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事发地 澄迈县太平学校 |
| |
贫困生写的求助材料 |
为了照顾农村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贫困生,省财政厅每年都向各市县拨付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可是,澄迈县太平学校贫困学生的15225元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却被学校挪作他用。日前,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已立案调查,并将追究该学校两名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
校园案发
15225元专项资金被挪用
今年初,澄迈县纪委接到一封举报信,信中称,澄迈县太平学校校长王某存在一定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他竟然将政府拨给贫困学生的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挪作其他用途。
这封举报信引起了澄迈县纪委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指示,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信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
调查组深入调查得知,从2004年秋天开始,省政府为了照顾农村地区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贫困生,省财政厅每年都向各市县拨付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为部分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2006年春季以前只向部分贫困生提供,2006年春季起农村地区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都免费提供教科书)。2004年秋季、2005年春季以及2005年秋季,各学校都在开学报名时照样向全部学生收取课本费,在上级将当学期的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拨付下来后,再按统一标准返还给贫困生。以每学期为单位,2004年秋季初中生35元/生,小学生17.5元/生;2005年春秋两季都是初中生70元/生,小学生35元/生。
经过调查了解和对太平学校的有关帐目进行核对,从2004年秋至2005年秋这3个学期,上级拨给太平学校的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分别为:2004年秋季20700元;2005年春季53900元;2005年秋季59185元。其中该学校在发放2005年秋季贫困生教科书返还款时,只发放了43960元,剩余的15225元则不知去向。
继续追踪
校方虚造账目报销学校开支
15225元贫困生教科书返还款,难道不翼而飞?调查组的办案人员继续不懈追踪。原来,2005年秋,在秋季的贫困生教科书返还款发放工作完毕后,当时太平学校的报账员老王(现任该校副校长兼报账员)发现学校帐户上还剩下1万多元的教科书返还款。老王便将这一情况告诉给学校主管副校长,主管副校长随即告知了校长王某。最终,经过校长王某等3人商定,决定用这些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来报销学校的两项开支:其中一项是学校2003年度对新华书店的5000元欠款,剩下的10225元钱冲抵学校的其他费用(经查,这些费用均没有合理发票)。事情由老王具体操作,老王便虚造了12张(共15225元)《2005年秋季贫困生课本返还款领取表》,将以上两项开支入了账。
就这样,太平学校400名左右贫困学生的教科书返还款,被校方堂而皇之地拿走了。
最新进展
纪检监察立案调查将依法追责
7月18日上午,澄迈县纪委、监察局在太平学校召开党员大会,通报了王某和老王两人的违纪问题,并征求党员的意见,以便最终作出对两人的处理意见。
18日下午,澄迈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何宗华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后,6月26日纪检部门对太平学校挪用贫困生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一案立案,现在基本事实已经查清,近日将公布处理结果。纪检部门认为,王某和老王两人身为太平学校的主要领导、中共党员,没有按照文件精神将上级所拨付的贫困生教科书返还款全部发放给贫困生,而是将1万多元挪作他用,并且伪造凭证用于充账,此举已经违反了党的纪律。何宗华最后表示,经过研究后,他们将给予两人相应的党内处分,如果王某和老王两人涉嫌构成犯罪,纪检部门将把此案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由司法机关继续追责。
学校教师
学校领导带头违纪应严惩
针对太平学校两名校领导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一事,记者采访了太平学校部分老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起码的道德和责任,而两名学校领导竟然带头违纪,将贫困生的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挪作他用,实在太不像话了。这样的领导连作为老师最起码的道德都不具备。”一名姓蔡的老师告诉记者,他呼吁有关部门决不能姑息,应该严惩,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校和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这样的领导不配当老师,也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王老师气愤地说,他主张有关部门应该让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贫困学生和家长
连贫困生的钱都扣太残忍
贫困生的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被挪用,受伤最深的则是学校的贫困学生和家长。“连我们贫困生的这点钱,学校都要挪用,我们很伤心,学校领导的这种做法有些残忍。”太平学校初二年级一名贫困生小力(化名)告诉记者。
18日下午,记者在小力家中了解到,他是一名孤儿,母亲早在10多年前因病去世,父亲也于去年车祸身亡。可怜的他只好和8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庭困难,小力的爷爷还要每天拄着拐杖靠放牛为生。而在这样的一个贫困家庭,小力还有80元钱被学校挪用了。“学校领导应该可怜我们,关心我们,不应该挪用贫困生的专项资金。”小力的奶奶哭着说。
2005年
47万学生免费领教科书
我省财政2005年度安排中央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4180万元,专项用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据悉,该项措施惠及全省470636名中小学生,其中资助5个国定贫困县学生79554人。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要求,我省各市县教育、财政部门要迅速将下达资助的贫困学生人数落实到具体学校,确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各有关学校必须将享受免费教科书资助的学生名单张榜公示7天,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同时,各有关学校在2005年春季、秋季学期报名注册时,不得向被确定为享受免费教科书对象的学生收取课本费,其所需教科书由市县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发放。
2006年
近百万学生免费领教科书
2006年我省共投入2.8亿元用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受益学生153万人;安排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资金8647万元,受益学生96.69万人,受助面扩大到全省农村地区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城区(县镇)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安排专项资金1401万元对全省贫困家庭寄宿生实行生活补助,受益学生2.73万人。
2006年
安排7.2亿元投入教育
省财政2006年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安排近7.2亿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较上年增加1.7亿元。
2006年安排的近7.2亿元投入教育。其中,投入基础教育3.52亿元。主要项目有:市县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转移支付近2.5亿元,较上年增加7756万元。免杂费转移支付1.98亿元,农村公办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镇公办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教科书费3696万元,全省公办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401万元。并且从2006年起,全省义务教育在上年免除杂费的基础上,对全省农村学生和城镇贫困生免除教科书费,并对全省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给予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