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覆海通讯员周传勇)6月26日上午,记者登上济南钢铁集团厂区南面的鲍山,眼见天上白云悠悠,十里钢城掩映在一片绿意葱茏之中。正在山上散步的退休职工杨文福说:“过去钢厂黑烟滚滚,喘口气儿就呛嗓子。
现在,倒像是住进了风景区。”
山东省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济钢绿地面积达到487.0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9.76%。如果仅从感官和数字来评介济钢是一座“绿色钢城”,还显得过于表面化。实际上,“绿色”已经深深植根于济钢人的生产经营乃至文化诸多方面。绿色,也正成为济钢的新一轮核心竞争力。
济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长顺在诠释济钢的“绿色”时说:“绿色象征着生命、和谐和希望,代表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济钢人永恒的追求。我们不光要打造一座绿色钢城,更要培育钢铁企业的绿色品牌和绿色理念。”近些年来,企业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为钢城注入了一种和谐发展的生命绿色。
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导引济钢延续已久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巨变。从“九五”开始,济钢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了工业水、煤气、废渣和余热的“四闭路”。先后开发120多项节能清洁工艺技术,今年1~5月份济钢吨钢综合能耗实现587kg标准煤,吨钢耗新水3.37立方米,分别比10年前下降45%和82%。而10年前,济钢的吨钢综合能耗曾高达1062kg标准煤。
“绿色”也融注进济钢的产品中。他们逐步形成了“高强、耐磨、耐腐蚀”的绿色清洁产品特色,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级、低消耗、低污染的“三高两低”品种板比例超过了80%。“绿色钢铁”无疑已成为济钢的一张市场“通行证”。
“绿色”也在重新“锻铸”着济钢的企业文化。工会主席刘秀元告诉记者,“做事求和、以和求顺,以人为本”已成为济钢的企业哲学。10年来,职工收入连年快速增长,企业没把一名下岗职工推向社会,企业充满了一种和谐发展的生命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