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根据历史经验,海权产生的最根本动力是海外贸易。国家经济结构中,海外贸易成分不占相当大比重,也就不存在发展强大而持久的海上力量的基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如果将世界划分为“海权势力”与“陆权势力”的话,我们说前者从此一直在挑战后者,并最终战胜了后者。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先后发生的科索沃战争、波黑战争、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都标志着“海权势力”正在渗透至传统的“心脏地带”,而且是各方向“入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向型经济”已经快速向“外向型经济”转换,现代海权是我国未来的必要选择。中国强大的海权之剑,不会也不应架在别人的脖子上,但要把别人架上来的剑隔开。
文字整理:毛玉西
根据历史经验,强大的海上力量或者说海权产生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海外贸易。国家经济结构中,海外贸易成分不占相当大比重,也就不存在发展强大而持久的海上力量的基础。所以,海权意识产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条件,缺一则不可。首先是人类文明状态处于弱肉强食的水准,战争暴力乃是解决争端的最后手段的状况;二是国民经济很大比重依赖于海外贸易;三是国家出现了海上生命线问题。
陆权优于海权是片面看法 军事学上有海权和陆权之分。当前,学术界有人在讨论“是海权重要,还是陆权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这种比较是不对的,也没有必要。作为海洋国家,海军必然强大,也必然更注重海权发展。
从历史经验看,认为陆权优越于海权的看法是片面的,这种看法往往只是抓住一点,而忽视了对全局的考察。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来,如果将世界划为“海权势力”与“陆权势力”的话,我们说前者从此一直在挑战后者,并最终战胜后者。
二战后,“陆权势力”体现在以前苏联为首的华沙集团,“海权势力”则完全被北约掌握。此后,两大势力在欧亚“心脏地带”展开“拉锯战”。对抗的结果是,以苏东国家的崩溃告终。
冷战结束后,先后发生的科索沃战争、波黑战争、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标志着“海权势力”正渗透至传统的“心脏地带”,而且是各方向“入侵”。可以看出,到今天为止,“海权势力”基本彻底压倒了“陆权势力”。
1962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英国上院的演说时提到:“历史的重大教训是,对方实行陆战战略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的。第二次大战从根本上看,是一场争夺海上航道控制权的斗争。”这种认识是很深刻的。
中国的对策——
建立强大海上力量
保护国家海外利益 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之所以没有能力发展起海军,主要在于没有“外向型”经济基础。最近10多年里,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海外贸易比重越来越大,“海洋生命线”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强大海上力量的需要变得越来越现实,而“台独”的政治因素则进一步刺激了这种需要。
当然,中国转过身来面对海洋之际,历史的海权实践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教训,供我们吸取。我们应意识到,当代文明国家的海权建设不应把对国家海外利益的保护,发展成对外部国家的侵略和控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现代海权建设应在国际法规定的范围和人类普遍遵从的道义原则许可的前提下保护本土以外的国家利益。中国强大的海权之剑,不会也不应架在别人的脖子上,但要把别人架上来的剑隔开。
专家小传 倪乐雄 1956年12月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00年度美国国务院新闻总署东北亚安全事务国际访问学者。学术研究范围:战争与文化、东西方战争文化比较、国际军事战略等。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