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渐显“同城效应”
——访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
一到周末,杭州的大小宾馆,听到最多的方言就是上海话,在淳安千岛湖,“沪”字头车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说起沪杭两地的“同城效应”,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特别兴致高昂:“我今天早上乘动车组从杭州出发,80分钟就到上海了,比从杭州市区的东部到西部还要快。
主动接轨,积极融入,错位竞争,共赢发展,王国平将杭州接轨上海的战略浓缩为16个字。他说,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三角的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会,杭州的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契机。“融入长三角,首先就要全面接轨上海”,王国平说。
他认为,接轨上海要突出一个“共”字———规划共绘。杭州总体规划将融入长三角,并与上海的规划进行对接。交通共连,譬如,杭州正在加快建设双向六车道的杭浦高速公路,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通车,而杭州正在建设之中的钱江隧道,则将使杭州东南部到上海的距离缩短70公里;产业共兴,杭州将紧紧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契机,加快杭州旅游业从观光游“一枝独秀”向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转变;市场共筑,沪杭携手,为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而努力;品牌共推,向国内外打出统一的长三角旅游品牌;环境共建,运河水系属于太湖流域,杭州将为重唱“太湖美”做出贡献;社会共享,目前沪杭两地正就社保卡的互通问题紧锣密鼓地进行商讨。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有人担心杭州会被“边缘化”。对此,王国平轻松笑道:“我是一点也不担心啊!”他说,杭州湾大桥的贯通,将有利于推进长三角的联动发展,杭州也必将从中受益。更何况,杭州在长三角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杭州是长三角的“地理中心”,如以杭州为中心划一个半径300公里的圆,基本可将长三角其他15个城市囊括其中。而且,在建的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宁沪杭六大综合运输通道中,有三大通道以杭州为重要节点;在长三角“一核六带”布局中,杭州在沪宁杭、沿杭州湾、宁湖杭三条发展轴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国平说:“这些都为杭州打造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变‘地理中心’为‘经济副中心’提供了条件。”
“杭州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副中心’,还是一个浪漫休闲的‘生活品质之城’”,王国平话锋一转,说起了杭州温婉柔软的另一面。他说,“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的城市品牌,我们将着力提升市民的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和环境生活品质。他说:“在杭州话里,生活和工作是通用的,做生活也是做工作,所以‘生活品质之城’也包括了工作品质和创业品质的内涵,能完整地表达杭州的优势和特点。”他说,城市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新时代,而杭州提出的这一城市品牌,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我们在城市生活上的不懈追求。“到2011年,杭州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但是否就是一个和谐的城市,还要由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