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精生子引发抚养费纠纷
女子诉称供精者为情人 被告男子称被迫提供精子 拒付抚养费
人工授精后产下一女,单身妈妈以孩子的名义,状告提供精子的张明(化名),要求其承担孩子的抚养费。一段扑朔迷离的婚外情也由此牵出。
原告:同居五年 人工授精生女
27岁的小林(化名)是宜昌人,据其称,10年前,她在家乡打工时,认识了在当地当公务员的张明。张明比小林大20多岁,在生活上对小林关怀备至,小林很受感动。
小林说,两年后,她自学考上大学,来到武汉读书。又过了一两年,张明也调到武汉工作,两人渐渐发展为情人。当时,40多岁的张明已结婚生子,但张明表示要与妻子离婚,娶小林为妻,小林便与其一直交往,两人在一起同居了5年。
小林在庭上称,2005年,两人都想要生个小孩。但小林因流过产,无法正常怀孕,在医生的提议下,小林与张明同意尝试人工授精。当年6月,两人在省妇幼保健院人工授精成功。2006年2月,小林生下一女孩。
小林称,此后不久,张明突然一反常态,不愿再来小林住处,并不再为孩子支付任何费用。小林每个月只有几百元工资,无力养活女儿,遂多次与张明交涉,但均遭到拒绝。
原告的代理律师称,婚外情虽与社会道德相悖,但孩子是无辜者。按照法律规定,孩子虽然是非婚生子女,作为父亲的张明仍然对孩子有抚养义务。因此,原告请求法院判决张明承担相应的抚养费和教育费,每周双休探望女儿一次。
被告:对方丈夫不育被迫供精
在第一次开庭时,被告张明的代理人曾称,张明确与小林曾经有过婚外情,且2005年6月,张明与小林到医院人工授精。但不久后,小林与一刘姓男子登记结婚了,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注明,小孩的父亲系刘某。原告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小孩与张明有血缘关系。
小林反驳道,她与刘某结婚全是张明计划安排的。孩子出生不久,因小林不是武汉户口,为给孩子上武汉户口,张明便让小林与小林的同学刘某结婚,好申请准生证后再上户口。小林说,她与刘某是假结婚,事后不久就离婚了。
为确认小孩与张明是否有血缘关系,法院中止庭审,要求双方做完DNA亲子鉴定后再继续开庭。
17日,法院第二次开庭。小林当场出示了亲子鉴定报告书,证明张明与孩子是亲生父女关系。
面对鉴定结论,张明仍然不承认鉴定书的真实性,并且否认曾与小林同居,称两人只是有“亲密关系”。张明说,之所以去做人工授精,是因为小林的丈夫刘某生育能力出现障碍,是受到了小林的胁迫才去的。
本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聂才钦
庭审焦点
提供精子是自愿还是被迫
原告代理人湖北鼎诚律师事务所石艺军律师称亲子鉴定证明,孩子正是张明的亲生骨肉,张明应该承担相应抚养义务。
被告及其代理人则在庭上辩称,因小林当时的丈夫刘某生育能力出现障碍,小林才向张明借精生子的。张明不答应与小林再发生性关系,小林便自残,并威胁说要去找张的老婆及单位领导。为顾及面子,张明最后被迫同意人工授精。
原告则反驳,她从未威胁过张明,人工授精是双方商量同意的。
被告是否算捐献精子
被告张明当庭称,他“只是提供个种子”,应该算是捐献精子。虽然亲子鉴定证明他与小孩有血缘关系,但作为捐精者,不应对由此精子发育而成的小孩担抚养义务。
原告代理人石艺军律师当场反驳,张明的精子就提供给特定对象,且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去医院做的人工授精手术,因此不能算作捐献精子。
张明则称,结婚证是小林伪造的,以夫妻名义去做手术也不是他愿意的。
被告应不应该承担抚养义务
原告及其代理人认为,小孩虽然是通过人工授精所得,但与张明之间存在不可否认的血缘关系。因此张明应该承担抚养义务。
张明则辩称,即使承认亲子鉴定的结果,他也只是跟小孩存在血缘关系,不能就此认定他为小孩生父,更不是法律上的父亲,所以他不应承担任何抚养义务。
因双方争执不下,且拒绝调解,法院将择日宣判。
专家
被告应该承担抚养义务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万雄认为,此案中,张明不属于捐献精子者。因为法律上对捐精有严格规定,捐赠者与受方夫妇、出生的后代之间都要保持“互盲”,参与操作的医务人员与捐赠者也必须保持“互盲”。张明与小林之间的人工授精手术,显然不属于捐赠行为。在此情况下,张明不仅是孩子生物学上的父亲,也是其法律上的生父,因此张明应该承担孩子的抚养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