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缘缘14岁的少女小琳(化名)始终站在窗边看着屋檐流下的雨水,直到养母施女士说起无奈将她遗弃在孤儿院的经过,小琳的眼泪才不断落下来。因为14年前抱养小琳时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小琳的户口至今无法落实。
眼看着她无法升学,心急如焚的养母写信向报社求助:“只要能给她上户口,我什么都愿意做!”
冬夜,门外传来啼哭声
收到施女士的求助信后,记者立刻前往她们位于凉城路的家。一室户的房子里,就地并排放着两张席梦思,这就是施女士和儿子、养女的安身之所。
对于施女士来说,14年前第一次见到小琳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1994年春节过后没几天,那时我和7岁的儿子住在广元路。”一天深夜,施女士已经睡下,门外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施女士疑惑地披上衣服,开门借着走道上的灯光一看,门口居然丢着一个婴儿。“她被一床破旧的带小红点的花棉被裹着,鼻子冻得通红,哭得都快断气了。”施女士一阵心疼,赶紧把女婴抱进屋里,“孩子很小,我用双手就可以托住她,细小的双腿还在我手掌里不停地蹬着。”施女士用热水给女婴擦干净身体,又喂她喝了牛奶,女婴这才停止了啼哭。
“我很喜欢女孩子,做梦都想有个女儿。所以当时什么都没想,觉得这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孩子。”施女士告诉记者,她从婴儿身上找到了一张皱巴巴的字条,上面有女婴的生日和她父亲的名字。
无奈,几次弃女情难断
“第二天我儿子起床,问我家里怎么多了一个小毛头,我逗他说"是妈妈生的"。”施女士万万没有想到,当初一个简单的决定,带来的竟是一家人14年的波折。
小琳10个月大的时候,施女士的一个姐姐劝她把孩子送走。可是越来越喜欢孩子的施女士说什么也不肯,“她就像我亲生女儿一样,我再穷再难也要养活她。”直到小琳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施女士才真正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由于小琳没有户口,没有学校愿意接收她。施女士辗转找了近十家小学,都被拒之门外。“最后找到了一所可以直接读到初中的学校,我跪下来求校长。”学校最终收下了小琳,但是施女士却要为此付出每年1600元的“赞助费”。
期间,施女士曾经想过把小琳送到孤儿院。“孤儿院的铁门一拉,小琳在里面哭着大喊"妈妈别把我丢在这里",我偷偷跑开,捂着嘴不敢哭出声,更不敢回头。”无奈之下遗弃小琳的痛,让施女士至今无法忘掉,“跟着我,孩子上不了户口,无法抬头挺胸做人,我养她就是在害她啊!”可是第二天,小琳就自己跑回家。“她跪在门口哭,叫我不要扔下她。”就这样反复送了几次,小琳还是没有离开这个家。
绝望,愿为女儿做一切
14岁的小琳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很是乖巧,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可是自从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施家,小琳就望着窗外的雨滴,一言不发。施女士说,孩子以为报社里来人又是要把她送走,所以难过了。
施女士在一家工厂打工,微薄的收入要同时供养小琳和读大学的儿子,日子过得异常拮据。尽管如此,经济问题却从来不是她的心病。“如果钱可以给她换来一个未来,我愿意倾尽所有。”可是眼看小琳明年就要参加中考,“没有户口,孩子读不了高中,以后无法参加工作,甚至连结婚也不能。”施女士告诉记者,外来人员还可以返回原籍,可是小琳是个弃婴,根本不知道“原籍”在哪里,“难道我的女儿就注定一辈子都要生活在见不得人的"灰色地带"吗?”
为了解决小琳的户口问题,施女士想过很多方法。找相关部门,送孤儿院,求没有子嗣的亲戚收养她,可是都没有成功。“我不在乎小琳离开我,就算她以后完全忘掉我这个"妈妈",只要她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可是面对母亲的这番话,久未开口的小琳却一下子泪流不止,不断对记者说:“我不要户口,我只要和妈妈在一起。” (来源:上海青年报)
(责任编辑: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