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扬:我代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 |
主持人李小萌 |
焦扬:我代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 |
她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新闻发言人。
世界上多了一个小官僚,少了一个法拉奇。
她的标志性微笑制服了无数记者。
这个微笑我觉得发自内心的,绝不是做秀。
她总是面对棘手的热点问题。
这不是我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可以被授权回答的。
这就是焦扬,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2003年非典时期临危受命,这个曾经的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站上了发布台接受同行的“刁难”,4年时间里,上海机动车管理、上海水污染、社保基金案、汤臣一品等多次重大事件,她都成功化解了公众质疑,被誉为上海市政府一道坚固的大门。
有人评价说“上海有两朵市花,一朵是白玉兰,另一朵是焦扬”,这个被称为“城市的女儿”,有着上海的标志性微笑的女人,已经成为了上海的品牌,上海的名片被大家所记住。但是,在这微笑背后,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给焦扬带来了什么呢?是否笑容就可以演事她的困惑?作为一个女性新闻发言人,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经历?个中甘苦,听焦扬细细道来。
详细内容: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今天我们请到的就是被称作上海的市花,上海品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我们欢迎他。您好,欢迎您。
焦 扬:大家好。
李小萌:被称作上海的品牌,上海的市花,这说明人们对您哪方面的肯定?
焦 扬:一来小萌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弄得我特别不安坐在这儿。
李小萌:怎么会呢?
焦 扬:怎么叫市花,怎么叫品牌?我觉得新闻发言人他是时势造就的这么一个事儿,他并不是哪一个人就特别能干,他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而是一个机制,他是整个政府的这么一个庞大机器的一个符号、一个代言人、一个象征,严格说也就是政府意志的一个传递者、一个中介体,所以他绝不是哪一个人,今天不是我,如果是您的话,我相信您也一定做得非常出色。
李小萌:新闻发言人就是新闻发言人,没有直接回答我问题,还觉得她讲得挺有道理,焦扬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省级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从您刚一开始做新闻发言人就跟媒体有一个约定,就是我可以做好我新闻发言人的工作,但是我绝不以个人的身份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这个约定是为什么呢?
焦 扬:很惭愧,今天有点破例了。但确实有这样的一个约定,我觉得新闻发言人,他是政府一个庞大机制的一个符号,他不要把自己个人的一些因素概括政府的信息,重要的是通过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发言人把政府的声音传递得更好,而不是把大家的眼光关注在你这个人,你这个人的个性,你的家庭,甚至把发布会变成了个人秀,变成个人秀场,那定位就错了。
李小萌:但是可能人们会觉得发言人应该是一个相对透明的一个人,他也是一个公众人物,所以你这种拒绝会不会让有人觉得你跟大家拉开刻意的一个距离感?
焦 扬:也有人说焦扬不接受采访,好像挺牛的,我说我实际上是。
李小萌:你看我都没敢说,你自己说了。
焦 扬:实际上我说我是没有牛的这种资本,没有底气。接受采访,不接受采访,我现在不是说一概拒绝,而是比如说要解读政府的政策,比如上海市政府每年都也十大时事或者是十几件时事项目,我发布了以后,上海东方卫视总是请我到演播室去解读一下今年为什么定这些时事,今年的时事透出了市政府一些什么样的信息,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帮助市民百姓来理解政府的政策,所以像这种要求我会答应的,我不接受的只不过就是说问你个人的很多的事情,我觉得这没有必要,我们毕竟是一个职务行为,发言人是个职务行为,我们做的是一个职业的工作,他跟模范人物还不同。
李小萌:那所以今天你觉得有什么是我们不应该问的吗?
焦 扬:我觉得可以放开问,但是我觉得关于个人的一些家庭、个人的一些什么东西,越少越好。
李小萌:还是有要求,我们尽量遵守,看看能不能遵守。说到代表一个城市的品牌,一个城市的市花,我觉得不容忽视的一点,还是她的美丽,对不对,我们看看在各种新闻发布会现场美丽的焦扬,看一下。
生活中的焦扬是个追求时尚的女人,她认为女性新闻发言人要塑造好的形象,给人清新的感觉,她时常苦于没有智囊团为她做造型设计,尽管工作繁忙,焦扬还是很注重形象,常以不同的造型示人,这也让这个发言人吸引了不少的眼球。可是,只有好的形象就可以做好新闻发言人吗?这是女性发言人的特点,还是焦扬炒作自己的方式呢?
李小萌:刚才看到的这些新闻画面,焦扬没有一件衣服是重的,我发现。
焦 扬:如果说你把我这四年的新闻发布会连起来看的话,一定有很多是重的,当然我会把季节打开,比如春季穿一次以后秋季再穿一次,不能连着穿。
李小萌:那服装穿什么风格,什么颜色,也是你自己设计吗?
焦 扬:我有时候会请教一些搞服装的朋友,尤其是有一位朋友,他搞服装,颇有独到见解,我常常要听他一些意见,但是到现在我就发现越来越顾不上自己来搭配服装了,因为我没有一个服装方面的这样的团队顾问来支撑,但是上海有很大的一个资源,我现在比较偷懒的就是用上海电视台新闻主持人的衣服,每次上台前45分钟,我才看到这次我该穿什么衣服,比如说他们过来,工作人员给我借了一件衣服来,说符合您的尺寸,也知道我喜欢比较淡色的、粉色系的,穿上以后我会头一天大致问一下大概是什么颜色,他说比如是粉红的,我就灰颜色或白颜色的裤子搭配一下就行了,有时候内搭自己都顾不上,他们就一起给我借过来,当然我的胸针或者是其它的装饰品有时候顾不上搭配,已经连续很多次了,但我觉得这样很省心。
李小萌:我想如果一个男性的新闻发言人,他哪怕就一身西装穿到底,大家也不太会注意。
焦 扬:他会换领带,一定会换的,你问在座的小伙子们是不是会换的。
李小萌:但是作为女性的发言人,在形象上就必须要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和特别注重这个领域对不对?
焦 扬:对,因为我觉得新闻发言人,你说他不是城市的代表和象征,要反映出这个政府和民众的一个亲近感,让人家觉得可接受,可亲近。
李小萌:生活中的您和镜头前的您有区别吗?
焦 扬:有区别。我在职业行为的时候,我会穿得非常职业的衣服,但是我平时我一定不化妆,这样我在外面也会非常无拘无束,想到小摊上吃小吃,我就到小吃摊上去,想去逛商店逛商店,生活就是生活,我觉得不要刻意去追求,也不要刻意让人家,还有些特别刻意地戴一副大眼镜,好像不被人家认出来,你越这样人家越多看你几眼。
李小萌:我越来越觉得我在采访的是一个明星。
焦 扬:完了,她又把我弄紧张了,我特别怕,我说句题外话,当时领导找我谈做发言人,我说,实际上我不希望做这个职业,因为我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我学的是新闻,如果是圈外的人会觉得闪光灯、聚光灯,大家都看着你,多风光,恰恰我是学新闻的,我知道这活可是不好干的,所有的焦点、热点都聚集到你身上,而且我知道并不是个人的行为,你说好了是政府的决策的英明,你说得不好,你给政府添乱,你这个发言人责任重大,不光是影响个人,会影响整个政府,所以这个事情不好玩,当然这个事情决定了,就得服从,这纪律还是懂的。
李小萌:做了四年下来,现在是享受是为主吧?
焦 扬:从来没有享受的感觉,每一次发布会我的感觉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都是从零做起,当然这种心态不是说我永远这么紧张,四年做下来了,可能有那么一点应对的所谓技巧,也可能对很多情况心里比较有底了,一开始做发言人,上台的时候,我觉得真有点出生牛犊这种感觉,不知深浅,拿了这么两页纸就敢跑到台上去了,但是后来实际上越做越紧张越怕,有很多次口径拿不到,临上台还在打电话,跟主管的比如副秘书长,说我要上台了,很可能问到这个事儿你这儿如果有什么,哪怕递个条到台上来救我一下,都有这种。
李小萌:如果救不了怎么办?记者就问到了你怎么应对?
焦 扬:我老老实实地,我必须诚实这时候,我没有掌握这个信息,我现在不了解,我了解了以后再告诉你,这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诚实,记者还是挺通情达理的。
李小萌:听着也挺刺激的,就是这种临上台之前还不知道要说什么的情况下,这个职业其实会给人一种刺激,这只是一方面。但是当你掌握的信息你就要掌握得很熟练,其实我们也看到今天焦扬带来她做一次发布会之前的一部分的准备,你给我们讲讲这些小条都是什么意思?
焦 扬:这个是这样的,这是我平时的积累,但并不是为了发布会,比如说这些是市长在人大的工作报告,或者是我们市委书记在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他们阐述的都是上海近阶段或者接下来的一个阶段的发展的目标,大政方针、重大的原则和一些重要的纲领性的提法。做发言人必须要把这些吃透,我必须要熟透懂大局,要了解这个局势的方针政策,所以每个报告拿到手里我绝不是看一遍就会放下,我会反复看,把一些重要的要点圈出来,画出来,而且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比如有些民生问题,有些产业发展的大的方针问题,我旁边做个小标签,便于我一下的翻到。
李小萌:这些小条大家看不清楚,它是真的分门别类,比如说社会保障在这一页,一翻就是了,然后土地在这一页一翻就打开了,要做这么细的工作,可能本来很多年轻人想说将来要去试试做发言人,一看这么辛苦,没准要打消念头了。
焦 扬:功夫在诗外,这些我觉得还是必需的。
李小萌:你要把它吃透之后不一定在什么时候,哪个记者问的问题你就可能调动这些内容出来。
焦 扬:对,功夫在诗外,怎么做好发言人,临时抱佛脚一定不行的,考试可以,咱们都是大学出来的,在座的每一个都会考试,但是发言人很多事情你临时抱也抱不着,你不知道他问什么,有时候也比作高考,人生高考一次,发言人老是在高考,而且没有复习范围,而且高考咱们这次考不取下次再考吧,你这次讲砸了,你下一次还有吗?还有下一次吗?他们也会这样。实际上我们平时要特别有心,要注意学习,注意积累,这是发言人的基本功。
李小萌:刚刚我们了解到了焦 扬的美丽,她的压力,也有她的刻苦和她的聪明,关键是在应急的时候,这个智慧也是新闻发言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质,我们看看在2003年的时候非典的时候,焦扬经历了什么。来看一下。
2003年,非典肆虐。作为世界关注的上海更是万众瞩目,上海有没有隐瞒非典人数是当时很多外国媒体都怀有疑问的。焦 扬意识到政府应该出面辟谣,经过深思熟虑,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这个举动不只向公众证实了上海的真实情况,也让焦 扬第一次能理直气壮的站上新闻发布台,大声地对全世界公布 “上海是安全的!”可这句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焦 扬又做了怎样的惊人举动呢?
李小萌:上海是安全的。这一句话我想不一定令人信服,但是当时焦扬说这句话心里是很有底的,告诉我们之前你做了什么工作?
焦 扬:我首先要确实地跟卫生专家、卫生局的局长深入了解情况,我们做了一切我们能够做的一些工作,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市政府是主动邀请他们到上海来检查,当时他们到上海来,说来检查关于上海的非典情况,但是说不要带记者,我就发言,我说必须要带记者,他们不老说我们在作假吗?他们来检查,让记者跟着,让记者来报道,让记者发出第一手报道,而不是我们告诉记者如何如何,那不是更相信嘛?他说WHO说不要,我说那请卫生局转告卫生部,说上海市政府要求要带记者。而且不光带中国记者,我提出要带外国记者,你们到哪儿,我们记者跟到哪儿,我说我们新闻官可以不带,没问题,但是记者要带,这样记者发出的报道就不是市政府自己再说什么,那时候好像有点信任危机吧,都觉得政府是不是发生事件第一时间就要隐瞒,其实我们心里有底气,我们干什么要隐瞒?就带着记者去了。
李小萌:果然是学新闻的,你已经不仅仅可以利用你学新闻的这些知识去很好地对付记者,已经知道怎么去利用媒体和记者。
焦 扬:不是对付记者,从来没想到要对付记者,更好地跟记者沟通,实际上政府必须要跟记者有一个良好的互动的这样的一种关系。记者和媒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开了媒体,你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怎么让老百姓知道、理解、参与,没有媒体你做不到的,现在社会动员很大靠媒体,但是媒体倒过来,没有政府的权威的信息,你这个媒体怎么树立你的权威和公信力,所以双方都互有需求,双方互相支持,这应该是个非常良好的互动,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对媒体的理解有些官员可能也有点偏差,觉得添乱,不要媒体,发生突发事件不要媒体过来,添乱,我觉得这些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我们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先进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逐步进步和改善。
李小萌: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媒体他是一个相生相克的这么一种关系,你觉得你跟媒体之间什么关系,比如朋友关系、敌人关系。
焦 扬:具有挑战性的朋友。刚才说到微笑,我一走进新闻发布厅我看到记者,我真的就想微笑,而且这个微笑我觉得发自内心的,绝不是做秀,可能你真的看不出有一点点是做作的这种笑,这种很牵强的笑,不是的。为什么呢?你说如果没有记者坐在发布厅,要我的发言人干什么?记者愿意来参加发布会,是觉得你这个发言人有价值,你这个发布会他觉得还是有新闻的,他才来,这样的话我的存在,新闻发言人的存在才有必要,所以我看到记者我真觉得由衷高兴。
李小萌:您跟记者面对面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剑拔弩张的时候吗?
焦 扬:没有,在发布会上从来没有。
李小萌:是不是因为他们对您比较手软?
焦 扬:不会,绝对不会,而且尤其是我觉得跟我越熟的记者会提出越尖锐的问题,我觉得实际上对新闻发言人来说,不能惧怕尖锐问题,我们要面对敏感,也会面对尖锐,能够提尖锐问题的记者才是好记者,他提不出尖锐问题的记者是不动脑筋的记者,没出息的记者,他提出尖锐问题了,说明他在思考,他不仅思考了表层,他思考了深层,这样他的思考会激发我的思考,这时候如果我应对不了她,我输了,这个发言人没水平,所以她会激发我,这样互相激发,互相抵力,反而大家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状态,所以说是挑战性的朋友。
李小萌:如果说每次发布会都是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博弈的话,每次你都没有输过。
焦 扬:用博弈这个词儿我没想过。
李小萌:您觉得不准确?
焦 扬:我觉得不准确。
李小萌:那是什么呢?
焦 扬:互动。
李小萌:刚才您讲过,如果你被他问住的话你就输了,有没有输过的时候呢?
焦 扬:有被问住过,但是我有那么一点小小狡猾的技巧就过去了,所以大家没有觉得。
李小萌:是吗?是什么样?就像刚才我不知不觉当中就被你的小小狡猾给带过来了是不是?
焦 扬:你不会,你太睿智了,太聪明了。
李小萌:我不是让你夸我。
焦 扬:但是你老将我,实际上是这样的,实际上记者他问这个问题,有时候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记者这个问题也是市民百姓所关心的,我这些话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我在拼命地想我该怎么应对,我根本还没想好,也许我厚厚的口径本里没有这个问题,我就在想特别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就说市民也很关心,媒体也很关注,这个过程我是顺口出来,我是在想。
李小萌:但是在整理思路是吧?
焦 扬:整理思路,但是就迅速整理。
李小萌:大家要记着,以后凡是焦扬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的时候,她就是在整理思路的时候。
焦 扬:不全部,你被被她误导。
李小萌:你看你刚才总结了一个,就是说用一些过渡的话来整理思路,我们也帮你总结了一下,一些新闻发言人回答问题的套路,你觉得你都用过吗?
焦 扬:避实就虚用过。去繁就简用过,转交他人用过,下次解答用过,善于辞令我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都用过。
李小萌:这个大家心里有感觉,这些方法,ABCDE这些方法是可以帮助发言人比较顺利地过关,但是会不会有一个问题呢,就是说顺利过关了,但是记者并没有拿到实实在在的想要的信息?
焦 扬:这个是要防止的,我常常跟一些发言人同事也说,我说在台上好像跟记者是不平等的,我在台上说,记者在台下听,我说什么记者记什么,好像不平等的,实际上会后是他怎么报道我是奈何不得的,怎么说是我的事儿,怎么报道是他的事儿,我如果老是用这些技巧来应对的话,他报不出也不报了,那要你发言人干什么?政府的政策、政府的声音怎么传递给百姓,你发言人定位,你怎么来履行你的职责?这是大忌大错,不会这样的,没有一个发言人是会这样,光靠这种技巧,所以我说技巧是不重要的对发言人来说,熟能生巧,有些东西他自然会把握分寸,但他绝对不会这样。另外记者就会发表一些怪话了,对你的形象不会有好处的。
李小萌:怎么样?能令人信服吗?都点头。对新闻发言人还有一个比较挑战的,就是当一些突发的事件或者负面的新闻出来的时候,他要第一时间站出来面对媒体,这个时候考验他的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片子。
2006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台湾记者提问时这样说到:上海的水简直就不能吃了,而且是黄的。这一句话引起了社会对上海的关注,公众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焦扬身上。
在3月15日的发布会上,“上海水质”这个问题自然成为了发布会上记者关注的焦点。焦扬说,“上海供水水质是完全符合标准的、是安全的。”她同时表示,除了水管老化外,还有一些新水管由于质量不高也出现了水锈现象,但这只是个别而并非普遍现象,上海的水质达标均在99。9%以上。详实的数据,可信的理由不只解除了公众的疑问,上海政府的及时应对也让大家刮目相看。
李小萌:3月14号的时候,总理记者会,有人问到了上海水质问题,15号你们就给出了一个答案,这是在背后做了什么工作?
焦 扬:14号那天总理新闻发布会被问到这个问题,立即就有朋友发短信告诉我,说你要重视这个事儿,要重视,我也意识到,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个事儿不管记者问不问,都应该有人澄清,因为总理高瞻远瞩,从全国的角度来说中国政府关注环保这件事情,但他不会对上海的具体的个案来给予解释,但上海政府,你就要对公众有一个交代,你没有这个脚底,这个信息出去,上海水是黄的,不能喝的,那投资环境一塌糊涂,老百姓的生存环境一塌糊涂,所以我们意识到,要有一个准备,不是说我自己。
李小萌:在这个记者会上是主动发布的还是又有记者问了你才提到的。
焦 扬:记者问。
李小萌:但是问到你的准备上面去了,你并不是没有准备的。
焦 扬:但我知道这个事情一定会被问到,我们准备是跟水务局,我问水务局要来了详细的、详实的数据。
李小萌:要把实实在在的数据拿到手,在这个记者会上如果没有记者问到你会主动提到这件事儿吗?
焦 扬:我想我会的,有些重要的话要说,如果就是不问的话,那这个可以用一种比如搭桥的办法,就是在回答其它问题的时候,顺便我还有个信息要出来,重要的信息该出是必须出的。像这件事情必须出了以后,让老百姓安心,让投资者放心。
李小萌:为了准备这几个数字,包括说话的角度和立场,你做了什么样的功课?
焦 扬:首先我必须要问专业部门要数字,专业部门数字来了,专业部门有时候给的东西会很长,它有时候会给你一个简报,一个问题我说这个事儿是怎么回事,他给一个简报,整个过程,我们就要根据新闻发布会的规矩,要去繁就简,就是说简单了大家记得住,太多太长了大家反而不得要领,我曾经跟我们的同事也说过,就是说我们的一个回答问题的口径,你太长了大家反而不知道哪一句最重要,有时候有的发言人说记者,说你报道得不准确,我明明说的重点在这儿,你报道的是那儿,为什么这样?我们就说你这个太长了,记者记永远赶不上你说,他记下来的你还没说到重点,等你说重点他还没记着,有可能这样。
李小萌:发言人要研究传播的规律。
焦 扬: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口径按照新闻发布和新闻传播的规律来改编,来改编,并且把它能够理解得口语化,这种口语化最好是能够连老妈妈听得懂。
李小萌:您刚才讲我们做了什么什么,我们怎么样,这是一个语言的习惯还是真的有一个我们在您后头?
焦 扬:真的有我们,这个我们很大很大的我们,我觉得做发言人不是靠个人,他首先是靠机制,靠团队,第二才是靠努力,靠学习,这两条缺一不可,但是更重要的是第一条,首先是靠机制,很幸运的是上海有非常好的机制,这个机制首先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的重视,其次,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网络,就是各委办局,上海35个委办局都有新闻发言人,以及他们的助理和新闻发言人的还有联络员,第三,我还有一个很好的发言人工作团队,就是发言人小组,在我不开发布会的时候,闭会期间他们要接听热线电话,发布会的时候,他们要做资料的准备,开准备会,跟我一起做一些准备工作,并且整理口径,这个口径既有一个阶段的热点敏感口径,又有发布内容的答问口径,同时我们这个工作班子还要做的就是平时日常舆情的分析,每天分析一下各大报各媒体对上海的问题关注些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的观点如何,知己知彼,知道这些大致就能够对于舆情,对上海的热点问题关心的一个走向能够有一个判断,离开了这样一个团队我信发言人个人也不是孙悟空,也不是说百变多能的。
李小萌:这是多少人的一个团队?
焦 扬:我们这个团队全脱产的人是两个,还有两位是兼职的,四个人。
李小萌:至少要有四个人在准备一次发布会的内容什么的。
焦 扬:但实际日常工作是两个人,接听电话,要做准备。
李小萌:是,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和一个部委的不一样,他只要把他这个领域的东西覆盖了,搞清楚就可以了,而你从大政方针到老百姓衣食住行,都要去了解,能够做到全部覆盖没有盲点吗?如果有盲点的话怎么应对呢?
焦 扬:做不到,肯定做不到,没有一个人是百事通,也没有一个部门是百事通,我们所依靠的就是一个重要的政府网络,另外我们依靠的是政府有一个政府法规,信息公开,我们只是信息公开的渠道之一,只是渠道之一,所以这个我想新闻发言人不能包打天下,也包打不了天下,这是一。第二,是靠支撑,我们需要哪方面信息,各委办会提供给我们,来支撑我们。第三,有时候一些专业问题我们会搭台,请专业委办局领导来发布,来解答,来解读,依靠这样的一种机制。
焦 扬:各位记者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下午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绍的是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且通过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日前制定的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大家知道,住宅小区是市民生活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家园,也是社区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住宅小区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瓶颈、难点和热点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住宅小区的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地理顺,对此市民百姓都多有期待。加强住宅小区的综合管理,是履行和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必需,也是关注民生提高市民百姓居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更是我们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市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三年行动计划将从体制和机制入手,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着力解决市民百姓重点反映的诸如乱搭建、群租等顽症难点问题,构建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体制和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好,今天就是我要发布的主要内容,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的提问。
观 众1:焦发言人,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我想问一下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一个话题,在政府发布它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据我了解,有一些问题都是设定好的,而且哪些们问也是设定好的,我想有这种托的现象存在吗?这种现象是真实的吗?
焦 扬:这位学生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拖的现象存在。
李小萌:对不起我笑了,很好的问题。
焦 扬:很好的问题,对,我在想这个很好的问题,真正的记者倒不大问这个问题,所以我说这是学生一个很好的问题。托的现象国内国外都存在,实事求是讲,我实际上不太主张做托儿,记者他能够问出一些我刚才说有思考的问题,说明记者有水准,很多单位尤其是为领导做新闻发布会的准备的时候,希望让新闻发布会更平稳,让领导在各种有准备的情况下来回答,他们希望做些托儿,我觉得可以理解。还有一种情况是主管新闻的有关部门,事先向记者了解,您最近关心些什么问题?您关心的问题你告诉我我们可以更好地做些准备,以便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们的用心也是好的,所以我觉得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说都是不好的,都是造假,不能这样。
观 众1:谢谢您。
观 众2:您好,我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
焦 扬:经常看你们的报纸。
观 众2: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问题,我们知道咱们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书记原来是从浙江省委书记调过去的,我在媒体上看到说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表示要力推长三角一体化,我想请问的是习书记这种个人的工作岗位的变化对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会有怎样的影响?咱们长三角区域规划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公布?
焦 扬: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就很抱歉了,这不是我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可以被授权回答的,因为您问的是中国上海市委书记的职务变化,还有这个区域规划又是国家发改委在领衔牵头在制定的,但是上海市政府对于服务长三角、融入长三角,与长三角共建共荣共同发展,这是坚定不移的,谢谢。
李小萌:刚刚这个记者的提问,虽然你的问题没有拿到你最想要的答案,但是你的问题问得很好,我们一下看到了新闻发言人她的技巧,她面临的工作压力是什么
李小萌:您觉得当发言人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焦 扬:我始终没觉得我自己有优势。
李小萌:再给三十秒时间。
焦 扬:现在还是没觉得有优势。
李小萌:请问当发言人以来你最满意的是什么?对自己。
焦 扬:守住了底线。
李小萌:最不满意的呢?
焦 扬:还可以做得更好。
李小萌:我们想在最后的时候,您对新闻发言人这个职业的理解,用一句话来帮我们概括一下,写这里,我们留作纪念。
焦 扬:平常心。我觉得守得一份平常心,就守得一份心里的安宁,新闻发言人要经得起捧,经得起骂,要捧不骄狂,骂不沮丧,因为这是职业行为,我们应该有为,必须有为,因为这是职业的一种职责所在,所以我们在所不辞,哪怕被骂也应该在所不辞,所以我觉得守得一份平常心对发言人是特别重要的。
李小萌:其实我想骂和捧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一个真实和对大众的负责。
焦 扬:对。
李小萌: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