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周璧华
本报记者 吴坤 本报通讯员 吴旭 马胜伟
人物小传:周璧华,女,1940年9月出生,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她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的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她虽然只有本科学历,却先后培养出6名硕士生、9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带出了一个知识结构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团队;她虽然已经67岁,却走路快、讲话快、反应快,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在两次延长服役年龄后,至今仍战斗在军事科研第一线。
她就是全军著名电磁防护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璧华。四十多年来,周璧华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可移动多用途电磁脉冲模拟设备,攻克了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相关电磁耦合等世界级难题,主持制定了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的国家行业标准,成为我军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研究的奠基者。
“一种朴素的情感自幼在我心灵深处扎根,那就是必须努力工作回报党。”
周璧华说,她对党的热爱与自己的命运有关,她是带着一颗对党的感恩之心踏入解放军行列的。
1940年9月,周璧华出生在江苏东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这是她对那时家庭贫穷状况的深刻印象。1959年,她以高分考上北京邮电学院时,却碰上了难题:入学体检被查出患肺结核。
就在周璧华不知所措之际,她接到邮电学院学生处的通知:保留她的入学资格,让她回家治病,并专门给她配了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一年后,周璧华如愿重新踏入了邮电学院的大门。
这段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使她终身难忘。在接受采访时,周璧华深情地说:“没有党的关怀和温暖,就没有我的今天。一种朴素的情感自幼在我心灵深处扎了根,那就是共产党好、解放军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参加共产党,当一名解放军,努力工作回报党。”
1965年,周璧华大学毕业时,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要求到部队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对党的感恩之心,让她具有了火热的工作激情。这种激情一燃烧就是四十多年。
1981年4月,周璧华和爱人孙百贤双双从洛阳来到了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第一次站在军校讲台上的周璧华,面临着巨大的人生挑战。为尽快完成从一名研究人员到一名合格军校教员的转变,她充分利用自己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一边精心育人,承担着课堂教学任务;一边潜心攻关,积极开展电磁防护研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制信息权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战争中,被称为“第五维战场”的电磁空间正成为世界各国不惜下大力气角逐的军事科技制高点,电磁脉冲亦被人们誉为未来战场“绝命杀手”。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周璧华发现,实验中经常出现数据丢失或被干扰、线路的元器件被击穿等情况。细心的她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脉冲在作怪。
未来战场上,一旦对方采用电磁武器攻击我军电子设备,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她一头扎进了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技术的研究中,并作为她毕生的人生追求。
1984年初冬,她在北京出差期间,遇见了沈浩明老师。沈老师是研究电磁脉冲的专家,从美国哈佛大学归国。当时,他和周璧华一样正准备乘火车前往重庆开会,而去重庆的卧铺票非常难买。为抓住学习请教的机会,周璧华冒着严寒在前门售票处门外排了整整一夜长队,帮沈老师买到了火车票后与他同去重庆。沈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感动地说:“只要具备你这种精神,任何科研上的难关何愁不能克服!”
那几天,沈老师主动将一些国际上关于电磁脉冲的最新资料送给周璧华,并与她一起探讨电磁脉冲防护方面的技术难题。这给周璧华以极大的帮助和启发,她的信心更足了。
周璧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士责任重”。在这种使命感的驱使下,她说不清经历了多少次艰苦攻关,5年后,终于带领项目组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多用途可移动电磁脉冲模拟设备及配套量测系统,开辟了我国防护工程抗电磁脉冲研究的新领域,获得了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此后,她又攻克了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其电磁耦合的世界级难题,连续在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刊《电磁兼容》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篇论文。这些研究不仅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有着重大意义,还可为雷电电磁脉冲场测试方法的检验提供理论根据。它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跨入世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研究的先进行列。
2002年11月,北京。国际电磁兼容会议上,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余同彬报告的论文《高空电磁脉冲通过贯通导线对屏蔽箱机内电路的耦合》,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
大家好奇地追问,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何以能带着这样的成果走上国际讲坛。余同彬回答:“我的身后有座靠山。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导师周璧华一场争论的结果。”
当年年初,周璧华带领几名研究生做一项实验,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反常现象时,刚刚入学的博士生余同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反常现象是因机壳上电流产生的散射场通过贯通导线的耦合造成的。
开始,周教授对此持否定态度,其他研究生也表示反对。但周璧华提出:“这个问题,不能因为我是导师就说了算,还是让实验说话。”
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余同彬的分析是正确的。周璧华当即表扬了余同彬的科学求实精神,还指导小余就这一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整理成学术论文。带着这项成果,余同彬不仅走上了国际学术讲坛,而且将此内容写进了博士学位论文,这一论文获得了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周璧华常常告诫学生:“搞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将来战场上是要吃大亏的。”
有年冬天,周璧华带领课题组在野外做试验。两个多月中,周教授和同事们顶着严寒,认真地调试仪器设备,仔细地记录下一组组测量数据。
大功即将告成,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周教授发现,用作数据标定传感器上的小探针不见了。有人建议试验已基本完成,用一根差不多的探针代替标定就可以了。
周璧华当即沉下脸来:“不行!用什么探针测量的,就得用什么探针标定,否则,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就为了这根小探针,周璧华带着课题组又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把这项试验从头重做了一遍。这项成果后来相继获得军队、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国防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年轻人培养出来,因为这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在周璧华的电脑中,有许多以姓名命名的文件夹。这都是她为学生们建立的“小档案”,储存着他们撰写的论文、提供的各种资料等。这为她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周璧华先后指导的9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和3名博士后,都成长为电磁脉冲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有的成为博士生导师,有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看着这满园的桃李芬芳,周璧华欣慰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年轻人培养出来,因为这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周璧华甘为人梯,甘当蜡烛。她每年都要指导研究生完成大量的学术论文。出于对导师的尊重,学生有时会把她作为第一作者排在最前面;但周璧华都会把自己名字划到后面,有时甚至干脆拿掉。
有一年,在一次成果鉴定会上,周璧华安排了一个特别的议程,向评审组专门介绍项目组长程教员。
提交鉴定的课题是周璧华与程教员的合作项目,在课题还没结束时,程教员就转业了。后期的研究工作、技术总结报告和鉴定都是周璧华一手完成的。但周璧华认为,程教员已负责完成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他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仍是课题组长。于是在项目鉴定前,她专门收集了程教员的照片,并在录像资料里重点介绍了他完成的工作和对课题的贡献,把他列为项目的第一完成人。
2007年1月25日,解放军理工大学礼堂。数千名官兵在此隆重集会,为他们自己投票选出的“2006感动军理工”十佳人物举行颁奖典礼。当位居榜首的周璧华走上领奖台时,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面对鲜花和掌声,周教授平静地说道:“我生在黎明前,长在红旗下,是党教育培养了我,我要把我的一切奉献给党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