,理由无非是,不因为被美国科学院评选上了的中国科学家,咱们中国科学院非得也应该评上,中国科学院的标准和要求难道不能超过美国吗?他拿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你又能怎么样?
往深处说,在中国学部委员会中是否存在无辜砍杀学术的学伐权威呢?否则就不会在学术活动中不断出现许多很不正常的风波,最为明显的是全面否定中医学。而这些所谓科学权威,却到处乱伸手,甚至在无知的情况下,竟也敢乱下结论,置其它科学领域为死地,这样的权威把持着中国科学的评审机构大门,实在让国人惧怕矣!
中国的腐败绝不只发生在官僚机构里,学术机构里同样有黑洞存在,不然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假学术、伪科学在不断被揭露曝光呢?近来网络上很多知情人透露中国科学院评审院士中的腐败行为。因为院士能给院士所在单位带来巨大名誉和实在的好处,很多单位专门拨出巨额公关费去为本单位候选人拉关系拉选票,各种不正之风越演越烈,而各类学霸学痞也相互勾结,粉墨登场。于是,像袁隆平、李爱珍那样不爱追逐名利的、埋头苦干的科学家,在中国则往往会被遗忘在角落里,唯有等候洋人去挖掘,才让他们发光。是金子不一定能发光,这在中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
这难道不是中国科学的悲哀吗? (李逊达) (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