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如果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端,那么,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则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奠基。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得以确立,根据地建设的方针得以确定,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开始形成……
1962年,周恩来来到由昔日的起义指挥部所在地江西大旅社改建的南昌起义纪念馆,这位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特别强调:“南昌起义的宣传,一直要讲到井冈山。”
道路——从苏联式的“城市暴动”到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 背景 :1927年,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先是与国民党合作的北伐顺利进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接着就是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短短几个月内,共产党员从6万人锐减至1万人。
为挽救革命,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史实:1927年8月1日夜,一阵枪声划破南昌城的宁静。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率2万余人起义。
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大大小小的起义,后来都遭到了挫折。
秋收起义部队在向长沙进发的行动中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9月19日晚,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齐集浏阳文家市,部队已由秋收暴动时的5000余人减少至1500余人。
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议。经过争论,会议同意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工农革命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另图发展。
专家评析: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
南昌起义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大小小起义上百起,都以攻打城市为目的。实际上,毫无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借鉴的完全是苏联的经验——城市暴动,夺取政权。
忽略中国农业社会特色的暴动,最终都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直到毛泽东提出向农村进军的战略转变。广大的农村,给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以充足的兵力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方向。
军魂——三湾改编开始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背景 :1927年9月29日,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一路行军和作战,伤员不断增加,加上疟疾流行,少数伤病员因缺乏医药而死在路旁;掉队、离队的人越来越多;部队中党的各级组织没有普遍建立,无法开展政治思想工作,部队减员至不足1000人。
史实 :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
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确定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废除打骂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官兵平等,待遇一样,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有很大的权力,参加对部队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军官要受它的监督。
毛泽东还亲自在一连发展了6名党员,后来成为开国中将的赖毅就是其中的一员。
专家评析: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
三湾改编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开端,尤其是“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大创造,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一项根本制度。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的军魂。
扎根——“三大任务”要求红军不光要打仗 背景 :从南昌起义到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由旧军队、工农组织起来的人民军队,最初仍保留了诸多旧军队的特点,比如部队只管打仗等。史实: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在总结茶陵战斗的大会上,毛泽东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是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是打土豪、筹款子;第三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在井冈山下参加红军的袁林老人曾回忆,工农兵革命军每到一地,都要通过访贫问苦、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打土豪,分田地”。
1928年三四月间,毛泽东率领工农兵革命军在酃县的中村和桂东的沙田,开展了插牌分田。随后,边界党和政府发动群众,进行土地分配,得到当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
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曾写道: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专家评析: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研究员李春祥
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提出军队的任务不仅是打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这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的巨大贡献,使初创的人民军队一开始便在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建设,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游击——“十六字诀”奠定以少胜多的新战术 背景 :沿用苏联模式攻打大城市失败后,转移到罗霄山脉的红军面临的是一系列挑战——无论是安家立足还是开展群众工作,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打仗。当人数、枪支和弹药都完全不足以支撑任何一场正规战的时候,一种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战术就成为了必需。
史实 :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
起义部队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朱德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
5月中旬,赣军5个团在第27师师长杨如轩率领下攻占永新,向宁冈进攻。朱德、王尔琢率第4军主力,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在草市坳全歼赣军第79团后,乘胜奔袭,在当天正午第二次收复永新城,杨如轩带伤逃回吉安,赣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进剿”被粉碎。
6月下旬,赣军以第9师师长杨池生部为主力,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以5个团占领永新。湘军吴尚部也出动3个团向酃县、茶陵逼近,配合赣军的进攻。红4军以小部钳制湘军,集中主力打击赣军。在朱德和陈毅、王尔琢分别率领下,6月23日红4军在新、老七溪岭和龙源口歼灭赣军1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千余支,第三次占领永新城,击破了赣军的第四次“进剿”。根据地军民奔走相告:“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
亲历了两次反“进剿”、今年已满百岁的肖克老将军曾回忆,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根据地的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共有50多万人。毛泽东说:“是为边界全盛时期。”
1930年冬,蒋介石调集10万人马向赣南闽西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红军主力3万余人举行反“围剿”誓师大会,毛泽东亲自为大会撰写了一副对联“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中操胜券”。
红军的基本战略战术,都概括在了这副对联中。
专家评析: 《世界军事》执行总编辑陈虎
毛泽东把这十六字诀称为“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正是从敌强我弱这一特点出发,趋利避害,避实击虚,灵活机动,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从而逐步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人民军队后来的战略战术,就是由它发展起来的。
尾声:永远的井冈山精神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
1965年,毛泽东在离开36年后重上井冈山,在山上住了8天,并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2005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北路6号落成并开学。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陆续来这里接受井冈山革命精神的教育和洗礼。
(据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