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当记者驱车行驶在蒙洼蓄洪区堤坝上时,每隔一公里就见到一面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随行的阜阳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军分区千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突击队,分片守卫在堤坝上,成为抗洪抢险的骨干力量。”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车至王家坝团结村时,记者见到了民兵营营长张兴泉,发现汗水已浸透他的衣背。救灾民兵们对记者说:“前不久张营长的腿被汽车撞伤,腿部的钢板还没拆除,伤没养好就带领我们来巡堤护堤。”大堤上,记者看到党员民兵突击队员们正在挥铁锹、扛沙包,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抗洪中,一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记者在防汛指挥部印刷的抗洪抢险快报上,看到这样感人的故事:阜阳军分区司令部作训参谋程龙,自己家中房屋被洪水浸泡,妻子和3岁的儿子被洪水围困,面对作战值班任务,他顾不上妻儿,几天几夜坚守在值班室;洪灾发生前,郜台乡民兵骨干汪义勇正在上海务工,接到救灾指令后,毅然辞去工作火速返乡参加抢险。救灾中他过度劳累,晕倒在大堤上,战友将他送到医院急救,醒来后他拔掉输液针头,又投入到加固堤坝的战斗中。
危难时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当洪水来临,党员干部们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榜样。阜南县人武部政工科长袁俊峰接到抗洪抢险命令后,含泪告别病危的父亲,带领民兵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半岗镇武装部长陈宝宇,过去曾在抗洪抢险中用身体封堵堤坝缺口,这次洪水来临时,他顾不上照料刚做完肿瘤切除手术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洪战斗中。
战斗中,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军分区组织抗洪队伍时及时成立临时党小组和党支部,使党组织成为抗洪抢险的坚强堡垒。记者了解到,发生洪灾以来,已有近百名民兵向党组织提出“火线入党申请”,党员干部已经成为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本报阜阳7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