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
我省尚无鼠疫疫情报告
6月下旬以来,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迫使栖息在湖洲荒滩上的东方田鼠陆续向大堤迁移,至6月23日上午8时,大通湖外湖水位达29.48m,东方田鼠迁移数量达到最高峰。
25年来鼠害发生年份多达10年
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和湘江流域长沙段的主要害鼠之一,常年栖息在洞庭湖区436.45万亩湖洲和湘江长沙段江心洲,每当洞庭湖和湘江水位上涨,便大量迁移至大堤和垸内,破坏防洪大堤,危害农作物。每年汛期,沿湖、沿江22个县市区的3747公里防洪大堤及垸内沿堤1000多万亩农作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1982-2006年的25年中,东方田鼠鼠害大发生和特大发生的年份就多达10年。
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介绍,2007年6月20日,洞庭湖水位迅速上升,平均每天以0.5m的速度上涨,迫使栖息在湖洲上的东方田鼠陆续向大堤迁移。至6月23日上午8时,大通湖外湖水位达29.48m,东方田鼠迁移数量达到最高峰,垸外大堤下东方田鼠成群结队,防鼠沟被填满,形成了一条黑色鼠带,23日仅向东闸1个码头的人工捕杀量就达3吨多。据大通湖区粗略统计,6月21日-24日,全区共捕杀90多吨老鼠,约225万只。
程海波说:“东方田鼠泛滥的主要原因是,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两年间,洞庭湖水位低,湖洲荒滩面积扩大,为其繁衍生息提供了条件。此外,东方田鼠繁殖力强,一对害鼠一年繁殖2-4胎,每胎4-11只,后代总量最高可达2000只以上。”
通过治理鼠患大部分被控制
面对东方田鼠重发的形势,各发生区采取了综合措施灭鼠,通过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布鼠情预报、围堤堵鼠、化学灭鼠、人工捕杀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程海波介绍,今年东方田鼠鼠密度高于2005年,但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远低于2005年。目前,东方田鼠大部分已被控制,鼠密度大大降低。
由于本次水位上涨未超过30m,还有不少湖洲露出水面,仍有大量东方田鼠栖息在湖洲上。同时,由于洞庭湖水位回落,部分东方田鼠回迁,一旦湖水有较大涨幅,它们仍会大量入迁,湖区必须严防其再次入侵。
为了控制害鼠源头,我省将在洞庭湖区436.45万亩的湖洲和湘江长沙段江心洲上进行一次大规模统一化学灭鼠行动,以降低害鼠密度,减轻可能发生的迁移越堤的控防难度。
目前尚无鼠疫疫情报告
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小春介绍,近年来我省加强了洞庭湖区等重点地区的鼠传疾病的监测,今年在全省共设立16个监测点。据监测点报告,今年以来洞庭湖区监测点无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截至7月10日,全省无鼠疫疫情报告。
陈小春提醒湖区居民,要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及时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消除鼠类孳生场地、及时对死鼠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在捕、灭鼠时戴手套、穿雨靴,避免与东方田鼠直接接触,出现异常情况后要及时就诊。
此外,我省将加强疫情监测,接诊医生对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病人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可疑病人要认真登记患者有关情况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集血清等标本,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
本报记者储文静 戴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