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时半,陈曦华阿姨的小摊又在新永安路一条弄堂口摆了出来。她卖的是家居收纳用品,大大小小的盒子、袋子整齐地放在两块塑料布上。和许多马路摊贩所不同的是,她显得气定神闲。因为不久前,她的银行卡上“打进”了5000元钱。
这是48岁的陈曦华平生拿到的第一笔贷款。
陈曦华十多年前从厂里下岗后,做起了小商品生意。“我曾在山海关路卖了好几年袜子,周围的人都晓得我"长脚"卖的都是正宗货。”个子高高的陈曦华告诉记者。做小生意挣钱不多,好的时候一个月六七百元,淡季才二三百元。她丈夫是外地人,在快递公司打工,还有个孩子在读高中。由于父母家住房实在太小,他们一家三口在外租房住。尽管生活很困难,她从没有向政府伸过手,也没有吃“低保”。
今年4月,陈曦华从电视里看到了本市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3000-8000元的微量开业贷款,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她动心了:像我这样的人能申请贷款吗?经向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中心和黄浦区广场街道咨询,她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五一”长假后,她就到广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了申请手续。在申请表的开业项目一栏,她填写的是“日用品设摊零售”,申请金额为5000元。
申请过程并不复杂,时间也不长。6月12日,街道通知她:贷款批准了,两天后到上海银行去签订借款合同。签完借款合同后一个星期,5000元贷款就到账了。
5000元贷款能干啥?
5000元不算什么大数字,对于做生意的人更是微不足道,但对陈阿姨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流动资金。几个月前,有一种放被子的整理袋很好卖,她直接到厂里去进货,厂里却说要必须整箱拿货,一次就要付3000元。小本经营的陈曦华拿不出3000元,只好眼睁睁放走了商机。
几千元的小数目为什么不向亲戚朋友借呢?“也要他们肯借啊!”陈曦华说,“再说,问别人借,也是一份人情,也要付利息、送礼。向政府借,5000多元一年只要付300多元利息,一天不到一元钱,而且听说还款后还能享受贴息呢。”陈曦华从心底里感激政府推出的这一政策。
现在,陈曦华已用一半贷款进了不少货物,包括新款的收纳盒、化妆包。她曾参加过创业培训班,只是没有本钱租柜台开业。现在她决定用这5000元“启动资金”好好干,争取以后开一家专营家居饰品的小店。
贷款额度能否更多些? 家住闸北区的孔爱群也是第一批获得微量贷款的创业者之一。孔爱群十分喜爱中式传统手工艺品,自己设计、制作了许多漂亮的蓝印花布纸巾盒、茶杯垫、小包袋,有一定的销路。不过,由于经验不足,她几年前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今年,在社区干部的鼓励下,她决定重起炉灶。
孔爱群起初想申请8000元开业贷款,街道让她先申请5000元,因为这样更容易被批准。不久前,她顺利拿到了5000元贷款。在她眼里,这5000元分量沉甸甸的。“让我觉得不是单枪匹马,有政府在背后支撑着。”她笑着说。孔爱群希望站稳脚跟后,创办一个非正规劳动组织,带领下岗女性一起干。
不过,孔爱群觉得,微量贷款如果额度能提高一些,就更好了。因为她在创业之初,租一间工作室,购买电脑、电动缝纫机等设备以及布料,已花去了二三万元。她希望能根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
“农村银行”的启示 去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创办了一个农村银行,贷款给穷人,有的贷款一笔只有12美元、50美元,农民可凭贷款买牛、鸡或编织花篮脱贫。“微型贷款”为孟加拉国穷人开启了致富之门。现在,小额信贷的成功模式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得到推广。
上海的微量开业贷款与农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有着相似之处。这一新政策实施以来,已有几百名市民提出了自主创业备案登记和贷款申请,越来越多的陈曦华、孔爱群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本报记者邵宁
(责任编辑: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