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田文生阳光明晃晃地倾倒在大通湖的粼粼波光上,恍若撒了一湖碎金。微风轻拂过湖畔的防鼠墙,草叶随风摇摆,刚刚过去的那场惊心动魄的人鼠大战似乎已了无痕迹。
但只要跳下大堤,走近湖水,冷不防就会出现一个已经溃烂的棕黄色的鼠尸,腐臭味令人恶心欲呕。
记者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承诺自己负责人身安全,乘坐木船进入湖区,发现了爬在树上密密麻麻的老鼠。“可能有2/3的老鼠还在湖里。”
几天前的这里,平均每平方米就有180只老鼠被人们手中的铲子和鼠药杀死,湖畔老鼠尸横遍野,人都无处落脚。这是26年来,洞庭湖发生的最大的鼠害。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湖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雷秉乾今天表示。记者今天来到鼠害最重的地区实地采访发现,老百姓对鼠害的成因和潜在危害的判断,与政府官员的表态不尽一致。
百姓们最担心的是洞庭湖的未来。在他们看来,渐渐归于平静的洞庭湖正向人类发出无声的追问:是否有比田鼠更短视更贪婪的硕鼠在向自然攫取?我国第二大湖泊的“长江之肾”会不会再现这场让人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
田鼠为何成了群? “天哪,这么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马排村一农妇用双手比划出近两尺的距离,回忆起6月23日那一夜让人汗毛直竖的场面,“我几十年都没见过那么多的老鼠,从湖里挤成一团向前冲,一层层的老鼠堆积了10多层,吱吱呀呀相互撕咬着,拼命往大堤上挤……”
“比电影里千军万马向前冲锋的场面更吓人!”她用比划着的双手拍出清脆的声响。平静下来后,她说,当人们逐渐将老鼠杀死后,整个大堤一带,密密麻麻全是死老鼠,“走路都下不了脚”。
北洲子镇副书记王辉介绍说,该镇境内7公里堤段,涉及4个村,合计杀死约40吨老鼠。“每个村派四五个人日夜把守,连续7天7夜,一有紧急情况大家都上,共出动2500人次,用了两万多斤鼠药。”
据测算,这次洞庭湖湖区共有20多亿只害鼠。老鼠是怎么多到平均一名中国人杀死一只都不够的程度?土生土长的46岁向阳村村民晏东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0多年前,湖里的树上都有手臂粗的蛇,地上就更不用说了,有好多好多蛇的。”但后来当地人很快发现了这一“财源”,包括晏东详在内的村民发明了一种带齿的夹子,对准蛇的七寸夹过去,“稳稳当当就把蛇抓住了”。
最初,人们只是取出蛇胆自用或卖钱,将蛇肉扔了。随着蛇肉市场的繁荣,“口味蛇”等菜品日益风行,捕蛇者开始将整条活蛇装进蛇皮口袋,扎住口,等着人上门来收。这一度成为许多洞庭湖畔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最开始的价格是5元一斤,后来,涨到几十元了。与之相伴,以前能每天抓几十斤蛇,后来就只能抓几斤了。到了现在,“不容易看到蛇了,倒成稀奇玩意了。”
猫头鹰经历了大同小异的处境。“人的小聪明都被用在捕鹰上,把渔网用作捕捉猫头鹰的工具,一捕一个准。”
老鼠没有了天敌,疯狂繁殖扩军。
但在今天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省林业厅副厅长邓三龙指出,“洞庭湖东方田鼠大发生与人们食用蛇类有直接关系”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他说,洞庭湖是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不适合蛇类的生存,蛇类的种类和数量有限,仅有中国水蛇和铅色水蛇分布。“目前,在湖南市场上贩卖、出售、加工的蛇类根本不在洞庭湖区”。
他认为,近两年洞庭湖水位持续偏低,湖洲荒滩面积扩大,东方田鼠的生存空间相应增大,给繁殖能力极强的东方田鼠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6月下旬长江上游水位上涨,洞庭湖水位抬升,约20%的湖洲被水淹没,东方田鼠因避水游迁至防洪大堤。
事实是什么?未来是什么?洞庭湖在追问中等待。
老鼠为何过了堤? 6月下旬以来,长江上游洪水让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栖息在洞庭湖区400万多亩湖州中的大量老鼠纷纷逃离栖息地,越过湖边的堤坝,侵入农田、村庄。
鼠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岳阳县鹿角镇滨湖村,人们用编织袋抓老鼠,几分钟便装满了一袋子。突破“封锁线”的老鼠在田地肆虐,所到之处,比收割机都清扫得更干净,几如老电影中鬼子进村后的“扫荡”。
相比之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修建防鼠墙的北洲子镇,村民遭受的损失小多了,绝大多数老鼠都在防鼠墙一带,在人类的铲子和鼠药攻击下暴毙。
仍有例外。
“这些可恶的老鼠!”忙着栽种秋稻的马排村村民谭国伏一提起田鼠就来气,“我们平均每亩田被吃掉100多斤稻谷!”
“平时也有成群结队的老鼠翻过堤坝,过来吃我们的庄稼,好家伙,比那蝗虫更厉害,只要是青的,一扫光!地上的吃光了,就打洞吃地下的红苕、花生。”
为了逃避鼠患,不少村民都将湖边的田地改为种植白杨树获取经济收益。
人们纳闷,有了防鼠墙,为什么老鼠仍会过来?
事实上,修建防鼠墙的技艺在“实战”中不断总结提高而得到极大发展。以前,人们埋下桩子,在桩子之间用纸板隔起来,沿着壁线向前冲的老鼠最终冲进人们预设的水坑里被淹死或杀死。
而今,高高的水泥堤坝本应成为老鼠不能逾越的“天堑”。可是,运沙时留下的口子成为老鼠的偷渡通道,在试验中成精的老鼠学会了顺着堤坝上伸下来的草叶爬上去,精通轻功般入侵农民的家园。
疏于管护和对老鼠能耐的轻视,让人们付出了代价。
更有村民声称,有人向村民收取了每亩几元钱的防鼠墙维修费用,却并未认真管护,“收钱跑得快,管理懒得理。”
据悉,该镇将立即着手维修防鼠墙,投入七八万元,消除死角,清理墙脚泥土形成的斜坡,除掉老鼠攀缘的杂草。
然而人们依然在追问:防鼠墙何时能被高标准建设并制度性管理?
湖水为何成了酱? 马排村的老人说,以前的大通湖,水质好,清澈见底,随眼看去,尽是各种鱼类。“以前,一个渔民一天打七八百斤鱼很轻松,现在,一天只能打七八斤鱼。以前的鱼煮起来格外香,现在,听说是湖里的鱼,好多人都不愿吃。”
“你看现在这湖里的水,浑得就像酱油。”老人指着告诫人们别接近“疫水”的石碑说,“这哪是往年人们敢洗手的水嘛!”
村民说,是造纸厂和化肥厂等工厂,让一湖好水成了酱。
沿北洲子镇境内的防鼠墙前行,金北顺纸厂的厂房格外显眼,这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工厂,曾为国营,2002年卖给私人经营。年产两万吨左右。
“湖水的污染主要是因为工厂直接将污水排到湖里,此外,渔民在湖区内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也是原因之一。”王辉说。
村民介绍说,纸厂生产时,臭味顺着风要飘到几里之外,湖面全是黄白色的泡沫,“纸厂附近的水,全是黑乎乎的。”
今年3月,包括金北顺纸厂在内的众多洞庭湖畔的纸厂被责令停产整顿。现在老百姓关心的是,据说金北顺纸厂将投入2000多万元上马环保项目,“现在环保整改已接近尾声,检查合格后,将继续投产”。
而湖南省环保局副局长王会龙今天说,今年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大发生与洞庭湖生态环境是否恶化没有直接关系。该局认为目前洞庭湖整体生态环境是良好的,“最近几年人们观测到每年到洞庭湖来越冬的候鸟不断增加、江豚重现江湖,就是洞庭湖湖区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恢复和改善最好的证明。”
鼠尸为何进了湖? 在这场人鼠大战中,鼠药起了决定性作用。但由此引发的潜在危机仍未在老百姓心理中消除。
在不少专家看来,鼠药并不是灭鼠最佳选择——很容易被湖水或雨水冲刷进湖里形成污染。更有专家建言在洞庭湖区投放鼠类天敌修复生态链,“才是治鼠根本”。
但在人鼠鏖战的紧要时候,人们顾不上更多思考,“就像给小鸡喂米似的,随地乱撒,越多越好。”大量携带毒药的鼠尸并未按规定掩埋,有的遗留在田间地头,有的被抛进洞庭湖,残留的毒药可能流散到更广阔的地区。
有消息说,有的村民家里养的猫和狗因为吃了毒老鼠,大多无一幸免,村里1000多只猫所剩无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老百姓担心的是,东方田鼠可能传播人畜共患的钩端螺旋体病。随着雨季来临,带病毒的老鼠以及残留的毒饵可能冲入农田。这会不会成为潜在威胁?
湖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雷秉乾今天说,农业部门采取围堤堵鼠、人工捕杀为主和应用安全性较高的化学鼠药相结合的灭鼠措施,对捕灭的害鼠进行了挖坑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确保不发生鼠传疾病。
“是有些老鼠尸体被掩埋了,但更多被毒死的老鼠是被几天前的雨水冲进了湖里。”村民说。
该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小春介绍,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大发生,不会造成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鼠传疾病的流行。截至昨日,今年该省无鼠疫疫情报告,洞庭湖区无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数与去年同期比较没有上升。
为预防控制湖区鼠传疾病,湖南省卫生部门采取了鼠传疾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在老百姓看来,打消他们的顾虑需要时间的检验,“我最想知道的是,让我们遭受损失的鼠害是不可避免的吗?该怎么避免?”一位村民说着,向哺育自己的大通湖扔出一块石块,石块击起一连串的水花,然后,安静地坠入湖底。
本报湖南大通湖7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