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
——记济南军区某红军师(下篇)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响亮的军人名字曾经在祖国的大地上被广为传颂,这就是徐洪刚,一个面对4名穷凶极恶的歹徒而见义勇为奋力救助无辜女乘客的钢铁战士,在其浑身上下身中14刀、肠子流出体外50多厘米的危急情况下,英雄依然挣扎着追击歹徒,直至最后休克倒地。
巧的是,这位年轻的战士正是出自这个红军师的“秋收起义红二团”。如今,15年光阴过去了,徐洪刚已经担任这个团二营教导员之职。提起往事,英雄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他对记者说,我们铁军官兵是人民的子弟兵,对人民群众无限忠诚,紧紧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这是铁军的光荣传统。
对此,师长杨剑深有感触地说道:“这支部队历来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她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深深烙在了官兵心中。”
的确,在这个红军师,除了有徐洪刚,还有战士王全儒、排长史永建、连长黄建伟等,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着铁军官兵的那份忠贞与热诚。
80年的铁军征程,一曲又一曲的拥政爱民之歌,也流传着很多感人的篇章。“铁军来了,咱们不用担心了”
让我们把铁军的镜头往回拉一拉,那还是发生在近60年前的事情:这个红军师的“强渡乌江模范连”在荒场铺村驻训休整练兵时,纪律严明,对当地群众秋毫无犯,还处处关心群众,争先恐后为老百姓做好事,部队挥戈南下时,当地群众连夜赶制了一把大伞,这把伞伞盖直径有3尺多,上面写着全村百姓的名字,取名为“万民伞”。到如今,这个“万民伞”的故事一直成为新兵入伍来到部队的第一课,它让新兵牢牢记着一个道理:铁军与人民群众共患难,人民群众拥戴铁军。
事实上,多少年来,只要人民群众遇到困难,铁军的官兵就会迅速赶来。
1998年8月20日的湖北荆州洪湖龙口镇,专家预测,最大的一次洪峰将在第二天到来,此时的洪湖大堤经过40多天的水患肆虐,险情四伏。
就在这个危机时分,一面巨大的横幅出现在大堤上,上面有四个大字“铁军来了”,来的是叶挺独立团的官兵。这一下,百姓们定住神了,人们奔走相告“铁军来了,咱们不用担心了”。
铁军官兵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此时的大堤真是险情频发,且水流太急,堵缺口的沙袋一扔进去就被冲得无影无踪。怎么办,打桩,“会水的跟我来”,一营营长带头跳进湍急的江水中,发着烧的一连连长也跳了进去,官兵们手拉手筑起了一道绿色的长堤。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洪水被挡住了,百姓们露出笑脸,人们纷纷带着慰问品涌上大堤,可不少战士已然累得没有多少气力了,裹着浑身的汗水和泥土正呼呼大睡呢!一条长辫和37条红领巾
抗洪抢险结束后,部队班师还朝的一天,官兵们行进在驻地的街头,两边是众多夹道欢迎的群众。这时候,一位老太太领着一个小姑娘走到八连的车前,小姑娘送来30多条红领巾,说是想亲手给解放军叔叔戴上。三营营长和教导员闻讯赶紧跑来,一边热情接待,一边和老太太聊起了家常,这一聊,也聊出了一桩延续9年、直到今天还在六连官兵当中广为开展的“爱心接力”活动。
原来,这个小姑娘那年12岁,父母早逝,和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里困难,一年前辍学在家了,这次听说铁军官兵从抗洪一线凯旋而归,她的心里很是激动,萌生了要送点礼物给抗洪英雄的想法,但是,家里没钱啊,送点什么呢,小姑娘一咬牙,把自己精心留了好几年的长辫子剪下卖了,买了一些红布,她和奶奶挑灯夜战,一针一线缝制了37条红领巾。
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啊,直到今天还让一些当事者记忆犹新:37名抗洪抢险的英模人物齐刷刷地站成一排,官兵们用标准的军礼,神情庄重地接受这一老一少的真情馈赠,满街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回到军营,官兵们都为这个困难的家庭出主意想办法,没过多久,三营教导员带着官兵捐献的2000多元来到这个家,还把小姑娘送回学校。后来,三营的官兵成了这里的常客,他们送米送面,打扫卫生,老兵退役,新兵进营,爱心的接力棒始终在传递。
一条长辫,37条红领巾,连接起铁军官兵和祖孙二人的不尽情谊。事实上,这个红军师的很多单位都与当地一些困难家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截至目前,某炮兵团六连的官兵累计为驻地失学女童捐资1.1万多元,还赠送大量的生活、学习用品,在他们的资助下,有70多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其中还有17名考上了大学。演习中一场“板栗风波”
“铁拳-2004”涉外演习的那一年,这个红军师某部驻扎在一片茂密的板栗林中,又是金秋时节,远远望去,除了一个个绿色的帐篷,就是满树满枝即将收获的板栗了,到后来,成熟的板栗也不时地掉下来。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减少板栗的收获损失,每个连队都自发搞了一些回收箱,官兵们把拣拾的板栗收集到回收箱里,准备在乡亲们收板栗时一并还给他们。
当地的群众哪知道这些呢,种板栗又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部队开进了板栗林,军事禁区也进不去,一年的收成怎么办呢,心里自然是七上八下的。
没想到,乡亲们的心理活动早就被铁军的官兵摸到了,一天,部队领导和村干部进行了友好协商,协商的结果是:在保证军事安全不泄密的前提下,允许村民们在战士的引导、帮助下进入部队营区回收板栗,再后来,官兵们把拣拾的几十箱板栗也整整齐齐码放在村民的面前,这一下,老百姓们动情了,很多人被感动得泣不成声,他们说道:“铁军的官兵可是一片热心肠啊,为咱们的事儿人家太上心了!”
演习结束了,部队要撤回了,乡亲们挎来了一篮篮的板栗,非要让官兵们带走不成;战士们不要,乡亲们一个个地硬塞。战士们提出,掏钱来买吧,乡亲们还不高兴了,说是看不起他们,不中!最后,还是部队领导和村干部友好协商,留下了500元钱,买走了几十篮板栗,一场“板栗风波”才算完满结局。
谈起这段往事,师政委周和平对记者说,在长期的部队建设中,我们形成了有着鲜明特色的铁军精神,这就是“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牢不可破的铁的团结;令行禁止,执纪严明,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勇猛顽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实际上,我们年轻的官兵已经远离战争年代50多年,而80后出生的已经占到部队80%左右,那么,靠什么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呢,靠的就是铁军精神,靠的就是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永远的铁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人民也将永远拥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