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检索于栋庆,45岁,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镇旗杆石村渔民,24年前开始捕鱼,25岁当船长至今。他的三代渔船的更新,见证了胶东沿海渔民的生活变迁。
本报记者 杨明清 本报通讯员 刘国贤 王永亮
收拾完渔网、缆绳等捕捞工具后,山东省乳山市旗杆石村的于栋庆,仔细地给自己的钢壳船涂了一遍油漆,以备来年启航。
他一边拾掇一边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150马力的钢壳船,俺投资60多万元建造的。这上边,卫星导航、雷达、对讲机、探鱼器等设备一应俱全,作业可达到140海区。
”
提起20多年来的渔民生涯,于栋庆感慨万千。
于栋庆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渔民,他是父亲摇着橹、架着木帆船养大成人的。1983年,村里集体建造了6条20马力的机动船,彻底改变了捕渔要靠摇橹的历史。21岁的于栋庆跟着老船长出海,成为一名水手。
那种20马力的机动船可以在90海区左右作业,最远的航程可距港口100多海里,每次航行可持续七八天,打捞三四吨的鱼货。自从第一次出海归来,于栋庆心里就有了一个梦想———如果自己能够拥有一条机动船,自己当船长,那该多好!
然而,在那个年代,尽管海洋资源丰富,但鱼货价格太低,每个人一年最多的收入也不超过3000元。想要建造一条机动船需要9万多元,也就是说起码要干30年。
梦想如此渺茫,于栋庆还是没有放弃。
1987年,很多渔民有了单干的想法。于栋庆联合其他3人,以入股的形式,建造了一条40马力的机动船。他们一共花费了近10万元,虽然可以先欠船厂一半的钱,但剩下的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于栋庆只有不足3000元的积蓄,他四处借钱,还从信用社贷了1万元的款。
当上“股份船”船长的于栋庆,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捕捞上。那时候,船上只有救生衣和救生圈,稍有点风浪就得拼命往回赶。幸亏那几年海洋资源丰富,价格适中,于栋庆仅用了3年时间就还清了“股份船”的欠款和贷款。
合伙干,商量着干,终究不如自己干。1993年,于栋庆拿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3万多元,加上借来的几万元,采用船厂先付一半资金的方式,自己建造了一条价值17万元、60马力的机动船。也正是在这几年,许多渔民开始借钱造船,村里的船已达到70多条。
又经过几年的发展,于栋庆在2000年的时候,将这条60马力的木质机动船以10万元的价格卖了,向银行贷了40万元,投资60多万元建起150马力的大钢壳船。
船大了,设备好了,梦想实现了,可于栋庆又有了新的担心:“由于过度捕捞、海水污染,鱼货的品种大大减少,鱼货单个重量远远低于前几年,"把鱼孙子都打上来了"的说法一点不为过。”
得知国家正努力控制和淘汰小马力渔船的时候,于栋庆有些欣慰:“要想既保护海洋资源,又不让渔市淡下去,就得鼓励上大马力船进行远海捕捞。我正筹划着,等条件成熟时再建条更大马力的船,到远海去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