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继斌
本报讯 近日,我省1984~2006年气象灾情普查工作全面完成。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省气象灾害明显增加,特别是大面积干旱及森林火灾和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频频发生,西部地区土地沙化不断加剧,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研究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给气象灾害评估提供基础数据,省气象局首次开展大规模的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工作,共收集了全省83个气象台站1984~2006年期间出现的冰雹、雷电、干旱、雪灾等16种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信息,包括灾害种类、出现时间、强度、路径、发生地和频率等数据。为确保气象灾情资料的准确无误,普查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各市(地)气象局上报的数据进行了规范化的校对和订正,剔除了一些可信度不高的数据,并从灾害大典、灾害年鉴、气候评价、历史资料、气象报表等多方面搜集整理,进行灾情补充和订正。
据介绍,气象灾情信息普查是分析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对社会经济影响、科学防御气象灾害、开展气象灾害区划和风险评估等业务的基础性工作。丰富翔实的气象灾害资料,将为开展气象灾害区划和风险评估及防灾减灾等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生活报)
(责任编辑: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