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带伞铜轺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作车。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车是商代的。商代与西周时期的车属于同一类型,都是双轮,方形或长方形车厢,独辕。辕的前端缚有一根横木叫“衡”,衡的两边各缚有人字形轭,用以驾马,多数是驾两匹马,也有驾四匹马的。到了汉代,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独辕车渐少,多数为双辕车。双辕车一般驾一匹马,个别驾两匹马。车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扩大。官僚贵族出行多要有一个马车组成的车队,以炫耀其社会地位。
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官僚贵族的墓葬里,常画或刻有出行的车队,有的甚至随葬铜铸的车马仪仗俑队。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出土了一组庞大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4辆铜车(除1辆牛车外,余为马车)、17件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件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铜车马仪仗俑。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件铜轺车。轺车是一种轻便快速的小马车。《释名·释车》说:“轺,遥也,遥远也,四向远望之车”。其形制渊源于战车。汉初时的轺车为立乘,后来改为坐乘,一车可乘坐二人。因轺车结构简单,快马轻车,因此为一般小吏外出办理公事或邮驿传递公文时乘坐的马车。此轺车长40.7厘米,宽41厘米,轮径25厘米,双辕,辕前部伸出车厢的部分向上弯曲,两辕之间有横轭,辕后部与车厢相接,压在车轴之上。两轮各有辐14条。车厢底由菱状网格组成,车厢前壁呈阶梯状向上倾斜,有轼(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轼中部有一孔作固定伞用。车厢顶有伞遮盖。伞高24.4厘米,直径32.4厘米。伞柄从轼中孔眼插下直通车厢底。驾车的马身躯高大,肌肉富于质感,头部饰铜当卢,颈上套轭,皆为铜饰。车夫跪坐于车厢内左侧,作双手持缰状。此车结构轻灵,是研究汉代车舆的宝贵实物资料。此车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