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袁仲伟李石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37张黑底白字的拓片、8座方柱形的水泥墩和1块湿水泥板,这些展品简洁有序地陈列在北京798艺术区“长征空间”(一个视觉艺术中心)的大厅里。
7月7日下午,一个以“记忆考古”为主题的个展在这里开幕。从“耕者有其田”、“人民公社好”的口号,到“时务”、“光明”等报头题词,再到名人名言、流行歌曲和私人信件,乃至于不可阅读的乱码,一张张拓片,表达了作者有关公共话语与个人记忆的思考。
“公共记忆可能成为个人记忆,也可能被个人记忆过滤掉。它们有共享的时候,如果个人足够强大,那么他的记忆就有可能变成公共记忆。”“记忆考古”的作者邱志杰这样阐释自己的创作意图。
百余张拓片有如一幅幅书法作品。古朴的大小篆、优雅的隶书行书、规矩的楷书,不同字体风格在整齐排列的拓片中演变;个性鲜明的毛体和逼真的名人手迹,满足了不同人多样的审美取向。
“记忆考古”关注的不仅仅是书法和话语。拓片的顺序安排是从公共到个人的过渡。“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等是直接成为公共记忆的个人话语。卡拉ok歌单勾画出了公共场所里的个人趣味。“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口号不但展示了差异巨大的历史背景,也联系着那些不同的却同样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从梁启超的《时务报》到于右任的《民立报》,再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最后加上《南方都市报》、《娱乐周刊》等,作者选用了自维新运动以来的重要报刊的报头题词,这些是精神领袖们在不同时代的报刊题头上留下的墨宝。
口号是公共话语,报纸是社会公器,领袖书法变成了个人记忆。拓片帮助人们挖掘出那些或近或远的记忆。“我觉得这些还是挺有看头的,确实引起了我关于过去的一些回忆,不像其他的看不懂。”一位现场观众笑着说。
“乱码是我这里面最个人的部分之一。这里有一个过渡,都是一些个人语言变成公共记忆。”邱志杰介绍着拓片里的乱码符号,这是最让人看不懂的。乱码中有简体和繁体的中文,也有外文,并插进了各种特殊的符号和图形,因而没有连贯的文字意义。这些拓片包括被电脑病毒破坏了的日记文档和成为乱码的电子邮件。“乱码是比较神秘的,我们没有能力解读。”他解释说,“我们看不懂乱码,与看不懂阿拉伯文本质上是一样的。乱码实际上完成了由私人话语向公共话语的转换——日记和邮件本来是秘密的、个人的,却由于乱码,变成了大家都看不懂的一套符号体系,大家共同的无力解读反而让其变成了公共图像”。
展厅里循环播放的短片记录的是拓片的制作过程,一些观众正饶有兴趣地观看。展厅中间,一圈人围着那块湿水泥板,作品都是在这种水泥板上完成的。不知是谁在水泥板上踩下了脚印,一对情侣也跟着留下了印记。随后小孩们开始在上面涂鸦,并乐此不疲。“那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作者如此评价观众的“作品”。
这个展览一直持续到8月12日。策划人贾嘉介绍说,“记忆考古”作为一种个人创作吸引了许多的观众,这些作品又将从一群人的视线中到达个人收藏者的库存。这次展览本身,似乎也在讲述着“公共与个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