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一坑多棺”东周墓葬群
国家文物局将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群列为2007年“1号”关注项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敏沈洋
2500年前,一个神秘的族群在江西省靖安县留下了一个悬疑;2500年后,考古工作者偶然发现了这个沉睡了25个世纪的悬疑。
盗墓贼挖开千年墓葬
靖安东周墓葬群的发现颇有戏剧情节。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几名盗墓者根据挖山爆破时的声响和当地传说,才找到了这座一直流传于当地,却从未被证实的大墓。
2006年12月底,靖安县水口乡几个村民在李家村靖永公路旁炸石头。村民们发现炸药爆炸后,路旁一座小山的背侧能听到“嘣、嘣”的回声,仿佛是从山底里传出来的。人们猜测山里应该有空洞,很可能是古墓葬。
本刊记者从当地老人处了解到,爆破时会发出声响的山叫“斋饭岗”。顾名思义,这是一座像斋饭一样,逐步堆积起来的山岗。当地人世代相传,说这座山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堆砌的。
传说坚定了盗墓者的决心。经过简单商量,几个村民偷偷跑到小山坡上,先以烧山植树的名义将山体表面清理出一块空地来,夜间带着工具开始凿洞。经过两晚“奋战”,凿开了一个能容纳人身体下去的洞口。顺着一个两米长的梯子爬下洞,盗墓者发现了漆器、青铜器、纺轮等文物。巧的是他们的勾当被当地一名老人发现,在制止无效的情况下,老人报了警。
经公安部门查证,盗墓者从背公路一侧的山丘中段斜向下挖出了一个深约9米、宽约0.8米的通道,通道内还留下盗墓者遗弃下来的蜡烛、箩筐等盗掘工具。公安部门随即逮捕了盗墓者,追回被盗文物,并向文保部门通报了案情。
2006年12月28日,接到古墓遭破坏的报告后,江西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当即向国家文物局紧急报告,请求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很快得到批准。
2007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靖安县水口乡东周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惊现“一坑多棺”
考古人员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将这座东周墓葬群的形态初步展现出来。墓葬南北长16米、东西宽11.3~11.7米,面积约190平方米,墓口至底部深约3米。墓穴四壁陡直,加工平整,表面抹有一层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部偏南侧开有一斜坡墓道,墓道宽约3.2米,受公路的破坏,残长5米。墓葬上部共有5层总高度为12米的封土,每一层封土都由黄土和小石子混合而成。
令考古学家们吃惊的是,这是一个“一坑多棺”墓葬群。墓葬规模之大、坑内棺木之多,为国内目前发掘的先秦时期墓葬形式中所仅见。在这个墓穴里,墓葬没有椁具,但是有47具单个棺木,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棺木密集排列,多数东西向,局部也有呈南北向。墓穴东南角有相对宽大的主棺一具,两侧有铁制吊环。
这些棺木造型各异,加工讲究,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它们多由完整的原木对半剖开后剜成,下葬时用篾绳捆绑,之后裹以数层竹席,分三个小区分别埋葬。每个小区都有白膏泥封裹,白膏泥上有黄土层加固,黄土层经火烤,坚硬致密,防水防潮。
由于盗墓破坏和棺木腐烂,专家在墓葬中还清理出土了近100件器物,大致是青铜凿、削、刀、漆勺、木梳、木盒和编织品等。专家们认为,这些器物与江西省贵溪东周时期崖墓出土的器物相似,可推测李洲坳古墓的年代应当在东周时期。
由于这种“一坑多棺”的葬俗在我国考古史上属首次发现。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初步研究成果上报国家文物局。经国家文物局派专家到现场反复确认,认为其考古价值重大,将靖安东周墓葬群列为“1号”关注项目。从前期发掘到后期的开棺,抽调全国各地考古领域的权威专家前来指导。
“用心”唤醒千年棺木
4月底,靖安东周墓葬群前期发掘清理初步完成后,国家文物局委派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等5人组成的专家组,赴靖安指导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及开棺准备工作。
专家组在考察现场之后,指出必须在室内进行开棺,而且要赶紧制定文物保护方案。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本刊记者,为了防止恶劣天气破坏墓葬里的棺木和文物,他们花费了20万元在墓地发掘现场盖了一个大棚。另外,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开棺条件,他们把当地粮管所的仓库租借下来,并安装了10台空调确保室内温度符合文物保护条件。
7月1日开棺现场,国家文物局又派了漆器保护、丝织品保护、体质人类学、木质和水文地质等五个领域的10名专家前来指导并直接参与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亚蓉是国家文物局的10名专家之一,她和她的5位女助手是发掘现场最活跃的人。用海绵把棺木中的液体吸干,用纯净水清洗棺木中的文物,这些都离不开她们的身影。为了找到有价值的文物,她们直接用手从棺木中清理文物。王亚蓉解释说,因为带了手套的手可能对文物没有好的触感和质感,小件的文物就可能感触不到。
王亚蓉向本刊记者介绍,用手从千年的棺木中寻找文物,有时候手上的腐烂泥土味一个星期后都还有余味。而且清理棺木要很有耐心,要不断地做重复性工作,有时候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
记者发现,王亚蓉和她的四名助手花了三天多的时间才清理完一具棺木。
当然,专家的付出还是值得的。靖安东周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
47号主棺附近发现的直径达30厘米的圆形金箔饰物,被认为是先秦时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箔饰品之一。
多副棺木发现保存完好的人体骨骼,第33号棺木还发现人体大脑组织。古代人类体质研究权威专家、吉林大学教授朱泓认为,历经2500年的人骨依然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在江南酸性红壤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骨研究的一项空白,意义重大。
王亚蓉在清理第34号棺木的过程中,墓主的膝盖骨、颅骨和牙齿根部等几乎全身都“长出”了多块以前从未见过的绿色结晶体,最长的一块达8.5厘米。专家说,这是国内考古界首次发现此类晶体,将为人体学、病理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在47号棺木中发现了一块制造精美的玉璜。这片极薄的玉璜呈半月形,属青白玉,质地极为通透。玉璜长4厘米,宽2厘米,双面都雕有微小细致的云雷纹,雕工极为精美。
另外,考古人员还从墓葬中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漆器、木器、竹器、陶器和玉器。
依靠科技手段解开谜团
从2007年1月10日开始,靖安东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已历经半年了。但墓主人是谁?死因是什么?是一个普通的家族墓或是帝王墓?是同时死亡,还是先后被埋葬在同一个地方?它是个单一的墓葬群,还是个殉葬坑?
靖安东周墓葬群多副棺木中的人体骨骼保存得很完好,这将为破解上述谜团提供重要线索。
古代人类体质研究权威专家、吉林大学朱泓教授告诉本刊记者,他将从体质人类学角度通过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骨骼进行研究,试图找到墓主人的性别、死亡时的年龄、死因和族群等信息。
朱泓说,等到这批人骨样本送到他所在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后,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得出答案。
朱泓说他所在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有两个实验室,分别是人类学实验室和考古DNA实验室。
人类学实验室将通过观察和测量骨骼标本,确定墓主人的性别、年龄,以及进行古代病理学研究,确定墓主人的死亡原因。这些将为确定墓葬的性质提供重要线索。
在考古DNA实验室,专家可以提取和分析墓主骨骼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得出墓主人生前的饮食结构,确定墓主人是以吃动物类食物为主还是以吃植物类食物为主,如果是以吃植物类食物为主,还可以分析是以水稻为主,还是小麦为主。这将可以研究墓主人生前的食谱,了解当时的经济生活方式。
另外,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墓主人的迁徙问题。如果牙齿中的同位素和骨骼中的同位素相同,表明墓主人是本地人口,如果不同,则表明墓主是从外地迁移来的。
朱泓告诉记者,分子生物学是21世纪世界考古学界最前沿的技术,通过提取骨骼中的DNA,可以确定墓葬中死者在遗传学上的关系,确定他们是否属于一个家族。另外,通过分析和比较遗传学构成,能够得出他们和其他地区古代先秦居民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确定墓主人是楚人,还是越人,或者是单独的一个族属。
但是,朱泓表示,DNA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同时还取决于这批人骨是否保留了DNA信息。而且,DNA研究需要时间比较长,至少要一年的时间。
樊昌生说,专家组的其他成员也将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对发掘成果进行科学分析,待所有研究结果出来之后,靖安东周墓葬群的谜团将得到科学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