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开幕侧记
本报记者 席锋宇
随着将近8万个气球的升空,《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今天上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展。
今天的参观以团体为单位,大约两千人走进军事博物馆的展厅。
“我是第一次来参观这样的展览,又是这次展览的首批参观者,心中充满着期待。”涌动而入的人潮中,作为群众团体,来自北京羊坊店街道的唐来英向记者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展厅的大屏幕投影前聚集着玉渊潭中学的200名学生。大家聚精汇神地观看着题为《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短片,看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次阅兵和科技强军的镜头。
初一一班的学生魏佳祺小声地和同学嘟囔着:“四代领导人阅兵的这些画面我以前就看过,你看那些装备,好多我都知道。”言语间的“得意”透露出这是个“小军事迷”。“我喜欢这样的展览,可以增长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到我们军队日益强大的发展变化。中国军队的强大不是体现了战争性,而是体现了和平性。”魏佳祺成熟的回答超出了记者的想象。看来他不仅仅是个“小军事迷”。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第六个部分:牢记宗旨,建设祖国。”叶晶,来自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研二的学生,正在向观众们解说着展厅里的内容。得体的微笑,熟练的串词,很难想象这是只用一个月训练、10天背会解说词、没有任何解说经验的女孩子。
“自己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虽然每天很辛苦,可是一想到自己有机会让观众了解和理解军人,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每次看着展板,说着解说词,自己都特别激动。通过这次任务,我越发热爱自己的这身军装了。”叶晶说。
展览运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手段,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体验。模拟海上军舰、坦克、飞行的板块前面,聚集着大量的观众。大家都跃跃欲试,争先体验着部队训练的科目和场景。
“真的像在海上,感觉特别真实,还可以看到不同军舰在海上不同天气变化中的行驶。自己还可以亲自操作,改变军舰的速度、方向。”玉渊潭中学的初二学生王晓雷说。
坐在飞行员仪表定向训练舱里的学生刘莹,迟迟不肯出来。她试了一个又一个训练的科目后,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还答对了一道题。坐在舱里的她,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飞行高难动作:眼镜蛇动作。“有点眩晕的感觉,很真实。参观完这次展览,我对军事的兴趣更大了。回去我得看看"眼镜蛇动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刘莹兴奋地说。在展览中,和观众的互动环节,增强了大家对军队和国防知识的兴趣。
天气很闷热,但是没有影响大家参观室外武器装备的热情。飞机、坦克各类大型装备面前站满了参观的人群。图片和实物以及高科技的大量综合应用,让这次展览变得生动有趣。
“我们的军队是伟大的军队!人民的军队!战无不胜的军队!我们的队伍永远向太阳!”国防部外办退休干部王光明的留言代表了参观完展览的观众最真实的心声。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