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本报讯(记者白续宏通讯员李文选)每年4月15日到5月2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是枣农嫁接枣苗的关键时期,这已经成了我省晋南枣农认准的一条铁定规律。然而,今年的枣农们再不用为嫁接枣苗时间不够用、天公不作美发愁了,临猗县农民孔创业将嫁接核桃、柿等果树的舌接法运用到枣树上,使嫁接时间延长到了清明前一个月和清明后两个月。
同时,利用舌接法嫁接枣树,还有苗木利用率高,枣苗成活率高,操作省时省工,接后枣树抗风性能良好等优点。记者7月17日在临猗县采访时,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该县利用这种方法嫁接的枣树已达30万亩。
被称为“梨枣之乡”的临猗县庙上乡,家家栽果树,户户建果园,生产的优质红枣全国闻名。该乡薛家庄村农民孔创业,早在10年前就率先建起了20亩矮化大果型梨枣园和10亩枣树良种繁育基地。在培植枣树的过程中,他发现当地农民采用皮下嫁接法嫁接枣苗有一些弊端:必须在每年的4月15日到5月20日这段时间内完成,如果这段时间雨天较多,就会耽误嫁接;嫁接后为了防风,必须覆土,加大了工作量;砧木较小不能使用,大大降低了苗木出圃率。通过几年的试验,孔创业发现,采用舌接法,嫁接时间可以从一个半月延长到三个多月,而且嫁接后不用覆土,原来现在每人每天可嫁接上千株。用这种方法嫁接,再小的砧木也能使用,且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苗木出圃率也可提高30%以上。
(