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现场堪察制定初步修复预案,复建“修旧如旧”
本报讯 (记者 董茜 实习记者 白润嘉) 当年的大火没能烧掉渣滓洞和白公馆,今天的暴雨山洪也同样毁不了它们。“红岩精神在重庆人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心里早就扎下了根,谁能毁得掉?”昨日,市文化局副局长厉华丢下这句话,匆匆奔进垮塌现场。
两股泥石流吞没渣滓洞
昨日下午3点,近20名群众手拿雨伞站在渣滓洞门口,希望看看里面的受灾情况。一附近居民说,她上海的亲戚听说渣滓洞被毁,急忙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为了给亲戚一个交代,她已经在门外守候了近1小时。
专家现场堪察制定初步修复预案
昨日下午2点左右,市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公司的专家齐聚渣滓洞受灾现场,堪察后确定了初步修复方案:先清除现场的大量泥沙,然后复建女牢房墙壁垮塌和破损部分,被浸泡发软的男牢房一楼墙壁等也将一一加固。
据文物专家介绍,1949年解放前夕,特务们纵火烧毁渣滓洞,男牢房被完全烧毁,因此现存建筑系解放后根据资料另行复建,而其他的建筑都部分保留下来,均是在保留遗址上修复。此次本着“原貌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一律用竹条与夯土等原材料修复墙体,而砖瓦等建材也将完全按历史原貌选取。
红岩联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修复渣滓洞的同时,他们将在渣滓洞外修筑专门的排水管道。为了防止今后的山洪、泥石流等危害,还将在渣滓洞上方的歌乐山顶上修建大面积的挡墙。
据悉,近几日内有关部门将编制出修复工程预算,修复工作也将随之展开。
渣滓洞、白公馆损失近1400万元
昨日上午,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发布《渣滓洞等重庆文物旧址遭受特大洪灾情况》的报告:截至昨日下午,渣滓洞损失325.79万元,白公馆损失1047.55万元。红岩联线所辖景点损失共计1787.37万元。
经过前天下午直至昨日上午的踏勘估算,最终确定渣滓洞、白公馆的实际损失共计1373.34万元。
渣滓洞的建筑部分损失共计251.02万元。其中包括300米围墙,另有铁丝网、电网等被全部损毁,共计损失45万;中正室和女牢房、特务房全被山洪冲毁,直接损失共计42.75万元。
白公馆外的停车场因涵洞排洪失效、发生倒灌,直接导致一个直径为25米左右的圆形地面垮塌。垮塌最深处达到了7米。为填平垮塌处,处理好里面情况需要花费资金720万元。
烈士陵园景区被迫闭馆,估计在2个月的维修期内门票收入损失约300万元。
除此之外,松林坡损失89.08万元,《新华日报》总馆损失149.57万元,梅园损失5.38万元,其他损失149.57万元。红岩联线所辖景区共计损失1787.37万元。
红岩联线在受灾情况报告中称:17日上午10时,渣滓洞右侧歌乐山顶的一股泥石流,从警卫连旁流下,直接将刑讯室冲毁,并将室内的展览设施全部淹没。继而,泥石流将外院平坝以及围墙大门一起冲垮。而另一股泥石流则冲毁了男牢房二楼的楼梯,并将女牢房室内展厅全部淹没。
渣滓洞受灾文物下周起修复
厉华:红岩精神毁不掉
昨日下午3点,记者在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办公室看到,工作人员从渣滓洞抢救出的纸质文物与实物被分开装入几个编织袋中。每一件纸质文物都按展品系列进行了分类,并保存在档案袋中,其中有唐征久1937年在《华西日报》中所作的画,冉益智、刘国定叛徒尸骨与落叶同腐的资料等等。
文物保管部郭茜称,目前能抢救出来的纸质文物都保存完好,没有受到水浸泡,一旦开馆将可以直接展出。
而一些被水冲走的纸质文物,则要由文物修复科的专家重新对真迹进行临摹,修复进度将十分缓慢。据介绍,对文物进行临摹之后,还要用专门的药水对纸张进行旧化处理。经过多道工序后,才能将与原物“一模一样”的复制品进行展出。
对于实物文物方面。工作人员还在现场进行挖掘,但损毁文物的具体清单还未整理出来。经过清单对比,被掩埋的实物将根据材质一一“精雕细琢”,重焕生机。
预计文物修复工作将于下周一全面展开,力争1个月内完成。目前,多位专家正陆续赶来报到,通过复制、临摹、修补等各种手段,最大限度恢复红岩文物原貌。
设计两堵挡墙 排水道环绕渣滓洞
烈士陵园自上世纪50年代建馆以来,从未遭遇如此大的山洪、泥石流侵害。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雷学刚说,渣滓洞一直沿用国民党时期的旧排水管道,许多排水道因年久失修,发生堵塞漏水等情况。渣滓洞原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小煤窑,又处于歌乐山腰的山坳处,因此很有可能发生积水。为了防止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将把渣滓洞原有排水管道扩大,同时沿渣滓洞周围挖筑一条新的排水道,将景点牢牢围住。工作人员不日将上山堪察歌乐山地形,在山脊处找到危害景点的水源,将其封堵。同时,在水流较容易聚流处,修建大面积的挡墙;在渣滓洞背后的林地中,修建另一堵挡水墙,将景点“全副武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