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一个让人崇敬感油然而生的城市。
建军80周年前夕,记者随中国记协组织的采访团到南昌采访,所见所闻,让人深切感到,南昌这座英雄城,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正焕发出一种新的活力。
试看今日南昌,“八一”情怀的红城,朝气蓬勃的新城,环境优美的绿城,多种身份交织在一起,让人迷恋。
红城 一片“八一”情怀浓厚的土地 南昌的“八一”情怀很浓,也很真挚,它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这一点,在南昌市区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看出。这里以“八一”命名的建筑和单位众多,如八一广场、八一大道、八一大桥、八一礼堂、八一体育馆、八一保育院等等,不胜枚举。其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浓缩了南昌人心中永远值得骄傲的“八一”情怀,这份情怀从80年前人民子弟兵诞生的那个伟大时刻起就迸发出来,随着历史的沉淀愈发醇厚。
作为英雄城南昌的象征,近八万平方米的八一广场宽广壮丽,由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高大雄伟,广场上的军史浮雕、军史大事记、八一音乐喷泉等,是那么完美地体现了“八一”历史,展示了“八一”文化。“如果有人问我,英雄城南昌的魂在哪儿,我认为它就在八一广场上。”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干部,这么说起八一广场在南昌人心中的分量。
历史的传承一直在延续。和平年代,“八一”情怀在南昌更深层次的体现,是这里浓浓的双拥情。从1992年起,南昌已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江西省唯一一个获得“五连冠”殊荣的城市。的确,在南昌,双拥之花遍开各处:双拥进社区家庭,军民共建共享和谐社区;“法律、教育、科技、文化、服务”五进军营活动,蓬勃开展;安置有偿转移、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建立安置保障金专户,三大举措解决了退役士兵安置难题……
对南昌人而言,“八一”情怀不仅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坚定信念、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主旨的"八一精神",是南昌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时代不同,任务不同,但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今天,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使"八一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如是说。
英雄城南昌,在“八一精神”的激励下,永远向前!
新城 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动感城市 登临南昌滕王阁,顿有一种时空交错之感。1300多年前,山西文人王勃面对滔滔流过的赣江,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一叹。
今天,赣江依然在流淌,然而滕王阁四周的风景已大不一样。且不说横跨赣江的五座大桥,就是周围遍布的高层现代楼宇,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这儿不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城,也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一座朝气蓬勃的新城。
与老城区隔江相望的红谷滩,原先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地,如今已成为一个生机无限的新城。记者采访中看到,这里有秋水广场亚洲第一喷泉、全球最高摩天轮、江西“第一高楼”国际金融大厦、赣江市民公园……这些无不显现着南昌“浦东”的活力与魅力。南昌市的目标,是把红谷滩新区打造成集商贸、行政办公、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中心区。“野心”可谓勃勃,不过,这不正说明这座城市心态之年轻!
高处遥望南昌,“一江两岸、五桥飞架”的都市景象尽入眼帘。今天的南昌,展现给世人的不止是红色经典和革命故事,还有现代化所包含的诸多时尚元素。行走在南昌这片“红土地”上,从布局合理的大型购物中心、CBD(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功能板块中,你能处处感受到这座古城活力涌动和迸发。
这只是外在直观的印象。更深刻的是南昌人思想观念的变化。近年来,南昌市委、市政府确立“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的发展思路,要把南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以江铃、南烟、南钢、汇仁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正迅速崛起,成为南昌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挺起了“南昌制造”的脊梁。
自信的南昌人还以虚怀若谷的心态,以优良的投资环境,高效的行政管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来南昌落户。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2家引入南昌,国内200强仅制造业也有超过20家在南昌投资,开放型经济在南昌正初具规模。
数据无疑更有说服力。2006年,南昌市完成GDP118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万元,跨上3000美元新台阶;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51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10.06亿元。这组数据,对于一个内陆腹地城市来说,实属来之不易。
南昌不愧是一座动感的城市。2006年6月10日,美国《新闻周刊》根据新兴都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选出了近年经济急速发展的世界十大城市作为动感都会,南昌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城市,与美国拉斯维加斯、日本富冈、俄罗斯莫斯科等并列上榜。
南昌,正如一个执著的少年,放飞理想,活力无限!
绿城 一个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 初到南昌的人,往往惊讶于这里的一个独特景观。
这就是南昌城东的“天香园”,一个天然形成的“城市鸟岛”。这里每年有10多万只白鹭、夜鹭、池鹭等十几种候鸟筑巢栖息,成为喧嚣都市中难得一见的生态奇观。
正是在这里,一个“为鸟留道”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候鸟,南昌市在2003年立下一条规矩,在天香园至鄱阳湖沿途10公里候鸟迁徙线上,不准建高楼、不准建噪音大有污染的工厂、不准建密集的住宅小区。一句话,就是为这些鸟儿们开辟一条畅通无阻的“天路”。
可以说,“城市鸟岛”是南昌绿色生态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城在绿中”、“城在湖中”,这是南昌城给人最直观的一个印象。记者一行徜徉在宽敞的八一大道,只见两旁近年种植的常青树已是枝繁叶茂,放眼四望郁郁葱葱,沁人心脾。南昌日报同行介绍说,市政府已把市区道路绿化覆盖完好率达95%以上作为一个近期要实现的目标。盛夏的傍晚时分,在城内波光粼粼、鸟语花香的西湖边漫步,只见三三两两的市民正悠闲地赏花看景,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做好山水文章,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南昌市最好的品牌、最大的无形资产。”南昌市领导的眼光看得长远,行动也很扎实。他们投入巨额资金,启动了“蓝天、碧水、绿化”工程: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办法》,划定了32.9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近年来,南昌先后投资近20亿,对城内青山湖、玉带河、桃花龙河等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市内湖泊、河流水源水质大为改善;2003年至今,南昌已投资10亿多元用于城市绿化建设,目前市区的绿化覆盖率近39%,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为了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南昌市不仅仅是大手笔投入,还做了很多可贵的“减法”。2004年,一个投资数亿元的热电项目欲进驻南昌红谷滩新区,但由于该企业落户后可能出现污染问题,而且相关的环保配套设备又没有到位。最终,这个项目被“礼送出境”,这也成为南昌市对重大污染项目说“不”的一个缩影。
“一流的风景,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生态南昌,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人气。“南昌市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新路,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南昌市市长胡宪不无感慨地说。南昌,正不断演绎着环境创造财富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